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地处罗霄山脉,境内七分山三分田,山道崎岖,出行不便。自古以来,东西方向以浏阳河的水路交通为主,一路舟行可达湘江,大部分物资都是水上运转。
而南区与江西毗邻,多以骡马和牛车拉货,至今在浏阳市文家市镇举办的每年一度的“牛马会”,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记载,其内容最先以当时农家饲养的牛马比赛和交易为主,产生的原因则是文家市盛产煤炭,需要牛马来运输,所以上世纪末,还能在南区的公路上见到马车奔驰往来。
这些年来,随着公路建设和汽车工业的发展,公路交通已经成为浏阳的主流,曾经盛行的骡马运输跟水运业一样,逐渐成为不可复制的历史。
近几年来,除了曾在蕉溪岭上见过两个本地小伙子牵着三匹马在运送建材外,在西湖村还有一位老把式,养了五匹马在山区运营。而平时常见的高山电力建设和山顶游道修建都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的马帮在努力奔忙。
文\图 贺再亮
2018年的元旦
寒风中夹杂着毛毛细雨
来自广西百色的马帮兄弟
正在道吾山上运输电视台基站修路的建材
这个位置是浏阳城边最高的山峰
海拔七百多米
悬崖之顶是窄窄的山道
人和马都在小心翼翼地行走
浏阳多山
车辆无法抵达之处
就靠骡马一点点将物资驮送上去
这是我第一次遇见马帮
近距离的接触时有了深刻的沉浸之感
在蕉溪
两位小伙子轮换着赶马行走在竹林之间
这是首次遇见的本地赶马人
多年来
我常会关注着山路上的马帮踪影
他们总在不经意间闯入我的视线
有时候一年能遇见多次
每次
我都会沿着马行的路线
去寻找他们的足迹
希望拾起自己内心的触碰
2021年3月
思邈公园的步道上
第一次遇见卢万艳牵着马下山
当她看见我的镜头突然对着她时
有点羞涩地笑了
18年前
姚昌龙跟着哥哥外出做“马帮”
两年后自己单干
三兄弟开货车带着骡马全国各地跑业务
卢万艳从2006年开始
跟着丈夫姚昌龙出来跑马帮
多年历练已经成为赶马的好手
姚昌龙也是广西百色市人,第一次认识是在我家旁边的思邈公园,当时上山游道做提质改造,他夫妻俩带着七匹马往山上驮运材料,我在细雨中拍摄了两小时,看他们在湿滑的步道上小心翼翼工作。
后来我又去了一回,那天下着大雨,我陪着姚师傅坐在临时工房里聊了许久,他说妻子因为赶马受伤,就趁着天天下雨开不了工回广西看望孩子去了。
说着说着,他的神态有点黯然,因为家里有三个孩子,大的还好,就是最小的孩子每次跟妻子打电话时会哭闹着想妈妈,而他妻子干活再累从没怨过,即使摔伤也没哭过,但每次跟孩子通过电话后就要痛哭一回。
他说赶马已经二十年了,早些年曾买了几十匹马去当老板,却发现干了一年后只赚到请人的人工,后来慢慢卖掉只剩下七匹。
那年的春天,雨水特别丰富,本来半个月的工期被拉长了一个多月,姚师傅望着门外的大雨有点忧心说:“干这活工期拉长就吃亏了,马要吃,人也要吃,其他业务也耽误了。所以有时候也会盘算一下,是不是该收手了,回家另找个谋生的职业,起码能认真陪一下孩子的成长”。
春天的江南雨水多
运送某个工地上的几百吨的材料
断断续续花了一个多月
夫妻俩只能趁着停雨时小心翼翼地工作
但骡马的铁掌走在湿滑的步道上常会打滑
突然一匹空载的马不小心摔下山坡
幸好被树木挡住有惊无险
被两人奋力拉了上来
2023年9月
时隔两年多
