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时光里的古村落④丨张谷英村:“民间故宫”,耕读继世

[来源:华声在线]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黄婷婷 周磊

“您好,您贵姓?”6月,在岳阳县张谷英村采访,记者习惯性询问。

“张谷英村,当然都姓张!”村民笑了。在这里,年纪小的是小张,再大点的是张哥,年纪大的是张爹……总之,是个不用问“贵姓”的地方。

600多年前,张氏祖辈张谷英公,携妻儿自吴入楚,在渭洞笔架山下安家,繁衍生息。

此后,张氏家族在此聚族而居,历经27世,留下堪称“民间故宫”的明清民居建筑宝库,以及“耕读继世,孝友传家”的孝廉家风文化。

岳阳县张谷英镇张谷英村,游客身着古装在古民居前合影打卡。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童迪 摄

1.“张谷英究竟是谁,已经不重要了”

张谷英村古建筑,为何被称为“民间故宫”?

占地面积5.1万平方米,房屋1732间,眼眶般的天井206个……这是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江南民居古建筑群落。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畔溪长廊边,吉他声幽幽传来。当地村民说,想知道张谷英村的传奇,问弹琴之人就对了。

弹琴的是张灿中,张谷英第23代孙。1997年,时年27岁的他,在舞厅演奏、下海经商、羁旅流浪后,“拖着疲惫不堪、穷愁潦倒的躯壳,懊丧不解地重返故园”。

迎接他的是有400余年历史的庞然大“屋”。

一脚踏进当大门,眼前却光线明亮,豁然开敞。世事变幻,家乡的古建筑群缓慢呼吸,数百年时光的沉淀,安抚回乡浪子的心。

“回到古屋,我的内心安定下来,决定写书,让更多人了解这座‘天下第一村’。”张灿中说,书写张谷英,好似走进密林,越往前行,越为祖先的智慧所折服。

1972年,张谷英村降下倾盆大雨,渭溪河水漫过港堤,水深处齐腰部。

“妈妈把一兄一姐和呱呱啼哭的我,送到木楼上装谷的大箱里,噙着眼泪,生怕我们随着滔滔洪流漂走。”张灿中说,但大水很快随着天井玄妙的排水系统“消失”,村庄安然无恙。

天井水流向何方,至今没有科学的解释。

天井底部,拳头大的出水口,百年来从未堵塞过,令人叹服。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王绍周在此考察几个月,挖开其中一个出水口,却不见管道和暗沟。日本专家请村民做实验,往天井里倒入大量彩色颜料后,守住附近的烟火塘和玉带河,颜料水竟无影无踪。

百年古村,不惧水淹,也不怕火烧。

老宅由“丰”字形建筑组群构成,但墙与墙之间没有梁连在一起。一旦有房屋起火,村民手脚撑住爬上巷道,掀开屋瓦,即可阻断火势蔓延。加之玉带水自门前流过,几百年来,张谷英大屋场没发生过大的火灾。

“老屋更让人沉迷的,是栩栩如生的雕花艺术。”张灿中边走边介绍:大梁上是二龙戏珠、双凤朝阳;屏门上是八仙过海、四郎探母;窗户上是喜鹊梅花、蝙蝠松鹤;案台上是鲤跃龙门、麒麟送子……3000多处雕花,历经岁月风霜,依旧完好如初。

书中最难完成的部分,是一个“谜”——张谷英,究竟何许人也?

关于张谷英的身份,一说“风水先生”,一说“明指挥使”。

根据《张氏族谱》序载:“予明先人乃军家出身,一抄一运,两番失业。”“谷英公长子文质,北运身故,葬紫金山。”可见,张谷英仕途跌宕起伏,隐居渭洞后,仍不忘报国梦,将长子文质送赴疆场,却传来爱子身故的噩耗。

