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大地丰收忙

[来源:华声在线]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崔逾瑜

“湖广熟、天下足”,湖北是农业大省、中部粮仓,素有“千湖之省”“鱼米之乡”的美誉。

这里土地肥沃,一江中流,千湖镶嵌,青山与碧水馈赠着丰厚的礼物。京山桥米、潜江小龙虾享誉天下;蕲艾、半夏、天麻等道地药材,恩施玉露、利川红等天然香茗,宜昌蜜橘、随州香菇等一众山货香飘四海。河湖中,鱼蟹欢腾,武昌鱼蜚声中外。

这里现代农业蓬勃发展,优质稻、油菜、茶叶、生猪等10条农业重点产业链“你追我赶”,扎根“土”、体现“特”、形成“产”,从销售农产品向发展产业转变,从追求产量向提升质效转变,从单纯一产向三产融合转变,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9月10日,湖北省钟祥市东桥镇黄集村,水稻金黄,丰收在望。  钟国庆 摄

这里美丽乡村星罗棋布,神与形兼备、古与今辉映、城与乡奔赴、农文旅交织,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乡村发展统筹推进,串联起2065万农民的和美生活。

田畴锦绣,民熙物阜,丰饶荆楚。今年以来,湖北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稳大盘、保供给、促振兴,奋力书写农业强国荆楚答卷。

重农稳粮 夯实“三农”压舱石

秋风掠起金色的裙摆,稻浪翻涌,大豆摇铃,玉米澄黄,棉桃雪白……

这是湖北最迷人的秋色。

湖北,处于南北气候过渡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土地肥沃,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是国内重要农产品生产和供应基地。

论品类,湖北省淡水鱼产量突破500万吨大关,连续27年稳居全国第一;油菜籽产量245万吨左右,居全国第二;茶叶产量35万吨左右,柑橘产量约538万吨,均居全国第三;生猪出栏量4000万头左右,居全国第五;蔬菜产量4200万吨左右,居全国第六。

论贡献,粮袋鼓、油瓶稳、菜篮满、果盘鲜、肉盘丰,湖北以占全国3.7%的耕地,生产了占全国4%的粮食、6%的生猪、9%的油料、12%的茶叶,每年净调出稻谷100亿斤左右、油菜籽80万吨以上、蔬菜700万吨左右、淡水产品280万吨左右,食用菌、禽蛋出口量多年雄踞全国榜首。

论品质,生态湖北,逐绿而行,首创“稻渔共作”“零排放水产圈养”“河蟹‘3+5’生态养殖”等农业绿色生产技术,稻田综合种养面积超过800万亩,居全国第一。全省“两品一标”产品达3139个,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合格率连续10年保持在98.5%以上。

论品牌,湖北全力打造江汉大米、赤壁青砖茶等省级区域公用品牌,出台政策让潜江龙虾、仙桃黄鳝等“蹦”得更高、“游”得更远。恩施土豆、洪湖莲藕、赤壁青砖茶等9个品牌纳入农业农村部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居全国前列。

10月16日,湖北省枝江市七星台镇孙家港村新建成的智能玻璃温室大棚。近年,该市着眼于智慧农业和绿色农业,让传统农业插上智慧科技的翅膀。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曙松 通讯员 黄路遥 摄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

今年以来,在湖北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周密部署下,全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以超常举措、超强力度狠抓粮食生产,扛稳保障粮食安全政治责任。

施稳粮之策,调动地方党委政府抓粮、农民种粮“两个积极性”——湖北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出台稳产保供行动方案,将粮油生产底线目标和发展目标分解到市州,与各市州签订粮食安全责任书。持续强农惠农,截至9月底,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等66.16亿元,让农民吃下“定心丸”。

固增粮之本,攥紧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湖北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对违法用地地区进行约谈。建成高标准农田4627万亩,耕地质量平均等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启动“小田并大田”试点工作,推动农田“优质、集中、连片”。全省审定通过新优品种148个,布局省级“看禾选种”示范点38个,水稻品种优质率达80%。

行强粮之举,千方百计提单产——湖北启动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发布6大作物单产提升路径,主推5大绿色高效吨粮模式,打造吨粮田。襄阳市襄州区程河镇乔庄村高产攻关田小麦亩产728.2公斤,刷新湖北小麦单产纪录。同镇的孙岗村,麦-玉两季实收测产1538.1公斤/亩,实现“吨半粮”。

推节粮之计,全环节减损夺丰收——湖北农作物茬口复杂,干旱、洪涝、高温热害、低温冻害等灾害频发,抗灾夺丰收是农业生产的永恒课题。湖北始终把科学减损贯穿粮食“收运储加”全链条,建成粮食产后服务中心750多个,日烘干能力达到10.4万吨。一旦遭遇“烂场雨”“华西秋雨”,各地抢收抢烘、开展机收减损,变“丰收在望”为“丰收到手”。

环环紧扣、季季紧抓、茬茬不松,湖北连续10年粮食生产达500亿斤以上,展现了粮食大省的担当。

产业提质 打造“土特产”金招牌

秭归脐橙为什么这么甜?

“这里长江穿境而过,青山绿水环绕,独特的三峡小气候造就了‘春有伦晚、夏有夏橙、秋有九月红、冬有纽荷尔’的全国首个‘四季有鲜橙’产区……”最是橙黄橘绿时,秭归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兰华锋如数家珍。

潜江龙虾为什么这么火?

