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周帙恒 通讯员 龚颖 杨翠
舌诊是中医诊断中一项重要方法,通过观察舌质、舌苔的特征,了解病情。但食用某些食物或服用某些药物也会使舌苔染色,出现舌苔假象,人眼难以识别,怎么办?
“我们正在研发的‘智能望诊系统’能够有效识别出染苔,从而辅助医生,避免误诊。”近日,湖南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医学博士梁昊向记者介绍其所在团队正在研发的项目。
作为2022年度湖湘青年英才,梁昊长期从事中医诊断学研究,活跃在医学与人工智能的交叉学科领域,相关科研成果多次获得湖南省中医药科技奖、科技进步奖等。
2006年,高中毕业的梁昊从河北前往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求学。本硕连读毕业后,他留校工作,大部分时间在教学和科研上,但一直没有脱离临床。空余时间,梁昊在基层坐诊服务百姓。正是在实践中,他深刻体会到,传统的中医诊断中存在受主观、外界等因素干扰判断的现象,而结合人工智能可以弥补传统中医诊断中的一些不足。
凭借着对计算机的喜爱,梁昊自学了编程等计算机课程,开始探索和研究人工智能与中医学的结合。“我可能算是中医师里计算机能力不错的,计算机程序员里懂中医的,但同时又只能说是个业余计算机程序员和中医师里搞得一般般的。”梁昊打趣说。
其实这也是做交叉学科的痛点。梁昊说,中医和人工智能的交叉学科跨度很大,他带的学生基本是学医的,计算机能力不足,虽然自己略懂计算机但不够专业,编程能力远不如科班出身人员。“中医与人工智能结合,不只是单个学科的问题,计算机专业领域的人难以发现临床问题,而医学领域的人又在技术上跟不上。”为此,梁昊在研究项目中,采取了一些校企合作的模式。
“智能望诊系统”就是由企业提供软硬件支撑,梁昊所在团队提供中医专业知识,共同加速推进中医诊断的客观化进程,促进中医科学化、精准化。
“目前实验室的望诊仪、舌诊仪等机器十几万元一台,成本很高,而我们正在研发的仪器成本低很多,我们将争取让学生们都能用上自主研发的仪器。”梁昊说,下一步,将努力利用人工智能开发出更多智能辅助诊断工具,提高中医的效果和效率,推动中医学的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