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有志。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范远志 摄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王茜 通讯员 王婷
12月12日,长沙县开慧村。
湖南省首批“新时代新雷锋”称号获得者朱有志的办公室,书架上塞满了理论书籍,不少书中写了密密麻麻的批注。
时任湖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朱有志“讨官”的事,在长沙县是一桩美谈。因牵头负责《农村新型集体经济》课题,朱有志经常要深入农村一线调研。2009年,他写信给长沙县主要领导,“讨”一名村官当。当年12月,他正式兼任长沙县开慧镇开慧村党总支第一书记,成为一名“厅级村官”。
这位专家型“厅官”,在开慧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岗位上一待就是14年。
修一条路,聚拢民心跟党走
2013年1月1日,朱有志在第一本《开慧记录》写下的第一条记事:开慧村党支部会,研究主题是开慧村的发展。
在这次会议上,朱有志获知,村民最盼望的是修一条路。于是,修建开慧大道提上日程。
但开慧大道的修建,刚开始就遇到了阻力。由于要占用村民土地,有些群众不理解,甚至有人背地里要他“滚出开慧村”。一些干部感到委屈:“现在的老百姓不好带。”
闻言,朱有志正色道:“老百姓最听党的话,群众有意见向党反映是信任;如果提了没有用,他也不给你提了。”
朱有志为这条路在省、市、县、乡、村来回跑,到处筹措资金,道路建设自筹、自建、自用、自管,也做了大量群众工作。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没有落后的群众,只有落后的群众工作。”
为节省开支,他反复比价。采购柏油时,他反复跑长沙、岳阳等地,最后在岳阳找到一位来自开慧镇的老板。这位老板被朱有志打动,决定以成本价卖出。仅柏油一项,就省下90万元。
2017年,长3.8公里、连通开慧镇与弼时镇的开慧大道开慧段通车。道路拉通,方便了村民出行,也为发展杨开慧纪念馆、任弼时故居、缪伯英故居“三点一线”跨区域红色旅游,打通了交通“命脉”。此后,来开慧村旅游观光的人越来越多,更为村里招商引资奠定了坚实基础。
撑一把伞,干部群众更亲近
一次,朱有志在检查新村部大楼工程建设时,骤降大雨,他赶紧往车里跑。此时,一个小伙子飞快地跑过来,撑起一把伞一路护送他到车上。朱有志上车后致谢并询问小伙子的姓名,小伙子只是答道,“应该的,朱院长,我爷爷去世时,您老人家还去跪拜了。”
原来,朱有志和开慧村村民有个约定,村里80岁以上的老人去世了,他一定要去拜祭。
在开慧村的14年里,朱有志和乡亲们一起插过秧、修过路、建过桥、栽过树、打过稻子。他是朱院长、朱书记、也是村民的“朱爷爷”。
“2009年我家遭遇变故,哥哥在武汉读大学也受到影响。朱爷爷三天两头往我家跑,想办法出主意,帮我家渡过难关,还专程到武汉看望了我哥。”“90后”村民樊浪在朱有志鼓励下参军入伍,退伍后又收到“朱爷爷”一条短信:“无事找事做,不苦找苦吃,事在人为!”深受启发和鼓舞的樊浪下决心回乡就业,为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
朱有志的《开慧记录》里经常记载,某某村民遇到什么困难,某某家有什么红白喜事,某某日村上清理黄花……他的记录就是一本民情日记本。
村民在雨中撑伞护送的那一幕,他至今历历在目,也让他暗下决心:一定要为开慧村的发展“撑”一把伞。
写一套书,为党巩固农村阵地
朱有志的办公桌上,一沓沓写满字的宣纸,见证了他无数个夜里的思考。
“‘要注意细节,要看重士兵。’是今晚电视剧《神探包青天》中一语改造过来的,意为凡成大事者,不忽略任何一个细节,不看轻任何一个小人物。此亦为成事之常理!”
……
这些用毛笔记下的思考,已编成8本《开慧村语》。
无论是《开慧村语》,还是10余年来记录上百万字的《开慧记录》,为的都是他铭刻于心的4个大字——“开慧发展”。
2012年,村民刘跃赛流转167亩地种植葡萄。朱有志为他请来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做指导,引进5个优质葡萄品种,还帮他发展红心火龙果、水蜜桃等特色水果种植。如今,刘跃赛的慧阳种养专业合作社带动11户25人种植特色瓜果,每户每年有3万元收入。
“把合作社做强,农业自然强,村级集体经济就有支撑。”目前开慧村流转土地1950亩,培育种粮大户7个、专业种养合作社3家,96%的村民入社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
“我当村党支部书记,不是为了当君子、当好人、当乡贤、当乡村建设的知识分子,而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党治国理政的一颗‘螺丝钉’,作为一名党的理论工作者,为党巩固农村阵地做一点工作,尽一个老共产党员的责任。”朱有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