“潜江形成集繁育养殖、加工出口、餐饮服务、冷链物流、节庆文化于一体的‘虾-稻’全产业链条,综合产值预计达750亿元。‘潜江龙虾’区域公用品牌价值350.8亿元,连续5年登顶行业榜首。”潜江市小龙虾产业中心副主任杨运刚很是自豪。

既要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更要产业融合、百业昌盛。湖北各地以强县工程为抓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做精“土特产”,打造“金名片”,诞生了一批“中国特产乡”。

以“土”为特色,立足资源禀赋,挖掘乡土潜力——

沙洋,“中国菜籽油之乡”,建成全国最大的高油酸油菜种植基地,油酸含量从61%提高到72%左右。

以“特”为目标,着眼独特优势,培育地标产品——

仙桃,“中国黄鳝之都”,产量占全省的46.7%、占全国的20.2%,中价·仙桃黄鳝价格指数成为全国黄鳝价格“风向标”。在“全国网箱养鳝第一村”先锋村,几乎“家家养鳝,户户赚钱”。

以“产”为结果,壮大乡村产业,激发集群效应——

三峡蜜橘、潜江龙虾、武陵山区名优茶、鄂西北香菇、江汉平原“双低”油菜、禽蛋、稻米等7个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强势崛起,“中国香菇之乡”随县、“中国水稻第一县”监利等有口皆碑。

湖北加快建设十条农业重点产业链,省领导挂帅“链长”,推动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发展体系。

9月19日,湖北省秭归县屈姑国际农业集团食品生产车间,工人赶制脐橙月饼,抢占节日市场。秭归县是“中国脐橙之乡”,屈姑集团携手华中农业大学,产学研深度合作,以脐橙为原料,开发出13种46个产品。王罡 张忠奎 摄

实践证明,既要不断推动农业由种养加工向精深加工等高端价值链延伸的“纵向融合”,又要持续拓展农业与研学、旅游、康养等产业的“横向融合”,才能让乡村产业兴旺起来,才能把产业增值环节更多留在农村、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

今年,湖北新认定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93个,总数达到246个,带动193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160万农户抱团发展,户均节本增效10%。新增1个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和8个农业产业强镇项目,总数分别达到7个、9个和69个。

农产品走进大市场,香飘四海。1-9月,全省农产品出口总额210.91亿元,同比增长37.7%,排名全国第六、中部第一。

农林水建设高歌猛进。上半年,全省农业招商项目345个,签约金额1502亿元,孝感首衡、当阳正大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

农业与文旅、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描绘“诗和远方”。截至7月底,全省乡村休闲旅游接待9720万人次,综合收入1121亿元,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

产业振兴,富民增收。今年前三季度,湖北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30元,增长7.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2.35,同比缩小0.05。

神形俱美 和美乡村焕新颜

一排排小楼房依山就势、逐水而居,延续“坡顶林、坡上居、坡下田、坡谷溪”的山水意境,立面以文化石、毛石为点缀,别具乡土韵味。

这是远安县鸣凤镇北门村九子溪特色民宿呈现的现代“富春山居图”。

漫步荆山楚水,感受乡村风华。乡村美,美在绿水青山,美在农舍俨然,美在稻菽丰收;乡村和,和在纵横阡陌的乡风乡韵,和在上墙入心的村规民约,和在现代文明与乡愁记忆的交织融合。

今年以来,湖北深入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按照《湖北省乡村建设行动推进方案》明确的17项乡村建设重点任务,制定省级清单,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硬件”升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截至6月底,全省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8330公里;2万余个行政村实现“村村通宽带”“村村通4G”,5G网络实现乡镇全通达,行政村通达率超过55%。

“软件”发力,公共服务不断优化。全省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实现全覆盖。畅通“首尾一公里”,加快建设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成县级寄递公共配送中心105个、乡镇服务站点3775个、村级服务网点20411个,村级服务网点覆盖率达到98.4%,让村民实现“快递自由”,让农产品更快“出山进城”。

9月17日,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子陵铺镇四坪村,10余台全喂入水稻低茬收割粉碎机、半喂入收割打捆一体机、秸秆打捆机、旋耕机、播种机在稻田里来回穿梭。  朱俊波 代福梅 摄

美化村庄,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湖北将15万个农村户厕建改纳入十大民生项目,开展农村改厕“提质年”工作。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上半年新增完成89条农村黑臭水体治理、520个行政村环境整治。在13个脱贫县的16个乡镇,探索开展偏远地区小型化、分布式垃圾处理试点,实现垃圾就地无害化处理。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直接关乎乡村和谐有序、产业健康发展、村民幸福安康。

今年5月,湖北上线“鄂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平台,2178个村“安营扎寨”,服务32.3万村民。一部手机让“村民说事”,实现诉求“一键直达”;足不出户便可了解党务、村务、财务状况,让村级事务在阳光下运行;把“积分制”搬上云端,村民参与村组治理热情高涨。

打造乡村治理“升级版”,湖北坚持党建引领,深入实施“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组织群众“说”、动员群众“做”,探索出“幸福村落”“活力村庄”“红色屋场”等多个场景式说事形式。在“咵天说事”中,乡村治理难题得到有效化解。

秭归、宜都等多地开展移风易俗专项整治,大操大办、人情攀比、高价彩礼、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悄然淡出。

武汉市蔡甸区创新推行减负清单、责任清单、监督清单、服务清单“四项清单”,减包袱、划边界、晒权力、强服务,搭建党建引领下区街村三级联动、群众积极参与的乡村治理格局。

极目楚天舒,沃野书华章。荆楚大地,铆足干劲,以更加强烈的担当、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扎实的作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

(一审:刘乐 二审:王亚奇 三审:禹振华)

相关专题:新农博 新征程——聚焦第二十四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