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道中华】潇贺古道:千年古道见证民族交融

[来源:中国民族报]

潇贺古道,又名秦建新道,原称岭口古道,后称楚粤通衢、富川驿道,起于道州(今湖南道县),终于临贺(今广西贺州八步区),是秦汉时期海陆丝绸之路重要的陆路和水路连接线,也是古代中原连通岭南地区的交通要道、岭南与岭北民间交往贸易和多民族迁徙交融的重要通道,多元文化在此汇聚交融。

各民族生产生活交融的历史记忆

生产生活用具。历史上,潇贺古道沿线各民族的生产生活用具各具特色。如,居山者好竹、木,平地者重陶、木;瑶族喜用竹编背篓,汉族善于制造和使用铁具。随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深入,潇贺古道沿线各民族共同创造了诸多具有本土适用性、各民族通用的生产生活工具。在铁制工具方面,人们依据生产需要,创造了适合耕种垦殖的生产工具。在木制、竹制、陶制用具方面,各民族通用木盆、木桶、木床、竹筒、竹篮、陶锅、陶碗、陶钵等。

村落布局与建筑文化。潇贺古道沿线各民族在村落布局与建筑设计等方面相互借鉴、相互影响,具有诸多共性特征。

01

以山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有靠山、沿水、建风水林的习俗。

02

在修建围墙、寨门、门楼和街巷时,一般使用鹅卵石或青石铺砌,房屋建筑风格和整体朝向基本保持一致。

03

在亭台、楼阁、庙宇、宗祠等建筑的空间布局与设计风格方面具有相似性,注重人伦秩序的文化传承。如,富川古明城、黄姚古镇、临贺古城内的建筑,外观虽有差别,但核心布局相差无几。

服饰文化。在传统社会中,服饰有着标识、认知不同群体的基本功能。在长期的互动交融中,潇贺古道沿线各民族服饰共同特征愈发鲜明。各民族通常都以红黄绿蓝紫等色彩装饰,有着共同的审美认知,男女老少各年龄段的服装大致趋同。

各民族语言、教育、礼仪交融的历史记忆

语言文化。潇贺古道沿线语言多样,有分属六大方言的二十多种次方言及土话,有三种少数民族语言。各民族在语言上相互学习、彼此借鉴,形成了独特的语言文化。沿线各族群众普遍掌握多种语言,如,生活在贺州市八步街的居民普遍会讲普通话、白话、客家话、桂柳话,有的还会讲其他方言。

学校教育。历史上,无论官办的府、州、县学,还是民办的书院、蒙馆、私塾、社学、义学,普遍以识汉字、写汉字、懂汉语、说官话为教学目标,各民族共同学习三字经、千字文和其他经典,在潜移默化中培育了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礼仪规制。历史上,潇贺古道沿线各民族在编撰族谱时,格式基本一致,族规族训大同小异,都注重把“忠、孝、仁、义、礼、智、信”等核心价值理念贯穿其中,体现了对中华文化所倡导的高尚品格的追求,对子孙后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期望。

各民族文化艺术交融的历史记忆

各民族文化艺术交融始终以中华文化为主线。潇贺古道沿线古戏台资源丰富,尤其以恭城、富川、江永、江华等县为多,几乎每个传统村落都有戏台。如,富川瑶族自治县福溪村在鼎盛时期曾有古戏台24座,目前保存完好的古戏台有3座。凡是有戏台的村落,都会组建戏班,到各地演出。演出的剧种有桂剧、彩调、采茶戏、木偶戏、师公戏、花鼓戏、祁剧、湘剧、粤剧等,剧目包括《双槐树》《黄泉见母》《打金枝》等200余部。这些文化活动有效推动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各民族节庆活动增强了凝聚力。潇贺古道沿线的寺庙、庵堂是由各民族共同建造的。如,西湾大王庙、南乡开山大庙等,就是由汉、壮、瑶等各民族共同筹资修造的。每当庙会时,潇贺古道沿线的各族群众都会共同参与活动,热闹非凡。这些节日活动促进了各民族深度交融,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各民族建筑彩绘体现交融互鉴。潇贺古道沿线的传统建筑彩绘装饰风格非常相近。屋檐画、彩绘、木雕、竹雕、泥塑、石雕等,均以山、水、花草树木、虫鱼鸟兽、神话传说、二十四孝等为基础;门槛、石柱础、石鼓的装饰,以莲花、葵花、龙凤、鸟、猴、狮、青蛙、鲤鱼、梅花鹿等为核心。这些彩绘装饰将农耕文化耕读诗书的生活图景和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中常见的花草、动物等要素有机结合在一起,内涵丰富。

潇贺古道见证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记录着各民族在政治上团结统一、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的历史。深入挖掘潇贺古道历史,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建设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来源:中国民族报

(一审:龙晓龙 二审:刘乐 三审:鲁红)

相关专题:三湘·道中华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