美在剪纸艺术中

[来源:华声在线]

飞天梦之二《九天揽月摘星星》 80cm ×50cm 林戈

刘克邦

红,鲜艳,火热,庄重。是吉祥,是喜庆,更是美满。

在我的家乡湘乡,逢年过节,寿诞婚庆,喜添贵子,起屋上梁,无论是主家安排张罗,还是客人道喜送礼,一定少不了红。

我们的剪纸艺术家和爱好者,痴心于红色的铺垫与渲染,用一双灵巧的手,一把小剪子,或者小刻刀,在一张大红纸上腾云驾雾,飞针走线,魔幻般地勾勒出一幅幅红色的精彩纷呈的画面,讲述起一个个红火的生动感人的故事。

湘乡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将《湘乡市首届剪纸艺术作品集》样稿发给我,我如获至宝,看了一遍又一遍……集子里,每一件作品,红的底色,红的剪影,红的框架,红的线条,红的画面,活灵活现,趣味横生。我看呆了,着迷了,欣喜,惊奇,赞叹,陶醉在这红嫣嫣、乐盈盈的剪纸艺术世界中。

曾记得,小时候,母亲教我剪五角星,将一张红纸,对折一下,再斜折两下,用剪刀咔嚓一声,一颗红五星就出来了。但是,由于折叠的角度有偏差,红五星的五个角不对称;下剪的倾斜度太过,红五星的角尖过了头,既不方正,又不美观。反复折,反复剪,费时费纸,总不如意。

我想,剪一颗五角星都这么难,作品集中如此复杂多变、精彩纷呈图案的剪纸作品,非眼到、手到和心到,以及情感到、悟性到和技艺到,是万万成不了的。

唐代诗圣杜甫在《彭衙行》里吟唱:“暖汤濯我足,翦纸招我魂。”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在《第一百五十九》中咏叹:“剪纸招我魂,何时一樽酒。”古人先贤对剪纸的赞美与寄情尽在其中。剪纸,出自民间,历史悠久,深入人心,具有浓厚的人间烟火味,是货真价实的民间文化,是一门从泥土里生长出来的艺术。剪纸艺术,是民间的瑰宝,中华的国粹,联合国卷册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在博大精深的民间艺术星空中,独树一帜,独领风骚,像一颗晶莹璀璨的星星,闪耀出格外耀眼绚丽的光芒。

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家乡的文化艺术机构和民间艺术家们,不忘初心,煞费苦心,发动和组织湘乡市首届剪纸艺术作品展,编排出如此高品质的剪纸作品集,令人感佩和礼赞。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对于剪纸艺术,我是外行,只好在此说一下粗浅的“看热闹”的感受吧。

反复欣赏集子中的每件作品,一个“美”字,扑面而来。集子里的许多剪纸作品,都充分体现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主题。从入选作品中,看得出来,也体会得到,作者们心有朝阳,激情满怀,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在举国上下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呼和着新征程进军号角的节拍。

家乡这次首届剪纸艺术作品展,共收集剪纸作品240件,其中特邀作品20件,参评作品220件,评出94件作品为获奖作品。这些作品,题材丰富,涉及广泛,囊括了国家、时代、教育、医疗、劳动、民俗、生活、景色、人物、动物、花鸟各个方面,各个类别,可谓琳琅满目,百花齐放。

我还惊奇地发现,在作品创作中,有长期沉浸在剪纸艺术殿堂的老艺人,也有新近跨入剪纸创作门庭的痴迷者;有持守美学艺术教研园地的专业人士,也有工作在各行各业痴迷于剪纸的爱好者;有站在讲台从事教学育人的老师,也有手捧课本正在读书学习的学生;有造诣极深宝刀不老的耄耋老人,也有刚脱乳牙初出茅庐的八岁孩童。尽管他们的年龄不同,工作行业不同,掌握剪纸技艺的水平不同,在剪纸艺术领域里取得成果不同,但都有一颗赤诚、火热的心,热爱生活,热爱剪纸艺术,在民间艺术的大花园里熠熠生辉。

期待家乡的民间艺术文化,步子迈得更稳更扎实,路子走得更宽更阳光灿烂。

(一审:杨露 二审:余画 三审:蒋玉青)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