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里的湖南(60)丨两座阁楼两副联,家国情怀一脉传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欧阳伶亚]

都说“楼以文名,文以楼传。”

有两副相似联,都是流传于世的名联佳作。

一副来自岳阳楼。

初夏如歌,记者登上岳阳楼,凭栏而立,八百里洞庭映入眼帘,“衔远山,吞长江”,其宏伟气势,令人感慨。

曾任巴陵知县的清代学者陈大纲在此撰下一联:

四面湖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另一副来自天心阁。

天心阁位于长沙龙伏山巅,楼阁高踞,气势雄伟。

据记载,天心阁上,原有清代学者黄兆梅撰的楹联:

四面云山都入眼;

万家烟火总关心。

繁花似锦,记者登临天心阁,俯瞰长沙城。

本期报道的解联嘉宾,是中南大学自动化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梁步阁,他研究的领域是超宽带雷达理论与工程和电磁装备性能集成测试。但这位大家眼里的“纯粹理工男”,却爱好诗词曲赋,尤其好楹联。他告诉记者,他的科研成果在抢险救灾中挽救过很多人的生命,而在他眼里,科学成就离不开人文精神的支撑。

5月初,记者与梁步阁教授一道品读这两副名楼联,一同感受一位“理工男”的家国情怀。

湖山·市井

(岳阳楼远眺。)

梁步阁教授说:“岳阳楼很美,和它所占据的地势大有关系。”

岳阳楼屹立于岳阳市古西门城头,下瞰洞庭,前望君山。

登斯楼也,临风而立,放目四方,则湖中碧波、帆影、鸥鹭、沙渚尽收眼底。八百里湖光长天一览,风月无边。

极目远眺,湘江水流不息,滔滔不绝;君山形如青螺,玲珑可爱。

面对美景,陈大纲在上联中写道:四面湖山归眼底。

那么,天心阁呢,梁教授认为,在没有高楼的年代,天心阁就是长沙河东的制高点。

天心阁是长沙第一名胜,在长沙东南城堞之上,与岳麓山相对峙,从旧城墙拾级而上,登高远眺,可一览星城街衢。

清代的长沙进士黄兆枚题天心阁此联,即是以一个登楼远眺者的视角来吟咏古阁。

与河西岳麓山上的幽静不同,古往今来,河东一直都是红尘中的繁华之地。

傍晚登楼,城中万家灯火,炊烟袅袅而起,瓦舍鳞次栉比,市井中的“烟火味”一览无余。

不仅令人感叹,上联“四面云山都入眼”即是眼前风景。

湖山盛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感人意象,历来被人吟咏。

岳阳楼与天心阁,一北一南,一水一山;两副佳联,相映成趣。

梁步阁教授的解联很特别,他先把两副联的上联单独分析比较,很有理工男擅长归纳的思维特质。

(梁步阁教授为记者解联。)

忧乐·烟火

解完两副联的上联,梁步阁为记者解析两副联的下联。

“万家忧乐到心头”“万家烟火总关心”,两副联均是笔锋突转。

这也是两联的主题所在,立意也就在于此。

梁教授说,由于楹联文字高度凝练,因此贵在用典。岳阳楼联以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为典,高度凝练出了眼前的洞庭湖美景与湖湘文人胸中的家国情怀、忧乐精神,堪称上乘之作。

如果用一个字概括范仲淹的一生,那就是:忧。

谁能没有自己的忧与乐?不过,因何而忧?为谁而忧?还是大有不同的!

范仲淹所忧,不为宝马雕车、凤箫声动,忧的是国,忧的是民,忧的是四面边声连角起。

范仲淹在庙堂秉公谏言、主持改革,还治水修堰、兴办书院、戍守边疆。不管身处何方,他都为家事、国事、天下事操劳不已,堪称鞠躬尽瘁的一生。

今天,站在面对茫茫洞庭湖水的岳阳楼之上,眼前是山光水色,前贤心系天下百姓的忧患与安乐的情怀,依然令人感喟。

再看黄兆枚题在天心阁上的“万家忧乐到心头”,若没有同样真挚的情怀,他也绝不会写出这样的联句来。

(天心阁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辜鹏博 摄)

