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焊接”起联通世界的友谊桥

[来源:华声在线]

2023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来自奥地利的盖德勒,是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焊接总监——

他“焊接”起联通世界的友谊桥

引言

1994年的一个冬日,奥地利小伙盖德勒·罗伯特因出差在北京转机,这是他第一次来到中国。当时,他怎么也想不到,25年后,他受邀在北京天安门广场观礼;30年后,他又登上了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奖台,领取中国政府表彰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外国专家而设立的最高奖项——中国政府友谊奖。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曹娴 胡宇芬 李伟锋

“你们好!”4月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在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办公楼里,记者第一次见到在该公司担任焊接总监的盖德勒·罗伯特,他用仅会的几句中文热情地与我们打招呼。

3月28日,盖德勒·罗伯特(右)在车间指导工人焊接。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易昂 摄

58岁的盖德勒个子高大,和善的圆脸上鼻梁高挺、双眼深邃,笑起来眼睛弯弯的。

“这是我人生中的高光时刻。”盖德勒告诉我们,2024年2月,领取中国政府友谊奖后,他第一时间给家人打电话分享喜悦,好消息很快传遍整个家族,远在奥地利家乡的89岁老母亲很高兴小儿子得到这样的荣誉与认可。

与盖德勒的交谈轻松而愉快,不时爆出的“笑点”让人忍俊不禁。这位在中国工作了20多年的奥地利人用一手精湛的焊接技术,为中国轨道交通联通世界“焊接”起一座坚实的友谊桥。

从奥地利小镇到株洲田心,他与中国结下深缘——

“在我心里,中国与奥地利都是我的故乡”

放眼世界,轨道交通离不开金属,而有金属的地方就有焊接。焊接质量直接影响车辆运行安全,而焊接质量最关键的指标就是焊缝。

清晨,喝过咖啡,盖德勒会戴上安全帽,到中车株机各个车间转一转。他经常随身携带手电筒,在车间里凑近板材仔细查看焊缝。

“几乎每天都要去巡查,他有大量时间在车间现场。”和盖德勒共事9年的中车株机焊接总监助理张健涌说。

盖德勒在中车株机有3个办公点,其中一个就在车体事业部,那里的焊接监督彭勇军与他是20多年的老相识了,年龄相仿的两人早已默契。“他不会汉语,我的英语也不行,但焊接的标准在那里,一个神态、一个手势,就能明白对方的意思。”彭勇军说起来有点得意。

1999年,作为德国西门子公司的轨道交通焊接专家,盖德勒第二次来到中国。此后10多年里,他一次又一次被派往中国多个城市,对合作伙伴进行技术指导。中国新一代电力机车、第一辆A型铝合金地铁车辆、第一辆时速350公里高速列车等的产品背后,都有他的身影。

彭勇军和盖德勒相识,就是源于2001年中车株机和德国西门子公司的首次合作。“我去奥地利听他讲过课,他也来过株洲现场指导。”

2003年,中车株机开始进入当时最先进的A/B型铝合金地铁车辆这一领域,可是从没有搞过铝合金焊接。盖德勒再次被德国西门子公司派到了株洲。

“有一段时间,焊缝质量总是不过关,切开焊接面,里面布满气孔,想了不少办法,但半年多过去,问题始终无法解决。”彭勇军回忆,盖德勒在现场仔细查看后发现症结所在,指导他们首先将焊丝储存在专用库房除湿,再将纯度99.9%的普通氩气改为更高纯度的氩气,并将焊机上的普通橡胶管更换为高分子橡胶管,问题迎刃而解。

这些年来,中国的轨道交通行业加速发展,盖德勒的焊接技术派上了大用场。2015年,派驻美洲的盖德勒收到中车株机“焊接总监”的入职邀请,不假思索作出了决定:“我要回中国。”

“事后来看,我的决定是正确的。”盖德勒告诉记者,很高兴见证了中车株机和中国轨道交通的飞速发展。

“我来自奥地利的一个小镇,镇上只有4800人,风景很美,非常宁静。”盖德勒说,“中国带给我完全不一样的感觉,充满生机与活力,随时可以享受美食与文化。”

从海南岛到哈尔滨,从东部沿海到西南腹地,盖德勒去过中国许多城市。

“越了解中国,就越热爱中国。”盖德勒说,“中国人很友善,就连的士司机都会很耐心地与我交流。”

来中国工作20多年,盖德勒还练就了一个“中国胃”。

“38摄氏度的温度,100%的空气湿度。”2001年夏天第一次来到株洲“下馆子”的情景,至今清晰印在盖德勒脑海中。当时,中车株机的伙伴带他吃的是湖南菜,又热又辣,他浑身冒汗。

来株洲的最初一段时间,盖德勒吃饭时都要准备一杯清水,把菜涮一下再吃。但没过多久,他就对香辣过瘾的湘菜欲罢不能。

“我最喜欢湖南菜。”盖德勒拍了拍自己的肚皮,笑着对记者说,“来中国后,我重了15公斤。”

喜欢的湘菜有哪些?他会用中文告诉你:剁椒鱼头、辣椒炒肉……

盖德勒在株洲生活多年,也在这里买了房。他记得,最初来株洲时,只有两三座大桥横跨湘江,现在有8座大桥连接一江两岸。“这30年来中国的发展是巨大的,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新变化。”他说。

就在记者采访前,盖德勒向当地公安部门申请了新版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在我心里,中国与奥地利都是我的故乡。”盖德勒说。

破解焊接技术难题,助力中国制造“走出去”——

“我们的轨道交通装备焊接技术能力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最好的焊缝,除了摸上去顺滑、看上去无瑕,还必须经得起严格的内部检测。

