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晓君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孕育了一个特殊的村落——湖广村;这是一个谦让、智慧、包容、和谐的小社会。我三次走进这里,耳闻目睹了它的巨大变化。
湖广村。 通讯员 摄
一
1999年7月,我陪同新华社记者第一次走进湖广村。
那天,下着瓢泼大雨,道路泥泞难行,尽管车辆绕了很远的道,亦仅能前进至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河路口镇附近,便得下车步行。
沿着陡峭不平的石头路,我们手脚并用艰难行进着。不知过了多久,抬头仰望,只见在两座海拔400多米高的石山之间有个山坳,高低错落的黄泥房,四下散落,形成了一个山中村落。东边连接的是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涛圩镇,西头连通的是广西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新华乡。这个村庄恰好位于两省(区)交界线上。
200多年前,为躲避战乱和匪患,湖南江华涛圩镇小尖山村的程氏家族和广西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新华乡的莫姓人家迁居于此,抱团取暖。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土地改革,两省(区)政府考虑到这里的特殊情况,决定由群众自愿选择户籍所在地。从此,这里便出现了这样的有趣现象:一户两兄弟,一个归广西,一个属湖南;一间房舍,半边属广西,半边归湖南。
当时的湖广村十分闭塞,山高路远,出门全凭两条腿。
更让人头疼的是孩子们的读书问题。大山里的孩子如果要到各自归属地的村办小学读书,路程极远,很是不便。于是,在湖广双方商议之下,第一所两省(区)共建的学校——湖广小学应运而生。
当时的办学条件简陋至极,学校是个仓库,黑板是刷了黑漆的门板,桌子是旧木板搭起的,凳子则由学生从各家自带。直到1977年5月,湖广两地拨出专款,群众投工投劳、捐物献料,一座拥有两间教室、两间住房的新学校才建设完成。
二
2020年,我第二次来到这里。
映入眼帘的是一栋栋红砖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小洋楼,高高地耸立于黄土岗上。迎接我的是湖广村联合党支部书记程得亮。
程得亮是湖南人,嗓门十分洪亮。他说,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发展湖广村,2013年,村里成立了湘桂省际联合党支部,如今村里已经探索出了资源联享、产业联兴、稳定联保、村务联议、学习联促的共建格局,开创了省际地区安居乐业、繁荣发展的新局面。
我迫不及待地问他,新村是什么时候建好的?他骄傲地说,10年前我们就搬过来啦!
原来,由于2008年的冰冻灾害,湖广村有近80%的房屋垮塌,富州与江华两地县委、县政府决定实施移民建村政策,在离老村不到500米的地方建设新村,并于2010年冬季顺利整体搬迁,成为名副其实的“湖广新村”。
说话间,我们来到崭新的湖广小学。高高矗立的校门两侧,绘满了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画;校园中央,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正高高飘扬。国旗下,三间教室、四间教师住房还有运动场、营养食堂、多媒体室、图书室等配套设施一览无余。教室里书声琅琅,格外悦耳。
我们边走边聊,目光所及,连心路、同心巷、产业道路、文化楼、活动广场等整齐簇新;自来水、高压电、水泥路、高速宽带,覆盖全村;家家户户有了电视机、空调、洗衣机……
三
2024年4月,我第三次来到湖广村,此行是应文友黄忠美老师的再三邀请。
年近五旬的他告诉我,自他来过湖广村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他发现这么多年来,无论湖广小学的学生和老师如何流动,这里的教育接力从未间断。思来想去,他在上一任老师调走后,主动要求调到湖广小学任教。
我们在村中四下游走,一幅田园美景在眼前徐徐展开。村东头的桃树漫山遍野,红扑扑的果子挂满枝头;村西头的脐橙林郁郁葱葱,小小的果子初现叶间;村南面是一望无际的玉米地,抽穗扬花正当时;而村北面伫立着成片的赤桉林,是引进来的新“村民”。
“哎呀!黄老师来了。快,快过来尝尝鲜。”突然间,一个高亢热情的声音从果园深处传来。
我们循着声音一路往果园里走去,只见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男子正在果树间摘油桃。
那是黄老师的朋友任善期。任善期家境曾经非常困难,妻子是残疾人,还育有两个孩子。为了生活,他曾外出务工,但收入仅能勉强维持生活。他选择返乡创业,承包了10亩山地,开始尝试种植油桃。今年是果树挂果的第二个年头。预计可以收获3万多斤油桃,能卖4万余元。
如今的湖广村已有74户356人,其中48户236人属广西籍、26户120人属湖南籍。他们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日子也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