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金槐长“金子” 村民挣票子

[来源:华声在线]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刘跃兵

1月26日,记者跟随运送有机肥的货车,从356国道祁阳市八宝镇路段,拐进旁边的一条水泥路,不到5分钟,来到八宝镇龙山村的千亩金槐基地,再往里走,是龙山村。

“搭帮修通了这条水泥路。”司机介绍,以前,基地到356国道,要经过村庄,从另一个方向走近6公里弯弯曲曲的砂石路,晴天尘土飞扬,雨雪天泥泞难行。

记者下车后看到,金槐的果实、枝叶已经采摘完,剩下光秃秃的枝干。村民正在培土、施肥……一派忙碌景象。基地创办人、龙山村村民张敏告诉记者,2023年,基地销售金槐果实、枝条3万多公斤,收入300多万元。

政策利好,返乡创业

说起创业的经历,张敏说,她与丈夫张翅发的创业路,如同此前基地通往356国道那条弯弯曲曲的山路,有些波折。

张敏、张翅发都是1978年出生的。他俩曾南下广东做过多种工作,最后从事餐饮业,总算稳定下来。

这段经历,让夫妻俩萌生了返乡发展的想法。有了些积蓄后,这种想法更加强烈。

可做哪一行?这让张敏、张翅发很“烧脑”。

2016年初,张敏浏览新闻时,被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吸引,张敏逐字逐句认真阅读,内心感到很振奋。她对丈夫说,国家大力推动“三农”工作,发展农业产业大有前途。

为此,夫妻俩先后到山东、广西、四川等地考察,了解到金槐是一种生长快、易管理、产量高的耐旱灌木,花、籽、枝条是制药、食品加工和工业印染的原料,市场行情好。他们的家乡正好有荒山和经济价值不高的茅草山,适合种植金槐。

张敏、张翅发返乡流转1000亩山地,开沟挖穴,种植金槐。

然而他们很快遭遇了“当头一棒”——从外地引进的金槐苗生长慢、成活率低,损失不小。

正当夫妻俩焦头烂额之际,祁阳市相关部门闻讯,主动帮助他们联系专家,到实地查看,找原因、开“处方”。

对金槐苗根部进行消毒、及时追肥……一项项措施落实到位,金槐苗逐渐成活了。

专家又帮助他们解决了金槐产量低的问题,并实现金槐本地化育苗。如今,基地金槐进入丰产期,平均亩产干金槐米200公斤。他们还开发了金槐茶、金槐面、金槐月饼、金槐饮料等深加工产品,实现效益翻番。

自己富了,不忘乡亲

让张敏、张翅发感到高兴的是,2023年,祁阳市交通运输局了解到,由于这里交通不便,给基地发展带来不小的困难,设法帮助他们修建、硬化了从基地到356国道一条宽4.5米、长1.5公里的“产业路”。

张敏告诉记者,路修好后,全年节省运输肥料、产品等费用6万多元。村民出行也更方便。

种植金槐效益好,张敏、张翅发觉得应该带动更多村民发展金槐产业。他们培育了9万株金槐苗,免费发放给村民,并全程提供技术指导,负责收购。

当天,在八宝镇黄家渡村,村民聂小军正在给金槐施肥。他告诉记者,在张敏、张翅发的带动下,他种植30亩金槐,去年收入17万元。

该市观音滩镇梅花村村民任美丽告诉记者,几年前,她从外地返乡照顾老人小孩,还想找点事干,能有一份收入补贴家用。张敏得知消息后,介绍她种植金槐。

一开始,任美丽很犹豫,怕投资大、产品难销售。后来,得知自己基本上不用担风险,便种植3亩多金槐,去年实现收入3万多元。目前,张敏、张翅发通过联合开发、带动种植等方式,在当地发展金槐2000多亩。今年,夫妻俩扩大了金槐加工厂。张敏充满信心地说:“新的一年,我们要带动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

(一审:龙晓龙 二审:蒋俊 三审:谢峰)

相关专题:新春走基层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