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木倒 万物生

[来源:华声在线]

何文珊

如果周末有空,你去爬山或远足时,总能看到各种各样的生物,从不知名的野花到藏在落叶堆里的蘑菇,再到各种奇奇怪怪的昆虫,更不要说还有叽叽喳喳的小鸟。但有另一个看似不相干的问题也值得思考:自然山野中那些死掉的倒下的树木都去哪里了?

答案就是:如同海洋中的“一鲸落,万物生”,森林里的树木即使因为雷击、病虫害、干旱等原因枯死,也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森林的一部分,甚至比活着的时候更加生机勃勃。

活的树木通常会分泌一些昆虫不喜欢的汁液,避免被蛀咬,当它死后,就成了一座自然的建筑,里外上下都被各种“住客”占领——不仅有各种昆虫,比如蜗牛、蜘蛛、蚂蚁等,还有蘑菇、苔藓、地衣、野草,甚至树苗等。倒木不仅为它们提供生存空间,还提供水分和营养物质。《一木倒,万物生:树的第二次生命》(译林出版社出版)这本书描绘了各种“倒木居民”的生活,它们要么生活在倒木的不同位置,要么采用不同的居住方式,彼此之间既有竞争,也有合作和共存,还会引来以它们为食的其他动物,一起构建缤纷多彩的倒木“社区”。

正因为森林里散布着这样的“社区”,生物多样性才得以维持。随着人们对倒木的生态价值有了越来越深刻的理解,尤其是它作为昆虫幼虫的栖息地和树苗的萌发地的价值,人们又把它叫作“保姆之木”。

尽管倒木可以提供复杂的小生境,但从它倒下的那天起,直到住客云集而来,形成一个生机勃勃的“社区”,需要数月甚至数年时间。而倒木完全分解殆尽,所需时间更为长久,通常要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倒木上的住客都为它的分解作出了贡献,尤其是那些微不足道的细菌和昆虫。这些将倒木作为营养来源的生物,就叫作分解者。也正因为分解者在森林里无处不在,一岁一枯荣的枯枝落叶才能重新转化为营养物质,再度进入物质循环,打扫工作根本无需人类操心。

我们在城市公园和农业系统里较少见到倒木,因为这两者是受人类干预并为人类服务的生态系统:城市公园起了净化空气,提供游憩空间的作用,通过人工配置植物,达到一定的美学和景观效果,而农业系统则以提供食物资源为主。要寻找倒木这样的小生境,最好的办法就是去自然林地或郊野公园。

当我们发现倒木时,不妨观察一下它上面是不是长了蘑菇或苔藓,轻轻翻动一下,看看下面是不是藏着蚂蚁,细细欣赏死去的树木展现的生命礼赞吧!

(一审:罗江龙 二审:蒋俊 三审:鲁红)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