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道中华】怀化靖州锹里地区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来源:怀化市民宗局]

《靖州乡土志》载:“锹里,在州治西距城五十里,东界由一、由二、寨市、中洞,西界贵州锦屏,南界贵州开泰,北界贵州天柱。”锹里的地望在湖南靖州和贵州锦屏、天柱、黎平交界地带,行政区域约450平方公里,人口6万余人。历史上锹里地区总称为“湘黔四十八寨”,分靖州内锹24寨和贵州外锹24寨。雍正四年(1726)前,天柱县隶属于靖州,因而,贵州外锹24寨在历史上与靖州内锹24寨有一定的渊源,其文化表现形式上存在着相似性。

宋以前,朝廷对靖州锹里地区实行羁縻政策。宋初,飞山蛮地区首领向朝廷纳贡、求封,以换取中央政府册封的世袭首领地位,取得了对这些地区的实际控制权。宋淳熙年间,靖州西南部分地区已成为“省地”,人们为“省民”,汉人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此区域。

元明清三朝是湘黔桂边民族交流最为活跃的时期。元朝,中原、湘楚等地的汉民或其他人群不断进入,民族成分趋向多元化发展。明朝建立后,实施卫所制度,在靖州及周边设置靖州卫、五开卫、铜鼓卫,三卫皆受靖州府节制,并实施“军民分治”“夷汉分治”的策略。在此背景下,原旧苗的寨市里、中洞里、六团里被划分为民籍;五开卫治下之平茶千户所、四乡千户所34个屯寨被划分为军籍;四乡河上游的“三锹人”被视为“生苗”,没有纳籍,不交赋税,不服徭役,附籍于寨市里,被称为“寨市里苗九寨”。受以上政策的影响,诞生了民籍、军籍与附籍三个不同的籍属体系,各籍属人群间的交往互动,奠定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基础。

靖州锹里地区民族“三交”的经验

地域范围不断扩大。明代,锹人社会交往被限制,与民寨、军屯寨、土司寨交往较少。清中期后,互动加强。道光年间,由“三锹人”拓展而成的“锹里”向北延伸至贵州省天柱县境内,从而衍生出内外三锹各24寨。光绪《靖州乡土志》中,锹里与其余十九里并列,表明锹里村寨已经正式纳入国家管理系统。锹里含盖的地域范围呈现动态增加和发展趋势。

锹人社会逐渐形成。明清交替之际,是锹人迁徙最为频繁的时期,主要有三个方向:一是向北迁徙至湖北、重庆、四川;二是往东南迁徙至湘黔桂边三省坡周围,形成草苗;三是往里黎平、锦屏交界处迁徙,形成“三锹人”。官方文献关于“三锹”的记载,最早见康熙《靖州直隶州志》,“新抚州三锹苗民吴乔元等丈报田壹拾玖顷肆亩玖分三厘”。在2022年田野调查时,得知吴乔元为原康头寨三江溪的苗民。由此可推断,三锹在康熙年间纳入版籍而“编户齐民”,但是将新抚州的三锹苗和早已纳入版籍的旧苗加以区分,三锹苗与旧苗在管理上有所区别,划籍以别,凭籍分治。乾隆《直隶靖州志》卷一 中“封域方舆舆图”也可以看出,三锹自成一体在寨市旁单列,附属于寨市管辖,并没有被完全整合到里甲系统当中。雍正年间废除“汉不入峒,蛮不出境”的禁令后,将原先附籍于寨市里、中洞里、六团里的苗侗寨纳入民籍系统而编户齐民,按田亩数定赋起科,并委任寨长、峒长进行自我管理。

儒学传播与民族文化融合。明初,四乡千户所,平茶千户所军屯寨将中原文化深度传播给相邻的民寨、“三锹人”寨。明中后期,汉文化教育已蔓延至锹里大部分村寨。康熙四十三年后,允许苗侗子弟参加科举考试,举办社学、义学、塾学等,推动了儒学教育传播与民族文化融合,在四乡河流城形成了四乡文化与锹里文化并驾齐驱的格局。

交际语言多元化发展。锹里地区苗侗汉等民族长期的交往,奠定了族际通婚的基础,促使交际语言的多元化。“锹里”的语言库里,苗语成分占45%,侗语(北侗语)占25%,汉族方言酸汤语占30%,此外还有草苗语。此区域的人们不仅讲苗语、侗语等,还讲“酸汤话”。“酸汤话”是苗侗汉文化交融的产物。由单一民族的苗语、侗语到多民族融合后“酸汤话”的产生,为民族交融提供依据。如婚礼颂辞《十二皮》,序文为汉语,内容则用苗侗语叙读,是婚姻制度的宣传载体和文化交融的手段。

