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里的湖南(67)丨“三莫”“三要”,平遥古县衙这副对联不仅仅教你打官司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刘双]

“县小城墙固,千年今尚存。新风观闹市,旧迹见衙门。”平遥古县衙,坐落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古城中心,始建于北魏,定型于元明清,保存下来最早的建筑建于元至正六年(1346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平遥古县衙大门口,黑漆明柱上悬挂着一副抱柱楹联,每天接受着川流不息的游客注目:

莫寻仇、莫负气、莫听教唆,到此地费心费力费钱,就胜人终累己。

要酌理、要揆情、要度时世,做这官不勤不清不慎,易造孽难欺天。

据考证,此联为湖南宁乡人李瀚昌(1863-1938)所作。这副百余年前湘人所作的楹联,让平遥和长沙两个相隔千里的千年古城,多了一缕历史的缘分。6月初,《楹联里的湖南》报道组记者飞赴平遥古城,特邀《对联》杂志社社长、主编傅海青,以解读楹联为始,一起撩起古县衙神秘的面纱,倾听往事的跫音,窥见历史的瑰丽。

温言劝民息诉慎讼

宁乡人李瀚昌,字石贞,清末诸生,戊戌变法时支持新政,曾任湖南澧州学正十余年,后任河南高等检察厅厅长。这副楹联就是他在河南任职时所作。因楹联通俗易懂又内涵深刻,上世纪九十年代,平遥古县衙修缮后重新对外开放时,将其移植过来悬挂在了大门处。

古县衙门前游人如织。

“现场有许多游客注意到了这副有趣的对联,在门口驻足品味,它有什么精妙之处呢?”记者向傅海青请教。

“整副对联语言朴实直白,结构工整,含义深刻,引人深思。上联的‘三莫’与下联的‘三要’,上联的‘三费’与下联的‘三不’形成呼应,运用了排比和复辞修辞手法。复辞修辞亦叫重言修辞,在增强了对仗难度的同时,也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和气韵的流畅度,全联虽长,却一气呵成,没有冗长之感。”傅海青娓娓道来。

“上联安民,三个‘莫’字句连用,提醒每位打算对簿公堂的百姓,从三个方面反思反省:是不是故意找茬作对,是不是因一时愤怒的情绪做决断,是不是听信了别人的教唆和撺掇,都是在谆谆告诫老百姓要慎讼。”

“为何古代会有如此强烈的调解、息诉,甚至追求‘无讼’的司法理念呢?”记者继续发问。

傅海青告诉记者,古代追求息诉的原因:一是在思想层面,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秩序和谐;二是息诉文化与农业社会的小农生产方式紧密相关。农业社会意味着熟人社会,互不争讼、和睦安宁的心理使人们愿意放弃一些权利,赢得一些情理,从而改善周围的社会关系。

“比如我们熟悉的‘六尺巷’的故事,清代康熙年间,礼部尚书张英收到家人因邻里宅基地纠纷的求助信时,修书回复‘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最终双方各让三尺,留出了一道六尺巷。这个广为传颂的故事,充分说明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就是提倡能在道德层面解决的问题,尽量不打官司。”

“这副楹联里还提及了诉讼高昂的成本和风险。古代受困于交通、司法资源以及文化普及等因素,小农生产者本身的财产就不多,进县城等待漫长的审讯,对于靠天吃饭的农民而言,会严重影响农业生产,一场官司打下来,甚至会有破家的风险,所以楹联里说打官司不仅‘费心费力费钱’,而且‘就胜人终累己’。而站在国家层面,也是不鼓励诉讼的,古代司法权和行政权不分离,如果打官司的人多了,不仅司法资源紧张,也耽误农业生产,难免影响国家治理和赋税收入。”

严词诫官清廉勤政

平遥古县衙作为中国现有的保存完整的六大古衙门之一,也是全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县衙。整个建筑群主从有序,无论从建筑布局,还是职能设置,都非常全面,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航拍俯瞰平遥古县衙。

