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里的湖南(76)丨貌丑被嘲,权轻位卑,从一联看欧阳询人生如何破局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徐凯琦]

湘江北去,行至长沙市望城区丁字湾处,见一山矗立,其三峰突兀而起,酷似笔架,故称笔架山。地灵则人杰,公元557年,这里诞生了一位名垂青史的书法巨匠——欧阳询。为纪念他,笔架山后更名为书堂山。

向山而行,一道古朴的山门映入眼帘,山门之上,欧体楷书镌刻的“书堂山”三个大字赫然在目,字体工整大方,一如我们刚握笔习字时前面摆放的字帖。

穿过书堂山门,步行至欧阳阁,人迹寥寥,只有燕子在房檐上潇洒来去,叫声清脆明亮。阁内正中矗立着欧阳询雕像,他双脚站定,手持书卷,目视前方,用行书写就的对联“分侍”左右:

何言貌寝,极见风高,峻骨独标三寸管;

莫以权轻,终堪器重,丰碑永矗九成宫。

此联的撰联人是湖南省楹联家协会副主席、“湖湘楹联七子”之一的周永红,该联是2013年欧阳询文化园诗词楹联大赛面向全国征稿时所撰,书写者是北京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李有来。此次给记者解联的是湖南省文化馆副馆长曹隽平。

夏秋之交,记者与周永红、曹隽平两位欧阳询“铁粉”会于书堂山下,从一联中寻味这位书法大师的传奇一生。

长沙市望城区书堂山的欧阳阁。

何言貌寝,却极见风高

“这副联从平凡视点出发,从低处蓄势,向高处喷发,用鲜明对比和强烈反差展现出了欧阳询人生和书法艺术的闪光点。”甫一开场,曹隽平向我们介绍该联创作的亮点。

寝,形容相貌丑恶。史书中对欧阳询相貌的着墨都是负面的,说他不仅丑,还经常遭到嘲讽。《隋唐嘉话》中记载,唐太宗宴请近臣,宴会上大家相互戏谑,宰相长孙无忌为欧阳询作诗一首:“耸髆成山字,埋肩不出头。谁家麟阁上,画此一猕猴。”说欧阳询耸膊埋肩看起来就像室内梁栋上画的猴子。

到宋朝,苏东坡评价他的字时还要提一嘴他的丑:“率更貌寒寝,敏悟绝人,今观其书,劲险刻厉,正称其貌耳。”

曹隽平认为:“说欧阳询貌丑,其实是反衬字美。”都说字如其人,但谁能想到这样一手峭拔挺立、疏朗大方的好字出自一个相貌如此丑陋的人的笔下,欧阳询貌与字反差太大,所以貌不同书深入人心。

欧阳询的字承北派书风遗韵,严整刚正,“森森焉若武库矛戟”;又巧妙融合了王羲之、王献之“二王”清和秀润的神韵,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书法风格,后人称之为“欧体”。

研习欧体数年的曹隽平深有感触地说:“字如心画,一件好的作品是作者内心世界的表达,欧阳询的内心是崇尚正气的,练习欧体能感受到那股浩然之气。”

欧阳询在练字《八诀》中提到:“点如高峰之坠石,横若千里之阵云,竖如万岁之枯藤,竖弯钩似长空之初月。”在他眼里,一笔一画俱是气象万千,按捺之间仿佛山川河流、草木皓月要从笔下流出,流入书写者浩瀚的生命长河里。

作为一代“楷圣”,欧阳询的书法不仅在国内广受赞誉,在海外也赫赫有名。当时的日本都派专使来求欧阳询的墨宝,其在日本有“字体界第一人”的美誉。在日本发行量数一数二的报纸《朝日新闻》的报头,也是由欧阳询的作品集字而成。

莫以权轻,但终堪器重

欧阳询一生历经三朝,生于陈朝,陈亡,随养父入隋。隋朝时仅任太常博士一职,是个“掌五礼仪注,引导乘礼,定诔谥及守祧庙,开闭坎堂及祥瑞之事”的七品清闲官。隋亡后入唐,因是李渊旧友,授侍中,累迁银青光禄大夫给事中、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受封渤海县男。

曹隽平告诉记者:“欧阳询仕途顶峰只做到了太子率更令,原为太子府属官,负责管理宫殿和漏刻(时间)等一些杂务,大致相当于现代的秘书,也就是四品的官职,没有什么实际的权力,在当时唐太宗近臣中其实官阶并不算高。”

仕途如此,欧阳询将更多心力倾注于书法中,书堂山至今还流传着欧阳询驻马观碑的故事,一次他在去长安的路上,看见一块刻有西晋名家索靖书法的古碑,舍不得离去,干脆把马停在一旁铺下毡子,在碑前指画心摹,凝思三日,方离去。