孩子们学唱苗族童谣。图自新湖南

各民族文化共享。“以歌觅偶”中汉文化习俗的进入,促使苗侗瑶等民族原生的“锹歌”“苗族歌鼟”“侗族大歌”等,受到汉文化的影响,演变为“玩山”“进花园”“坐茶棚”“四乡歌”等。“玩山”“进花园”“坐茶棚”“四乡歌”是婚姻缔结的初级阶段,虽然都是融合汉文化后的产物,但表现方式有所不同。苗寨唱锹歌,侗寨唱侗歌,四乡歌为民寨、军屯寨子的人所唱,既体现出不同民族演唱方式上的独特性,又体现出汉文化融合后的共性,是不同民族吸收、融合“他文化”后的产物。

集市贸易互通有无。明末清初,由于木材贸易的兴起,加深了不同民族人群间的交往与交流,促使交往“圈”到交往“链”的演变。原来封闭性款约“圈式”的交往模式,随着木材贸易的发展,拓展了“链”交往的元素,形成“链式”交往网络,强化了参与木材贸易中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交融。

婚姻制度变革。靖州锹里地区尚存合款碑《群村永赖》《流芳万代》,最初体现为地方社会对“舅霸姑婚”婚姻制度的认可,到后来地方款首与州府官员合力立碑,废除“舅霸姑婚”婚姻制度。婚姻制度的变革,打破了封闭的婚姻圈,扩大了婚姻圈的范围,促进了交流与通婚,实现从“划分族群”到“跨越族群”的变迁,文化认同进一步加强。

靖州锹里地区民族“三交”的特点

共生性与同功性。自宋代以来,三锹苗、侗、汉、壮、瑶等民族长期合居共处,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锹里文化的典型特征,既保留了本民族文化的特性,又融合了其他民族文化要素。在多种文化要素的合力下,共同服务于本民族生存发展与延续的需要。

苗家阿妹在采摘杨梅。图自华声在线

多元性与共享性。锹里文化在表现形式上,有苗、侗、汉、壮、瑶等民族的文化特点,体现出文化多元、交融、互鉴、共享的结果。分析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可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地方经验。

包容性与互鉴性。锹里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兼容并包特征,不仅强化了区域内各民族的共同体意识,而且为民族文化变迁提供长时段的文化样本,以此可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提供学术机理。

新时期靖州锹里地区民族“三交”的趋势

交往范围不断扩大。交往格局由原来一村一寨、一房一族的模式,向村组、乡镇、社区小区方向发展或代替,提高了民族间的亲密度。民族“三交”不断深化,改变了固有的农耕生活模式,自给自足的闭环状态被打破,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一体格局。这种格局,拉进了人们的生活距离,也为保留和传承民族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推动了民族间的相互往来,和睦相处。

经贸活动更加频繁。市场经济化以来,经过几十年的磨合、适应,由最初的以木竹类的资源输出、劳务输出逐步向深加工、高附加值制造、商品流通以及外向型的复合型经济方式的转变与发展。在资源分配方面、利益再分配等方面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锹里经济已经和整个社会经济交融在一起,经贸活动更加频繁。

社会治理与时俱进。从早期的寨老制、合款制,到现在的乡规民约,从“因俗而治”到“因法而治”的结合,探讨历史上社会治理经验对当今社会治理的启示。借鉴历史上成功的经验,探寻社会治理制度的创新利用,为移风易俗、乡风文明等提供借鉴,促进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

情感交融不断深入。各民族相濡以沫,形成了族际通婚的传统,加深了彼此的认同,促进了血缘与心理上的交融。据对康头村、新街村的田野调查统计,934户家庭中,育龄妇女嫁出148人,嫁入250人,配偶来自全国21个省市涉及7个民族。族际通婚拉近了人们的心理距离,加深了情感认同,民族间的往来更加密切。

随着社会的发展,锹里地区的年轻人大多走向城市,在互嵌式居住条件下,苗侗汉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和社会环境不断改善,交往交流交融更加紧密。

(此文为《湖南锹里地区苗侗汉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课题研究成果。项目牵头人:陈正吉,中共靖州县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执笔人:陆湘之,靖州县作家协会副主席、县苗学研究会会员、藕团乡文联主席。杨友志,中共靖州县委统战部四级调研员,县侗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胜登,靖州县人大民侨外委副主任委员,县苗学研究会副会长。)

来源:怀化民宗局

(一审:龙晓龙 二审:刘乐 三审:鲁红)

相关专题:三湘·道中华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