说到兴头上,梁步阁教授款款讲起了天心阁的前世今生。

天心阁原名天星阁,最早用于军事。清乾隆年间,随着城南书院迁址于天心阁城墙下,这里成为长沙的学术中心。

这一处文化重地,见惯了长沙的历史风云。

城墙内外,有烽火与刀剑,也有和平与安详。

西汉初年,功臣吴芮被封为长沙王后,夯筑起古长沙的城墙。

三国时期,关羽在长沙城下与守将黄忠大战,最后收服了这员猛将。

明末清初,张献忠曾经破墙而入,占领长沙并毁掉部分城垣,清军夺下长沙后,又用从明藩王府拆下的砖石修复了城墙。

清乾隆年间,城南书院迁址于天心阁城墙下。

历史轮回,战乱再起。清咸丰年间,太平军兴起,城墙下又成了战场。

1905年,以反清恢复中华为号召的同盟会,一度把秘密机关设在天心阁。

1930年7月27日,彭德怀率领工农红军攻入长沙,天心阁城头,首次飞扬起斧头锤子的红旗……

烟火人间,天心阁与古城墙,无言地注视着这一切。

作为长沙一隅门户,天心阁联笔下的乡情更为浓烈,像是天心阁另一联所说:“身登高阁三千丈,心系长沙百万家”。

同样是湖南名楼,“忧乐”与“烟火”,可以说把岳阳楼和天心阁的“精神”区分得恰到好处。

气质·理想

其实,无论是陈大纲的“万家忧乐到心头”,还是黄兆梅的“万家烟火总关心”,都表达的是,作为有理想情怀的人,就是要秉持正心,兼济天下。梁步阁教授认为,这两副联,最令人回味的,就是表达出了以百姓之忧为忧,以百姓之乐为乐的赤诚之心。

梁步阁说,岳阳楼和天心阁不光是两座美轮美奂的古老建筑,更是湖湘文化精神的象征,寄托了人们的家国情怀。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崇高的思想境界,深沉的责任意识,也成为湖湘历代仁人志士心头所系,熠熠生辉,历久弥新。

今天,岳阳楼下,鳞次栉比,满目繁华;天心阁边,商贾辐辏,盛世荣景。穿越千年历史烟尘,白云苍狗,时代向前,唯有“万家烟火总关心”“万家忧乐在心头”的湖湘气质与湖湘理想,一脉相传。

记者手记:

家国情怀,诗意盎然

欧阳伶亚

2024年初,长沙飘雪,梁步阁去橘子洲写联题字,并进行了网络直播。

梁步阁告诉记者,他是希望作出一个榜样:一个学理工科的人,也一定要有家国情怀和人文素养。

梁步阁的工作整日与雷达为伴。

雷达,普通人眼中的庞然大物,能够御敌于千里之外。但传统的雷达,其实是个不折不扣的“远视眼”,对于近、小、慢目标往往无能为力,这也是长久以来雷达领域要攻克的世界难题。

如果把传统的雷达比作射程远、威力强的“大炮”,那么他所研究的微功率超宽带雷达便只能算是“弹弓”。但正是由这小小“弹弓”转化成的雷达生命探测仪,多次在抢险救灾中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

长年从事生命救援事业,以及对人文艺术的热爱,让梁步阁看淡了名利,也坚定了对造福社会的事业的追求。

梁步阁的追求,正如他在朋友圈写下的词中两句所表达的,就是要“神技冠于今古,雄文写在人间。”

科学与人文,忧乐与烟火,一一在心头融聚。

家国情怀总是诗。

点评嘉宾:梁步阁

中南大学自动化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微功率超宽带雷达理论与工程和电磁装备性能集成测试技术的研究工作。在近5年内,作为第一负责人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23项。期间发表高水平论文十余篇,专著两部,获技术专利二十余个。2022年2月,被中国科协授予第二十四届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转化奖。2022年12月,被评为2022年度湖南十大教育新闻人物。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出品

总策划/夏似飞

统筹/文凤雏 赵雨杉

执行/李茁 朱玉文 王华玉 朱晓华

撰文/欧阳伶亚 朱玉文

摄影/易昂

剪辑/戴钺

设计/周子茜

(一审:谢振华 二审:蒋俊 三审:蒋玉青)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