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年前,缅甸使者骑象北上,沿着湘黔滇古驿道,途由贵州前往京都;7月的初夏,我们《楹联里的湖南》报道组自湖南向贵州而来,追寻那段隐藏在历史长河中的画卷。
青石板上,岁月绵长。位于湘黔交界的镇远古城,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曾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跨越㵲阳河的祝圣桥上,悬着一副饱含历史韵味的楹联:
扫净五溪烟,汉使浮槎撑斗出;
辟开重驿路,缅人骑象过桥来。
这副楹联出自湖南宁乡人汪炳璈之手,此联背后蕴藏着怎样的历史渊源?又有着何种历史价值?在微凉的夏日清风中,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明强为我们拂去历史浮尘,娓娓道来其中故事。
看!缅甸小哥骑大象送“国际快递”来了
藏在西南群山之中,镇远古镇宛若桃源。
沿着㵲阳河一路溯源,我们来到了横跨河面的祝圣桥。这座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的青石大桥,不仅是古镇连接两岸的唯一通道,更是湘黔滇古驿道上的重要枢纽。
(魁星楼上挂着由时任镇远知府汪炳璈题写的楹联。)
桥中央矗立着魁星楼,为时任镇远知府汪炳璈所建,旨在振兴贵州文风。楼成之际,汪炳璈题联祝词,其中一副便是“扫净五溪烟,汉使浮槎撑斗出;辟开重驿路,缅人骑象过桥来。”
“此联可称得上是汪炳璈所作楹联中的佼佼者。”张明强教授赞叹有加。
上联生动描绘出当时清朝使者经由水路到达镇远祝圣桥附近码头,舍舟登岸,转走驿路出使西南缅甸诸国的情形。首句“扫净五溪烟”,从字面上说是清除五溪地区(即湘西黔东)的烟雾,借指包括镇远在内的五溪水道通畅,没有阻隔。接着“汉使浮槎撑斗出”中的“斗”字妙用双关:既可理解为陡峭的河岸,也可指天河附近的斗宿,显然是引用了汉代张骞浮槎天河的典故。
(张明强教授为记者解联。)
下联“辟开重驿路,缅人骑象过桥来”则直白写实,描绘缅甸使者骑着大象,沿着蜿蜒曲折的驿路,途经镇远祝圣桥北上的情景。
这副楹联将历史和现实融合一体,对仗工稳,“扫尽”“辟开”用词精妙,富有气势,呈现出悠远的历史感和开阔的空间感,生动呈现了中外交往的西南画卷。
“联句平实却巧用修辞,生动又简练地记录了明清时期特别是清代后期中国和缅甸、南掌(今老挝)等东南亚国家友好交往的历史。”张明强教授笑着说,“联意深远、阔大,汪炳璈写联功力非凡,确实当得起‘风流太守’的美誉。”
(祝圣桥头矗立着“缅人骑象过桥来”的铜像。)
如今,祝圣桥头矗立着“缅人骑象过桥来”的铜像,似与百年前的盛景交汇融合。“来看呀,缅甸小哥真的骑着象来送快递了!”“这缅甸小哥的着装真是有趣。”“这后面还有个铜像呢!”游客们的惊呼打断了我们的思绪,这组充满异域风情的雕塑,引得大家纷纷驻足打卡。
据史料记载,光绪元年(1875年),“朝鲜、琉球、缅甸入贡。”随后于光绪二年(1876年)二月,缅甸使者又经此桥返回国内,此时汪炳璈刚好在镇远知府任上,“他或许曾亲眼目睹过这一史实呢。”张明强教授向我们提出了自己的猜测。
作为历史亲历者所写下的楹联,见证了镇远作为连接京师与东南亚国家重要通道的历史地位,其价值不言而喻。“汪炳璈这副对联巧妙地写出了南方丝绸之路的情景,它不仅是中外友好交往的见证,也是南方丝绸之路的生动写照。”张明强教授总结道。
“风流太守”的文治情怀
若在镇远问上一声“汪炳璈”,恐怕知道的人不多,但只要提到“风流太守”,多数人就会恍然大悟——“原来是他!”汪炳璈现如今流传盛广的名气,也是其当年广受百姓爱戴的体现。
汪炳璈,湖南宁乡人,考中举人后,曾在湖北巡抚胡林翼幕府、广西巡抚刘长佑幕府任幕僚,同治六年(1867)调补贵州后,历任安顺、遵义、大定、铜仁、镇远各府知府,凡他所任之处,都留有脍炙人口的诗词、对联,展现了卓越才华,可谓文士风流,文采斐然。
(空中俯瞰魁星楼。)
汪炳璈重视文化和文教,在镇远任职期间,在滇黔学子进京赶考必经的祝圣桥上修建了一座魁星楼,以求魁星点斗、高中状元,并在楼建成后放出预言,称贵州十年后必出状元,后贵州果然出了两位大魁,故此楼又被当地人称为“状元楼”,唤祝圣桥为“状元桥”。