此后,坊间又有传闻,认为张谷英是元末农民领袖之一张士诚之子,或认为张谷英就是张士诚本人。

“我翻阅大量资料,到山上抄写墓碑,询问村里老人,想给谷英公一个明确的定位。”张灿中说。

听说张灿中在写书,村民们不厌其烦地将老故事讲了又讲,父亲为他找来一堆资料。

随着书写的深入,张灿中意识到,令人惊叹的古建筑,以及重耕读的家风,是张谷英为后世留下的最宝贵的财富,“张谷英究竟是谁,已经不重要了。”

《江南民居瑰宝——张谷英大屋》写完后,张灿中在老屋里安居下来,弹吉他、练书法、开民宿。如今,1岁多的小儿子正蹒跚学步,细嫩的手掌,扶着斑驳的屏门,一步步迈开新生的步伐。

村里的老奶奶在纺纱。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宛俊余 摄

2.修旧如旧,还原记忆里古朴的村庄

在张谷英村游览,要问去哪里歇脚,不少人推荐去张乙谋茶酒铺坐坐。

“儿子在张谷英村出生,是老二,取名张乙谋。”老板张荣军从非洲闯荡回乡,有颇多营销的想法,“蹭大导演张艺谋的热度,店名打‘擦边球’,吸引了不少游客。”

但他认为,张乙谋茶酒铺最值得说道的,是他的设计理念。

茶酒铺的地板,是老屋的旧木地板;门把手,是自己砍了竹子做的;桌子,是山上枣木制作而成……就地取材,一点点还原出记忆里古朴的村庄。

“张谷英村的魅力在一个‘旧’字,我的茶酒铺也是。”张荣军自豪地说。

“几百年,几十代人,不断修建,却像是一次规划完成的。”让湖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教授柳肃惊喜的是,张谷英的后人们,依旧居住在张谷英村。

“利用,是对古建筑群最好的保护。”柳肃认为,即便是故宫,也有少量建筑在继续使用。对大多数民间古建筑而言,保护和利用相结合,是延续古建筑生命最好的方式。

2002年起,张谷英镇政府对张谷英村统一规划、统一修缮。省、市、县拨款保护,局部抢修了濒临坍塌的建筑,增建了生活必需的配套设施。国家文物局也先后拨款,对王家塅中轴线三进院落和当大门中轴线四进院落进行全面修缮,残损状况大有改观。

壁板拼镶不用铁件用竹梢,不用射钉用竹钉;雕花件不用机械,用手工打磨;脊件、檐头附件不以水泥倒制,手工用石灰纸筋浆制作……结合张谷英古建筑群的风格特点,古建筑群修缮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尽量保留了旧材料与旧构件。

“我们组建张谷英村古民居建筑群保护小组,让村民都认识到保护古建筑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自发进行保护。”张谷英管理处工作人员说。

来村里游览的人越来越多。张荣军将村庄的“旧”,记录在短视频里,让大女儿翻译,发到TikTok(抖音短视频国际版)上,向海外游客推介。

韩国画家来了,在茶酒铺用韩文写下“可爱的家”;鲁迅文学奖得主胡弦在凳子上风趣地留下“坐稳了”字样;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在茶酒铺住了好些天,怀着羡慕的眼光看张谷英村人们的生活。

令人羡慕的生活里,张荣军老婆刘琼也有忧虑:“担心孩子在村里,接受不到好的教育。”