小小的县衙,小小的县令,对当地老百姓而言,却是头顶的一片天。此联上联温言劝民,下联就严词警诫官员了,平实而精当地将古君子所崇尚的司法理念阐释得相当透彻。

“下联总结为‘三要’:身为一方牧守,第一要斟酌事理,第二要估量揣测人之常情,第三要综合考量时间、环境、国家法律制度等的影响,审慎做决断,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平衡好‘情、理、法’的关系。同时告诫官员要勤勉、清白、谨慎,为民做主,否则造了孽,能骗世人却天理难容,用因果报应来吓阻官员。它所体现的古代司法理念和民本思想,对今天的官员如何从政,仍不乏启迪和借鉴。”傅海青指着下联再次解答。

傅海青介绍,这其实是一副典型的“官联”。所谓官联,即官员们自撰的对联,是一种表白,或自戒、自励,或自谦、自诩,也表明自己的官德、政愿、为官之道。过去做官,没有施政演说,从宋代开始,为官者便流行在官署撰写“官联”。

平遥古县衙内,类似这样的官联有十五副。如审案大堂的楹联写着:“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楹联没有多少深奥的文字,含意却是入木三分,富有哲理地阐释了为官之道。

进宅门后是二堂院,这里的楹联又别有趣味:“与百姓有缘才来到此,期寸心无愧不负斯民”,此联中文字“愧”字少写了一点,“民”字却多写了一点,寓意少愧对百姓一点,多把老百姓放在心上一点。

六百多年的时间,给古县衙洒落一层又一层的历史风雨,虽然斑驳,仍可以轻易感受其厚重。而这些楹联所阐述的为官之道乃至做人的道理,至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无讼”有实现的可能吗

“在社会经济高度发达、法制建设日益完善的今天,民事纠纷已不局限于熟人邻里之间,您对楹联里体现的古代崇尚息诉的司法理念又作何解读呢?”记者继续发问。

“古代的息诉,不是说完全放弃自我权利,而是鼓励人与人之间要多一点包容,多一点谦让。而现代社会号召人们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也并不是鼓励大家没事就打官司,你看现在法院审理很多案件尤其是民事案件前,也是要先调解的。所以说为了社会的整体和谐而提倡息诉,古代和现代是有相通之处的。”

傅海青为记者解联。

“‘无讼’是不是只是一种美好想象?在任何时代都不可能实现吧?”记者有些疑惑。

傅海青微微一笑,用孔子的话给了答案:“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用白话文来解释就是: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生不出廉耻之心;而用道德来引导百姓,用礼教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

“法律是最低的道德底线,它通过强制力来维护那些被广泛接受的基本道德标准。换句话说,法律是在道德无法通过个人或团体自觉遵守时的一种强制保障,所以我们用法律来维护社会基本的运行秩序。但是一个更理想的社会,应该用道德、用文明来引导教化世人,当每一个人都拥有了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做事遵守规矩规范,谦恭有礼、明辨是非、大公无私,这样的社会怎么会不和谐?垂拱而治当然不是梦想。”傅海青表示。

记者手记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

刘双

到访平遥古县衙,我们感触最深的,还是一副副楹联里透出的强烈劝诫气息,宦海沉浮、民生心愿、世道风雨,似乎都浓缩在一块块窄窄的木板上。

从这些饱经沧桑的“镇衙之宝”中,不难体察当时的统治者整肃官场作风的良苦用心。民为国本,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无论出发点是什么,当时的皇帝老儿总还是希望手下的官员们当一个能吏、廉吏。想必当年的县太爷,每天一抬头就看见这些平实朴素的警句,内心也还是会感受到某些警示吧。

时至今日,这些楹联里的格言,仍不乏教育和警示意义,极具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价值。如果有一天您也去到平遥古城,希望您读到李瀚昌的这副对联时,也能体味到其中蕴含的“法、理、情”,给自己一些新的人生体悟。

正所谓,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点评嘉宾:傅海青

中国楹联学会会长助理,《对联》杂志社社长、主编,高级记者,资深传媒人。编辑楹联理论赏析文章1000余篇,出版《中国梦之楹联》《运城名胜楹联选注》等多部楹联著作,主持开发的“中华对联数据库”新媒体产品,将多年来《对联》杂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数字化转化。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出品

总策划/夏似飞

统筹/文凤雏 赵雨杉

执行/李茁 朱玉文 王华玉 朱晓华

撰文/刘双 胡泽汇 陈永刚

摄影摄像/李健

剪辑/戴钺

设计/李真明 袁向群

(一审:龙晓龙 二审:余画 三审:石伟)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