如今,祝圣桥上仍留有汪炳璈当初修建魁星楼所题三副楹联,除“扫尽五溪烟”联外,其中一副位于底层:“人上翠微梯,蓬岛春荫天尺五;客来书画舫,桃花流水月初三”,着眼于镇远的山水景色;另一副为二楼楹联:“把笛做龙吟,东去洞庭秋月满;传书随凤使,西来滇海庆云多。”将镇远作为滇楚重要桥梁的地位展现出来,但张明强教授认为,“两联比之‘扫尽五溪烟’一联,少了历史背景的厚重与悠远,缺了几分历史的沉淀感。”
(镇远古镇上的游人络绎不绝。)
汪炳璈在黔疆宦海沉浮十四年,与贵州结下深厚渊源,他勤政爱民、克己奉公,深受百姓爱戴,时至今日,贵州各地仍能看到他的题咏,足见其影响深远。
新时代的交通,从古驿路奔向高速路
贵州山多地险,自古交通不便。“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曾是贵州的真实写照。记者一路驱车,但见河流纵横,水流湍急,多有险滩礁石。直到行至镇远,才见自西向东而来的㵲阳河碧波荡漾。
(无人机航拍下镇远古城。)
行走在镇远古街,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锃亮,与保存完好的古朴建筑相映成趣。熙熙攘攘的古城里,衣着鲜艳的人们穿梭于街巷,与古老的建筑群落形成鲜明对比。
站在㵲阳河畔的老码头边上,记者好奇地问县政协文史委主任段向东:“镇远水运发达,应是得益于㵲阳河的优越条件吧?”
段向东点头称是,转头向我们铺陈道来:“㵲阳河发源于贵州瓮安,全长430公里,其水流相对平稳,流量适中。它西连滇地,东达洞庭,地理位置优越,是贵州最早开发的河流。”
(镇远县政协文史委主任段向东接受记者采访。)
㵲阳河冲破群山阻隔,为贵州打开了与外界沟通的通道。顺流而下,可经沅江、洞庭湖入长江,进而通达全国。镇远古城依㵲阳河而建,地处西南腹地,成为古时军事重镇和交通要地,素有“欲通云贵,先守镇远”之说。
镇远的繁荣得益于其“右看滇南头,左尽楚北尾”地理优势,以及水运与驿道的不断开拓延展。㵲阳河作为黔地最早通航的河流,自战国时期就开始扮演交通运输上的重要角色。湘黔滇驿道随之发展,历经南宋、元、明各朝,逐渐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水陆运输网络,镇远成为其中的枢纽。随着王朝的鼎盛和对外交往的增加,湘黔滇古驿道发展成为西南丝路之万里梯航国际大通道。
更令人欣慰的是,今天的国道、高速公路和铁路,部分路线仍然沿袭着昔日古驿道的走向。先人的智慧,像一条无形的纽带,将古今紧密相连。他们开创的路径,以新的方式被不断延伸,连通西南,连接世界。
记者手记
历史的回响
站在㵲阳河畔,让人不禁陷入沉思。
昔日繁华的湘黔滇古驿道因水运衰落而渐隐,曾经熙攘的码头如今只停泊游船。这座因水运兴盛的古城,似乎已悄然退出历史舞台。
然而,历史有它自己前进的节拍。
漫步镇远,游客依旧络绎不绝,为古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所倾倒。在魁星楼前,人们驻足凝视那副传世楹联,仿佛与百年前的“风流太守”汪炳璈对话。悠久历史在这里化作文旅市场的养分,推动古城继续焕发生机。
站在祝圣桥上,望着魁星楼,仿佛听到了历史的回响。那是汪炳璈笔下的豪迈诗意,是缅甸使者的异域风情,是无数商旅、文人留下的足迹与墨香。
夕阳下,㵲阳河静静流淌,仿佛诉说着千年沧桑。这座古城和它承载的历史,将在新时代继续绽放异彩。因为历史,从未止步;文明,永远向前。
嘉宾介绍:张明强
现任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骈文学会(筹)常务理事、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理事。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出品
总策划/夏似飞
统筹/文凤雏 赵雨杉
执行/李茁 朱玉文 王华玉 朱晓华
撰文/姚昕玥 周杨
摄影摄像/李健
剪辑/戴钺
设计/周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