张荣军不以为然。在“以耕读为本,以简朴为荣,兴书香门第,继百忍家风”的张谷英村,哪有人不读书。

古屋里,雕花床上刻的不是吉祥图案,而是科考中举图。当大门前,拴马柱上挖出孔洞,古时中了举人,村里要插旗庆祝,激励更多学子寒窗苦读。

民国以前,张谷英村共出了1名进士、7名举人、6名贡生、45名秀才。张荣军相信,旧建筑留下了,古村耕读的文化,也自能留在儿子心中。

张谷英村村民兰锦标在准备皮影戏表演。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宛俊余 摄

3.在古老的村子里,找寻新的机会

“我叫小会,在找赚钱小机会的小会。”张小会绽开笑容,大方介绍自己。

对眼前这个“00后”而言,张谷英村,如今便是她赚钱的小机会。

古雅的村落深处,张小会开的猫咖店,显得跟周边环境有些格格不入。

店里是网红风格的装修——天幕、露营椅、五颜六色的灯带。

店员是一对猫狗——摆着“臭脸”的银渐层和过分热情的萨摩耶。

6月18日,张谷英村来了100多名江西师范大学的学生,他们研学的目的,是用独特的视角,为古村拍摄照片和短片。

“格格不入”的猫咖,是大学生们镜头里的古村新景。

“营业了!”看到顾客光临,张小会大喊一声。

银渐层不予理睬,懒洋洋地趴在布凳上闭目养神。萨摩耶积极“营业”,摇着尾巴跑过来,兴奋地围着大学生转圈。

烤肠、冰淇淋、奶茶,再加上毛茸茸的店员,张小会的店,吸引着到古村来的年轻人。

目前,张谷英村年接待游客60多万人次,年门票收入800万元以上,带动周边群众旅游产业收入1亿元以上。

2021年,张谷英村被评为湖南省研学旅行基地。来古村感受民俗文化的学生越来越多,今年预计突破10万人次。

“我们正在申请建立写生和美术基地。”张谷英管理处工作人员带记者来到一所废弃的村小,管理处谋划着,一楼当写生教室,二楼做绘画作品展,吸引更多写生爱好者来村里创作。

不远处,居民全部迁出的上新屋,已经变身为张谷英非遗展示体验中心(传承馆)。

馆内,游客可尝试演一出皮影戏,用AI一键换上岳阳花鼓戏的服装,听一曲张谷英村《劝孝歌》,还可学习制作巴陵青陶,沉浸式体验岳阳的传统工艺和非遗文化。

在王家塅,90多岁的李艾香,一辈子靠纺纱拉扯大9个儿女。如今,奶奶成了村里的“女明星”,纺纱的屋子,也成了传统民俗表演点。

吱呀吱呀,纺车摇起。从猫咖出来,研学团看得入神,镜头聚焦,对准纺车和老人,旧时光在此定格。

岳阳县张谷英镇张谷英村。通讯员 摄

【村落名片】

渭洞笔架山下,张谷英村有如一座历史迷宫,600多年沧桑岁月,遗存古建筑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2000多人聚族而居。

张谷英村由当大门、王家塅、上新屋三部分组成,屋宇、檐廊相接,布局依地形采取“干枝式”结构。其巧妙的建筑选址,清晰的家庭脉络,是研究湘楚文化的“活化石”,有“民间故宫”“天下第一村”美誉。

【专家点评】

山水间的生命张力

岳阳市博物馆副研究员 龚延武

百年沧桑,张谷英村基本保留原历史格局及建筑风貌。近些年,当地政府分批进行古建筑维修,张谷英村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首批中国传统村落。未来,张谷英村应继续以发展旅游为大方向,深入挖掘传统村落的文化内涵,最大限度保全村落及周边原始生态环境,促进保护与发展良性互动。

【记者手记】

另一种生活的答案

周磊

雾气氤氲,古街寂静。时间在张谷英村慢了下来。

天蒙蒙亮,张正义就开始磨豆浆、煮豆浆、点豆腐……

上午10时左右,油豆腐出锅。父母在门口摆摊销售,张正义倚着沙发,盘算下午的休闲娱乐活动——有时,约上三五好友欢聚;馋了,山上杨梅正是采摘好时节。

旅游旺季,张正义一天制作近100公斤油豆腐,总能被游客一扫而光。

他说,以前在外承包装修,各地奔波。回乡后,照顾父母,传承油豆腐制作技艺,挣不了大钱,但心安。

张家门外,渭溪河迂回曲折穿村而过,农家餐馆、民宿、农特产品小摊比比皆是。

随着文旅产业的发展,外出打工的村民纷纷返乡,张谷英村再度热闹起来。

在这里,诗和故乡,有了另一种答案。

(一审:夏博 二审:余画 三审:石伟)

相关专题:文化中国行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