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湘”见·“翊”起逛展丨非洲友人体验中国非遗,惊呼:“好神奇”

[来源:华声在线]

华声在线全媒体见习记者 王翊玮 视频 蔡银 罗婧

7月25日,第七届中非民间论坛、第七届中非青年领导人论坛文化项目在湖南长沙举行。该活动由中联部、中共湖南省委主办,湖南省委外事办、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承办,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执行。据悉,此次活动遴选了来自北京、河北、湖南等多地的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传统技艺共31个非遗项目供与会嘉宾参观体验。

▲7月24日,非洲嘉宾正在欣赏湘绣。蔡银 摄

一枚桃核看遍长沙

将长沙天心阁雕刻在桃核上是种什么样的体验?在文化项目展区长沙核雕展示台上,一枚大拇指大小的果核上,岳麓书院、弥勒佛等人物、楼阁、舟船等形象栩栩如生,不少与会嘉宾驻足欣赏。

展示台旁,工作人员正在现场雕刻。记者注意到,其手边整齐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工具刀近二十个。“这枚天心阁的核雕,用了两个月。”工作人员介绍。

▲7月25日,漂漆扇展台。蔡银 摄

记者了解到,核雕由桃核、杏核、榄核等果核雕刻而成,在我国兴盛于明清。核雕工艺秉承了民间传统文化的风格特征,采用雕、镂、镌、锉、凿、钻等技法。

而长沙核雕往往周身施刻,布在其上雕刻人物、花鸟、兽虫、山水、舟船、局周密而严谨,刀法畅快利落,形象刻画入微以浮雕、立雕、镂空雕为主。2023年,长沙核雕被列入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7月24日,木偶戏(杖头木偶戏)项目传承人张静正举着木偶。蔡银 摄

漆扇“圈粉”非洲友人

在漂漆扇展区,透过人群,记者看到,一位非洲友人正在挑选自己喜爱的颜色。工作人员将稀释后的漆滴入水中,当漂漆在水面形成发散形状时,又将白色的团扇浸入其中。“把白色的扇子浸入滴了漆的水中,一把独一无二的漆扇就成了,好神奇!”看着扇面上独特的图案,这名非洲友人惊奇地感叹道。

“将扇子放入水中,以点、甩、弹、划等手法,在水面绘出图案效果,再晕染在扇面,形成妙趣横生、自然天成的图案,每一把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生成自己的独家定制。”工作人员向前来参观体验的与会嘉宾介绍。

▲7月25日,第七届中非民间论坛、第七届中非青年领导人论坛文化项目在湖南长沙举行。蔡银 摄

漂漆扇是以扇子为载体,运用国家级非遗漆染工艺手工染制而成的艺术品。漂漆扇以箭竹剖丝工艺编成扇骨,以宣纸工艺制成扇面,使用漆艺中的“漂漆”技法染制而成。

记者体验杖头木偶:双手操控,裙摆下尽是“机关”

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位衣着华丽的“娘子”被高高举起。在湖南杖头木偶戏的展台,一场大型木偶戏“演员”见面会正在上演。工作人员操控着一个木偶,做出害羞、低头等动作表情。

记者也上手体验了一下。原来,人偶戏服的裙摆下,藏着各种各样的“机关”:左手握着两根操控木偶双手的木棍,其中一根木棍用虎口控制,另一根用食指控制。右手则支撑整个木偶的重量,食指勾着的一根铁丝控制木偶的眼睛,让其在表演中能够“眉目传情”。不到十分钟,记者只感觉手掌酸、手臂酸、手指也酸。

“通过展台,嘉宾们只能看到湖南的杖头木偶,希望非洲友人有机会可以看一场完整的湖南杖头木偶戏。”木偶戏(杖头木偶戏)项目传承人张静向记者说道。

据了解,湖南杖头木偶戏也称“木脑壳戏”“棒棒戏”等,是一种人偶同台演戏的民间艺术。因表演时由演员举着木偶,在一人高的帷幕内进行表演,亦称“举偶”主要流传于祁阳、衡山、溆浦、常德、长沙等地。2008年,湖南杖头木偶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审:夏博 二审:蒋俊 三审:鲁红)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