“焊接不是拿着焊枪,戴上护目镜,在火花飞溅中‘嗞嗞嗞’就能轻松完成。从材质把控到工艺设计,从性能要求到焊后检测,都不简单。出了问题再补救太晚,要把质量控制往前移。”盖德勒告诉记者,他在中车株机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维护及优化符合国际标准的焊接体系,公司已连续多年通过EN15085焊接标准体系审核并得到审核机构高度评价。

中车株机有数百名焊工。“以往只在大伙考国际焊工证时集中培训一阵子,后来改为每年都要轮训半个月左右。”彭勇军说,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让“每个焊工保持最好的技能状态”。

为了升级功能更强大的焊机,盖德勒在全球范围内挑选了9种高性能焊机,邀请公司技术最棒的焊工操作,进行详尽的试验对比,让最牛者胜出。

轨道交通高性能铝合金车体焊丝是典型的“小众产品”,长期以来,由于国内缺乏制造商,中车株机均使用进口产品,有潜在“断供”风险。

细心的盖德勒发现,铝合金焊丝对空气中的湿度特别敏感,而这些焊丝在从国外海运过来的途中,往往要经过几个月甚至半年多时间,温度变化加上海上水汽盐雾侵蚀,焊丝很容易出现质量问题。

“必须解决这个问题。”2019年,盖德勒带领团队开展高性能铝合金焊丝国产化研发。一年半时间里,整个团队不断地进行试验、选型与改进。首批国产化高性能铝合金焊丝于2020年底成功运用,到2023年在中车株机实现了全部替代。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这就是我的职责,要为自己做出来的每一列车负责。”盖德勒说。

这么多年来,“认起真来”的盖德勒屡屡让彭勇军难以忘怀。

有一次,焊好的车体已经运到总成车间。盖德勒特意跑去看,然后叫来了彭勇军。“他指着焊缝不断摇头,我知道是‘不好’的意思。但我心想,焊缝成型是不够美观,但质量没问题。于是笑着对他说:‘马马虎虎吧’。”彭勇军回忆道。

盖德勒却一点都不含糊,直接反映了这个问题。公司安排彭勇军与其他焊工一起向盖德勒学习请教,提高焊接质量。

盖德勒从此记住了“马马虎虎”这个词,但是工作中决不允许“马马虎虎”。

2016年,盖德勒统筹带领中车株机技术人员做好准备工作,一次性通过了德国联邦铁路局审核,取得最高等级证书。

2018年,由中车株机设计制造、盖德勒全面主持焊接技术工作的汉堡调车机车出口德国,创造了中国轨道交通装备首次整车出口德国的历史。

以此为突破口,柏林调车机车、捷克动车组、奥地利双层动车组、匈牙利机车及调车机车……越来越多中国轨道交通装备服务于欧洲。

“从最开始的‘马马虎虎’,到现在,我们的轨道交通装备焊接技术能力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身为欧洲标准化委员会委员的盖德勒,言语中充满自豪。从2015年至今,中车株机的焊接自动化率已从35%左右上升至80%左右。

有点“惧内”,也有点“狂野”,未来计划——

“穿越内蒙古大草原,去感受美丽中国”

盖德勒与夫人黄洁于2004年在上海相识。当时,两人是同事,一个负责采购,一个负责技术。工作上常有“不对付”,生活中却慢慢走到了一起。

采访时,夫人正好从上海来到株洲看望他。我们因此见到了一个“可爱”的盖德勒。

说起学中文,老家在广东的黄洁“吐槽”盖德勒这么多年都没有下定决心,于是提议:“你学三句中文,我就学三句德语。”

盖德勒笑着“讨价还价”,拉住夫人的手说:“我年龄比你大。你学三句德语,我学一句中文。”不过,当夫人教他说餐桌上他最喜欢吃的芥末鸭时,他很快学会了这道美味的名字。

盖德勒还夸张地用手势比划着自己在家里的“最低地位”,笑着向我们“埋怨”夫人常常“教育”他。自从获得了中国政府友谊奖和潇湘友谊奖,他会很有底气地对夫人说:“看,我可是得到认证的!”

看似“惧内”,实则幽默风趣。身边的同事,也常常能感受到盖德勒的细心体贴。

“盖德勒记得我的生日,每年都会发信息祝我生日快乐。”这让老伙计彭勇军十分感动。

张健涌的孩子最喜欢这个白头发的奥地利爷爷,因为过生日经常能收到爷爷精心准备的礼物。

办公室里,有时可以看到盖德勒亲手做的家乡美食。前不久,他端来一大盘苹果派,与同事们一起分享。“他考虑得非常周到,会准备好刀叉、纸盘,还有花纹很漂亮的纸巾。”张健涌说。

“虽然我不会做中国菜,但对自己的奥地利厨艺还是很有信心的。”盖德勒自信地说。

一骑上最爱的越野摩托车,大家眼中“文质彬彬”的盖德勒就变得有点“狂野”。在株洲湘江边的空旷道路上,他加大油门,向我们“秀”了一把翘头起步。河畔坡地上,车轮飞转,泥点飞溅,盖德勒的脸上洋溢着欢乐。

工作之余,盖德勒会骑上越野摩托车去当地的赛车场、越野场地,享受酣畅淋漓的驾驶体验。这些年,他与车友们去过南岳衡山、长沙铜官窑等地。

盖德勒有些兴奋地告诉我们,夫人已经同意这个“狂野的计划”——“骑着越野摩托车,穿越内蒙古大草原,去感受美丽中国。”

(一审:夏博 二审:余画 三审:石伟)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