正是这样一股孜孜不倦的钻研劲儿,这位“书法痴儿”凭借高超的书法技艺,在他76岁高龄再一次封神。

贞观六年,唐太宗李世民来到九成宫避暑,发现一处土壤湿润,于是以龙杖疏导,竟喷涌出一股清泉。这股泉水“其清若镜,味甘如醴”,故名“醴泉”。在古代,出现“醴泉”是祥瑞之兆,唐太宗遂命魏徵撰文记录下来,考虑到好文须配好字,他立马想到了楷书第一的欧阳询,命其书写并铭碑。这就是《九成宫醴泉铭》碑。

《九成宫醴泉铭》仿碑。

“这是欧阳询一生书法集大成者,代表了他书法的精髓。”曹隽平评价道。“其笔法精到,方圆兼备;线条骨肉匀称,凝重含蓄;结构严谨,寓险绝于平正;章法疏朗,字里行间透露着端庄秀丽、雍容通透的气质。”

学书法者对《九成宫醴泉铭》推崇之至,公认为是欧阳询书法的登峰造极之作,视为楷书正宗,誉为“天下第一楷书”。值得一提的是,石碑自从当年刻好之后,因为欧阳询的名气太大,前去拓印的人便络绎不绝,因此在唐朝时这个碑就已经磨损得很厉害了,之后我们只能从历代书家拓本中觅其风采。

“这副联非常巧妙地包含了欧阳询的重要事功。”曹隽平进一步介绍,它恰如其分地运用了切换和衬托的手法,有点类似于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通过切换镜头展现不同的场景。在衬托手法上,该联并没有拉别人作衬,只是选取了欧阳询不同角度特征来进行衬托和对比,以突出其主要人生亮点。

湖南省文化馆副馆长曹隽平为记者现场解联。

不以己悲,总自强不息

谈及欧阳询的一生,绕不开其少年时期跌宕起伏的经历,正是这段经历,在以后的人生岁月中,他在面对被嘲和疏远时心胸强大且豁达,在书法钻研上始终精益求精、老而弥坚。

欧阳询出生于簪缨贵胄之家,爷爷欧阳頠,南陈时封镇南将军,任广州刺史,欧阳頠去世后,其父欧阳纥承袭广州刺史一职,因拒征为左卫将军,被朝廷猜忌,派兵讨伐,欧阳纥战败被诛,家口籍没。

13岁的欧阳询人生骤然转折,从高峰跌向低谷,幸运的是,父亲挚友江总关键时刻拔刀相助,将欧阳询救走并收养。此后数年里,他没有因这段际遇自暴自弃,而是刻苦读书。《新唐书·欧阳询传》记载:“总(江总)教以书记,每读辄数行同尽,遂博经史。”这位敏悟绝人的少年,在养父江总的膝下博览经史,尤善《史记》《汉书》和《后汉书》。同时苦练书法,受江总南朝书风的影响承“二王”风韵,又跳脱出来,贯通南北,自成风格。

都说欧阳询的人生比他的字还险峻,满门抄斩、颜值嘲讽、政治边缘化,每一件压下来都是一座山,好在欧阳询心有翰墨天地宽,面对人生每一道道坎,他等闲过、从容生,在自己热爱的领域里闪闪发光。

值得一提的是,在欧阳询风骨的影响下,其子欧阳通勤奋好学,完美继承了衣钵,“得询劲锐而险峻过之”,成为唐朝著名的书法家,与其父欧阳询齐名,称“大小欧阳”。

记者手记

书法是一种静心的艺术

徐凯琦

曾记得读书时一位老师的劝导:“早上醒来写一副字,一天心平气和,与人无争。”虽然我们很少能做到这一点,但是练过书法的人都会体会到,书法确是一场心灵的修行,一种静心的艺术。

欧阳询总结书法创作的时候提到:“书法每秉笔必在圆正,气力纵横轻重,凝神静虑。”要求书写者创作的时候就要平心静气,摒弃杂念,专注于当下的提笔蘸墨,提按顿挫,从而笔我合一驰骋在这黑白之间,达到练字的效果。

这几年每逢心烦意乱时,我也会铺纸蘸墨,在一个个方格子里添上几笔,任头脑的意识经手腕的力量,在笔尖游走,只要沉浸其中,不多时心中的皱褶已抚平了大半。

书法的实质是书心,修身养性,重新修复内心的秩序。如果你正处于快节奏的生活中焦躁意乱,不妨抽出空来,以笔为船,驶入墨香的天地里,让匆匆行走的灵魂得到暂时的休憩。

点评嘉宾:曹隽平

曹隽平,湖南省文化馆副馆长、《艺术中国》杂志主编。长江学者评委、国家艺术基金评委、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南大学特聘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湖南省高级职称评委,有北大方正——曹隽平小楷、大楷两套字库上线。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出品

总策划/夏似飞

统筹/文凤雏 赵雨杉

执行/李茁 朱玉文 王华玉 朱晓华

撰文/徐凯琦

视频编导/张嘉诗

摄影摄像/徐行

剪辑/戴钺

设计/李真明

(一审:罗江龙 二审:蒋俊 三审:鲁红)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