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赶秋2006年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遗;2016年作为二十四节气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
赶秋的世界 世界的赶秋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杨元崇 通讯员 黄馨怡 周伊铭
8月7日,立秋,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边城茶峒景区、双龙镇排料村,人山人海,热闹非凡,2万余名苗族同胞身着节日盛装,共赴一年一度的苗族赶秋。
迎秋、祭秋、闹秋,万人欢庆秋至大地、福满人间。苗族鼓舞、苗族服饰、苗族古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汇集于此。
苗族赶秋,2006年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遗;2016年,作为二十四节气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
红绸飘舞、脚步轻跃,苗家儿女以鼓迎秋、以鼓迎客。舞台四周,围满了慕名前来的男女老少。
苗族人民勤劳朴实,世代耕作,将五谷神称作秋公秋婆进行敬奉。苗师“巴代雄”敲着大锣、吹着长号、举着苗幡、击着竹柝、摇着蚩尤铃、托着祭品,神圣庄重地走上祭坛,宣读祭语,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业兴旺。客师“巴代扎”身穿红色法袍,头戴红巾冠扎,左手握绺巾,右手握师刀,跳起绺巾舞,以压邪除灾、祈福纳祥。
秋收,是苗族人的最大乐事之一。现场,苗歌、接龙舞、苗族武术、舞龙舞狮、都乐舞接连上演。20名苗家女性手持青伞,演绎龙翻身、龙出洞、龙现爪等动作;功夫少年出拳舞棍,英姿飒爽。
引火烧身、吞竹签、胸肌吊水、仙人合竹等苗族绝技,引得人群阵阵叫好。
场外的摊位上,苗族服饰、苗族银饰、蜡染、苗医药等特色非遗产品,琳琅满目。
“赶秋是苗族人民历经千百年,在生活生产中积累形成的一种文化。”苗族赶秋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吴海深说。
78岁高龄的吴海深,上午6时就到了现场。“肯定要参加,这是我一辈子的事业。”站在台下,他目光炯炯,望着登台表演的赶秋后辈,满是欣慰。
为更好地传承赶秋,吴海深自学电脑,将相关资料整理成册,积极传帮带,并为感兴趣的游客进行培训。如今,他已有70余名徒弟,最小的仅15岁,通过口述、资料传递和实践指导,他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
花垣县苗剧团成员刘娅妮负责本次活动的舞台调度。提起苗族赶秋,她自豪不已,“作为花垣人,我们更加有责任保护好、传承好、发扬好苗族赶秋。”苗剧团通过编排节目、送戏下乡等形式,积极传播赶秋文化。
摄影爱好者文惠宝,特地从常德赶来,在边城茶峒和排料村两个会场之间奔波,只为用镜头留下更多苗族文化。
如今,湘鄂渝黔4省市边区,形成约200万人的苗族赶秋节文化圈。苗族赶秋成为增进民族团结、进步与交流的重要载体。
责编:潘华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