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刘奕楠 通讯员 苗润青
1月25日,长沙,冰雪消融寒意在。长沙机场改扩建工程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工地却一片火热,中建五局600余名工人正加紧施工。
路上布满泥泞,楼梯上的积雪还未融化,记者深一脚浅一脚,终于爬上综合交通中心楼顶,脚下的钢筋纵横交错。“还有两三天钢筋就绑完了,很快就可以回家过年了。”项目工人肖师傅笑着说。
据介绍,综合交通中心即将封顶,由东、西停车楼和综合交通中心组成的长沙机场改扩建工程综合交通枢纽项目主体结构将全面完工。
国内首创“双层平接”
长沙机场改扩建工程项目犹如一只摊开的手掌,综合交通枢纽就位于手腕部位,建成后将集成“四类五轨”,实现快速换乘。
走进项目工地,记者看到,东、西两座停车楼已基本完工,正在进行内部装饰装修。现场负责人介绍,停车楼栏杆、格栅、装饰条安装已完成70%。
两座停车楼中间是三层高的综合交通中心,外围仍布有脚手架和绿网,工人们正在绑扎钢筋,为封顶作准备。
“两座停车楼规划车位3000余个,停车楼与综合交通中心相通,综合交通中心可直达机场酒店,旅客不出大门就能实现交通接驳或酒店入住。”项目总工陈镜丞介绍道。
为了实现快速换乘,综合交通中心需与高架桥和航站楼“平接”,而这一“双层平接”的连接方式,在国内尚属首创。
陈镜丞告诉记者,这是全国最复杂的机场综合交通中心。项目采用建筑信息模型(简称BIM)技术,将整体工程“拆解”为环环相扣的多个部分,再采用穿插法依次施工每个部分,最后拼接成一个整体,如同搭乐高一般,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综合交通中心北侧,高架桥正一步步“靠近”,航站楼的两根“手指”也正在延伸;南侧的旅客过夜房拔地而起,“换乘之王”轮廓初显。
智能监测系统保安全
长沙机场改扩建工程综合交通枢纽项目属于“危大工程”,人员多、器械复杂。如何确保施工安全?
记者在现场看到,综合交通中心被十几米高的脚手架围住,工人在上面能够稳稳当当地行走。项目生产经理王煜堃告诉记者,脚手架上安装有高支模智能监测系统,上面多个关键受力部位都带有传感器,在出现隐患时发出警报,手机App和电脑端可以实时监控。
王煜堃在手机上打开“广联达”App,每一处传感器的实时监测情况一目了然。他介绍,当出现隐患时,项目管理人员会及时到达现场处置,避免出现安全问题。
“项目自开工至今,没有发生过一起安全警报。”陈镜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