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变沩山

[来源:华声在线]

黄金云

在醴陵,一个镇因为一个村而改名,这个村就是沩山。

提起釉下五彩,必说醴陵瓷业;提起醴陵瓷业,必说沩山。因为,醴陵瓷业的根在沩山,那里是醴陵瓷业的发源地。

今日的沩山,已经成为旅游区,也是醴陵新八景之一。

沩山古窑,静卧在醴陵市沩山镇沩山村葱郁的青山脚下,小桥流水的月形湾内。昔日养在深闺人未识,如今早已戴上“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桂冠,惹得游人流连忘返。

《醴陵县志》关于沩山古窑的记载,散发着瓷泥的古老气息。瓷窑中的烈火反复锻炼,沉淀出沩山瓷业的久远和厚重。2009年,考古专家在沩山村深山老林中,惊喜地发现了宋代瓷窑,还有大量的瓷器,更让沩山古窑身价倍增。

据史料记载,沩山鼎盛时期,瓷厂达八十多家,一家瓷厂就有一座瓷窑,每一座瓷窑就是一个小钱庄。沩山人有钱,牛气哄哄的,都知道沩山人不吃隔夜米,引得商贾熙来攘往。沩山那时有“小南京”的美称。

离古窑后门二十米左右,山脚下有一个石洞。当年,点炮炸石,凿洞挖泥,沿泥脉掘进,泥脉有多长,洞就有多深。泥脉走向哪里,洞就挖到哪里。主洞三百多米深,到山的另一头有一个出口。支洞有几十米深的,有一百多米深的。

洞旁,依山傍洞有土墙老屋,名“石洞人家”,贴红纸黑字对联,“传奇石洞藏百福,积善人家纳千祥”,透着山里人的质朴和善意。

这样的石洞,当年就是瓷厂的生命线。如今在满是茅草荆棘的山岭边,不经意间就能发现一个。

古窑前面,坚石之上,耸立着一座沩山古塔,塔高六级,取六六大顺之意。这是沩山古塔的子塔。在子塔旁边的小路上,砌着一座高近三米的古塔,呈四棱锥状,是沩山古塔的母塔,全用青石块垒成,苍老沉稳。像这种子母塔建塔的风格,在醴陵境内别无二处。

一座古庙雄踞在沩山村的竹山坪,号称“古洞天”。据古籍记载,天下有三十六洞天,此处名列第十三位,唐太宗李世民下令尉迟恭监修古洞天。后来高僧鉴真东渡前,就在此处受戒。每年的九月十九日起,连续七天,各路高僧云集此处,敬神者络绎不绝。古洞天原占地面积三千多亩,建筑面积四千多平方米。如今的古洞天,历经劫难后重建,红墙黑瓦,灯火重明,庄严肃穆,钟声悠然。

山村的民居更是让人耳目一新。依山而建,黄土墙,青色瓦,红漆大门。这样的土墙屋,在别的山村里找一栋两栋可能不是问题,但整个村子清一色的土墙屋,又保存完好,在醴陵已找不出第二个地方。

这个僻静的山村,还刻着红色的印记,留下了地下党当年战斗的足迹。耿在孝(耿飚将军的弟弟)根据湘潭游击队的指示,到沩山开展地下活动。为了不连累当地老百姓,他把游击队的指挥部设在沩山村的葡萄坳。在月形湾组的红线冲,有一个五人堆,那是国民党秘密处决地下党的地方,这里至今长眠着五个无名烈士的英灵。

山一程,水一程,身在沩山那边行。沩山水库储蓄的是青山和绿水,蕴藏的是历史和文化。那时,一条笔直的青石板街,从如今的大坝向里延伸,两边店铺林立,柴米油盐酱醋茶,应有尽有。

其实,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沩山在醴陵就出了名。不过,那时沩山是穷出了名。当时,有这么一句顺口溜,“有女莫嫁沩山,吃了上餐冇下餐。”

沩山穷不是沩山人懒,而是这里山多土少田更少。“六分山岭三分土,一分稻田让人愁。”人们想方设法开梯田,连一丁点大的地方,都没放过。

除了没有吃,这里的路也不好走。沩山的山路远远不止十八弯,初次到沩山的人,一旦进入沩山的山路,那是困惑的,甚至是痛苦的:这里的弯路何时是一个尽头!

沩山人穷怕了,到处寻找出路。

贫穷遇上翻身的机遇,落后遇上政策红利,沩山的机会终于来了。自身这么好的资源,没有发掘出来,沩山只是一个偏僻空落的山村。思路打开了,方向看准了,沩山就是一个有资源、可开发、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股。十多年的砥砺前行,沩山终于成了一个旅游文化名村。如今,沩山村村民开餐馆,建民宿,种植玫瑰,养蜂酿蜜,研磨沩山豆腐等等,沩山人在自己家门口就能够挣钱。现在,沩山正在努力打造旅游公园和考古公园。更好的日子还在后面呢。

(一审:夏博 二审:蒋俊 三审:石伟)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