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湖南日报征文】活得有尊严 做得有底气

[来源:华声在线]

聂茂

1994年6月,我从湘潭大学古典文学研究生毕业,来到湖南日报社工作,1999年3月离开湖南日报社。我一直把这5年当成是人生中最闪亮、最充实、最快乐、最美好的一段时光。我由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成长为一名党报编辑、记者,我感恩、知足,每天都有使不完的劲。我从湖南日报记者部到三湘都市报政法部后又回到湖南日报文体部,最后做了湘江文艺副刊的责任编辑。

在湖南日报工作,有些事让我永远不会忘记。

《三湘都市报》创办之初,我到浙江、福建参加全国统一的“打拐”行动,整整28天,我克服一切困难,保证每天一篇报道发在头版,弄得头发都白了。时任总编万茂华先生很感动,亲自到株洲车站来接我,当年我也因此被省政府记功一次。

我出国留学后,连续多年,报社收发室每年都收到一包寄给我的花生。后来才知道,我在做政法记者时,收到一个妇女寄来的录像带,一伙流氓用伤天害理的方式押着她在大街上游行。我看后十分气愤,当即写信向时任省委政法委书记反映,最终那伙流氓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这个妇女从未见过我,也不知道我出国了,她只是用最质朴的方式表达一份感激。

只因湖南日报有特殊的力量,助人“活得有尊严,做得有底气”,我才能为弱者发声、为公平呐喊、为正义助威。

此生何其有幸!湖南日报不仅是我的娘家,更是我的福地;是我事业的起点,更是我事业的支撑点。早在我读研究生时,《湖南日报》不仅多次发表我的作品,还数次发表对我的评论和报道。1999年我去新西兰怀卡托大学留学,成为拿到这所大学有史以来第一个人文社科类全额奖学金的亚洲学子(该纪录至今未被打破),靠的就是我在湖南日报工作的经历和当时出版的6本著作;2004年我到中南大学任职,从助教直接破格晋升为教授、学科带头人,靠的也是湖南日报的经历和积淀。我一直把湖南日报作为内心的发光点和动力源。我的每一点进步,湖南日报都为我加油鼓劲。

今年,是我离开湖南日报25周年、在中南大学从教20周年。此刻我想说的是:我的“身”虽然离开了报社,但“心”从未离开。我还是用湖南日报“不怕苦、敢吃亏、不服输”的拼搏精神激励自己。这些年来,我指导毕业的博士硕士生有80余名,指导毕业的本科生更多。我努力将他们培养成国家需要的有用之材。

今年年初,我的学术专著《中国新时期文学自信力》再次签约国际知名出版机构,报社马上报道了;5月底,由我任主任的中南大学红色文化创作与研究中心成立两周年,报社也报道了;不久前,历时12年的四卷本长篇历史小说《王船山》出版,报社领导和朋友立即关注、高度重视……

所有这一切,无不让我感动、感激和感恩。有人说:“你在国外镀了金”;我马上纠正:“不,我是在湖南日报镀的金”。也有人说:“你敢于跳出舒适圈”,我立即回答:“是湖南日报的‘窝’,让我生出了翅膀,有了跳出去的勇气!”

(作者系中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审:夏博 二审:余画 三审:鲁红)

相关专题:韶华75、历9弥新,向新而行正青春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