在道吾山上我再一次遇见了卢万艳
虽然是秋天,但天气依然酷热
阴凉处干活的她汗流不止
两年来
他们夫妻大部分时间都在江西
也曾来过浏阳几次
去年在翠园公园待了几天
但我并不知情
这回的偶见
我们彼此都有些意外
这次道吾山的工程量比较大
七公里的步道要翻过许多个山头
全是沿着山顶而行
姚师傅和他兄弟们的队伍
总共40匹马分步道首尾两端同时开工往中途汇合
在天湖边的驻扎地
人来马往
相比前年我们相遇时,热闹许多
姚师傅每年在浏阳偶有一些业务,他长期驻地是在广东河源,因为同乡多在那边驻扎,相互之间都有照应,所以干完这单之后他又回到了广东,两年来少有了彼此的音信,去年听说有马帮在西湖山干活,打听起来应该是他,等我忙完那两天后再上山去找,他已经离开了。
回家后我找出了当初拍的几张照片冲印出来,心想着人生总有相逢时,在下次找到后再送给他。
今年初秋,有人告诉我,道吾山上来了一个马帮,我立马赶了过去,远远地看到几个赶马的女人在聊天,其中一位有些眼熟,我迟疑了一下,试探着问你是不是姚师傅的妻子,她说是,就这样我们认出了彼此,互相之间突然说:“啊,两年多了,你老了!”,是的,时间走得匆忙,我们都在变老,也许算是所谓的成熟,但这次在姚师傅的眼神里,不再是以前所见的那种无奈,而是有了更多的坚定和淡定。
姚师傅在浏阳走马帮已经多年
这次的业务也是他签订的
整个马帮工作都由他主理安排
每天忙个不停
他要处理整个团队的业务和日常生活
还要和妻子一起亲自动手干活
带着自己的马队爬山越岭
9月的骄阳似火
炎热如夏
因为头天有一匹马不慎中暑倒下死去
马帮人集体商量了一下
决定每天少拉一趟
将午休时间拉长避开酷热时段
毕竟一匹马价值两万多
还需经过几个月的驯化才能上岗
少了一匹马
每天少运送一吨材料
而马的价值也相当于个把月白干了
长长的马队穿行在山顶密林之间
在这长期无人行走的山头
这条马道是马帮人用锄头柴刀临时修整出来的
单程一公里多
来回一次近两小时
因整个工程运送路程太长
马帮需要提前勘察路线
在不同的山坡上修建多条临时马道
以便于提高效率
因步道的铺设人手不够
姚师傅帮项目部从广西邀请了他的姑夫和邻居过来打工
山路陡峭难行
为节省来回时间
师傅们每天清早上山时带着午饭和水
直到傍晚擦黑时才下山
姑父告诉我他的儿子以前帮人赶马
现在刚买了5匹马准备开始独干
在他们村子里半多数人在外地干马帮
家里有马就是有家业
意味着希望
能获得较高的年收入
因为要铺设整整七公里的山顶步道,工程量比较大,所以这回姚师傅带来了几支马队,把他的兄弟和亲戚都带了过来,共有十多个人和四十匹马。
虽然山道漫长而陡峭,劳作更为辛苦和危险,工期也被一些不能预知的因素拉长几十天,但可以看出,亲友之间团结一起有了互相的照应和热闹的气氛,困难随之变得容易解决,我每次过去时,都见到快乐写在了他们每个人的脸上。
工程顺利结束后,亲友的马帮回到广东去休整,姚师傅留下来等着结算后直接回广西。道别时,姚师傅松了一口气,他说将马运回老家后,就能陪着孩子们好好度过一个长长的假期。
而我们之间,则希望来年还会在浏阳的山道上相见。
工作不到一个月
很多骡马的背部被重负擦破了皮
姚师傅的大哥很是心疼
下工后给马清洗上药
他说一匹马能活40年
这些马十多年来一直跟自己朝夕相处
感情很深
虽然它们不会说话
但看到自己的一个眼神或动作就知道该做什么事
该走哪个方向
姚师傅的表弟在给自己的马进行治疗
马的脚心因为扎了一根刺
需要拔出来再上药
前几天
有一匹马因为太累在山上下不来了
他们只好砍了几根树棍绑在马腿上
让马在山上站了三天才恢复过来
姚师傅说受累的马一旦躺平
就不能再重新站立起来的
这天中午
姚师傅和妻子没有休息
熟练配合着给好几匹马重新钉上了马掌
山道泥泞
几乎每天都有马匹掉落马掌
需要及时钉上
长期的赶马生涯
让他们每个人身兼多种技能
兽医、营养师、饲养员、驯马师
……
连续工作了十几天后
正逢中秋节
这天马帮兄弟们决定下午放个假
好好休息一下
释去重负的马也开心地满地打滚
姚师傅说它们在挠痒痒,放松一下自己
他还说马有灵性
两匹长期相伴的马就是好友
下工后会自己走到一起饮食休息
当第三匹插足时有可能会打架
导致缰绳相互缠绕出事
下午
他们十来个人下山一趟
采购了充足的生活物资回来后
卢万艳和她弟媳在简陋的临时厨房里开始做饭了
平时他们是分灶吃饭
但中秋这天的晚饭是团聚一起
当锅中菜香飘起时
暗夜里弥散着浓浓的过节的气氛
正忙碌时
在湖边喂马的弟弟跑了回来
大声喊着有匹马肚子疼
卢万艳丢下锅铲跟着跑去马场
帮着给马打了一针
我问你们是怎么知道马肚子疼呢?
姚师傅说是经验
喂马的时间点到了
当马不吃不喝
不停地晃悠徘徊
就是肚子不舒服了
晚上八点多时
圆月却还在身后高山的另一边
灯光将厨房外的空地照亮
大家把桌子搬出来拼在一起
团团围坐喝酒吃饭聊天
虽然他们所说的百色话我一句都没听懂
但我却能在其中感受到他们的开心和轻松
也许在他们多年的离家生活中
这种过节方式再也普通不过并习以为常
但并不缺少一种来自远方的乡愁
饭后
卢万艳跟孩子们通了个视频电话
小儿子已经长大淡定许多
不再像两年前那样哭着找妈妈
而女儿也上高一了
明媚的笑脸和温情的关心让母亲开心不已
电话里都是两人爽朗的笑声
山里的夜色黑得浓郁
难得的休息时间让人沉迷
姚师傅和妻子打着手电在湖边散着步聊着悄悄话
回来时看着打针后的马已经恢复正常
正在细细品味着草料
顿觉放心
都是离家外出的人和马
同途之处,各自安好,则是心安
节后接下来的时间里
马帮继续着劳作
忙完一段山道
再搬往下一个据点
在他们一天天的努力往返行走后
步道也在一点点延长
生活就是如此
每一步的脚踏实地的行走中中
也有着各种酸甜苦辣
只有笑着乐着
才不会觉得辛苦
时间很快到了12月
材料运送基本上完工了
大部分的马队撤回了江西
只留下姚师傅和妻子做最后的收尾工作
这天他们将一匹马独自牵回湖边
姚师傅幽然地说马伤了
连两包水泥都驮不起
我盯着这匹14岁的壮年马闪亮的眼睛看了许久后欲言又止
我想也许他正伤感着他们之间的缘分
还是莫再去问前途
山有多高
他们没有刻意关注
一山望去另一山更高,
路有多远
他们也没在意
只是用脚步反复地去丈量
即使山道崎岖坎坷
但登高临顶处自有风景之美
努力的行走就是他们多年来的马帮生活
又是一年即将结束
姚师傅和妻子一直在盘算
元旦之前应该可以回到家乡和孩子们团聚
共同相拥着走向新的一年
这就是我跟马帮的故事,三年来的相识相见并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
人生就是这样,一路上遇到许多人,有的人一望即过,消失在身后的茫茫人海,有的人却会让你怀着好奇去了解去寻找,装进一生的记忆之中。
正如姚师傅和他的马帮,在我的眼里,依稀可以见到过往历史中骡马运输兴旺的曾经,也会看到我们平凡人一生中的辛勤和对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