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里的湖南㉒|一座书院,一副联,一段百年传承

[来源:华声在线]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詹娉俏 谭斯亮 视频 李健 戴钺

青山如黛,澧水东流。

暑气正盛的八月,记者一行驱车前往张家界市慈利县阳和土家族乡,在群山深处,有一座湖南境内极为罕见的古代土家族民族书院——渔浦书院。

书院藏于渔浦小学中,历经百年,学脉绵延,至今还发挥着教学功用。远眺大门,横额“渔浦书院”四字映入眼帘,楹联则为:

渔猎群经,导扬百氏;

浦云十色,溪月九霄。

渔猎群经,导扬百氏;浦云十色,溪月九霄。

百年变迁,缩影于此。记者特邀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二级研究员,博士后合作导师卓今为我们解读此联。

一副楹联 满载期许

“这副联,有别于湘中一带‘经世致用’的文化传统,极具想象力和创造力,其文化气质和审美情趣更符合湘西文人的气质,既脚踩大地,又仰望星空,表明了湖湘文人的文化态度。”卓今教授向记者娓娓道来。

“渔猎群经,导扬百氏”,从字面意思来看,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学习广泛涉猎经典,以学识文化滋养引导身边人和下一代。“这符合孔子倡导的有教无类,‘渔猎’一词用意很深,寓意读书胃口要大,还得有一股狠劲。”卓今教授解说道。

“把自然万物作为审美对象纳入书院的话语体系也是这副联的独到之处。”卓今教授说,“浦云十色,溪月九霄”,下联乍一看是展示书院所在地惊世的美景,即云有十色,溪上的明月高悬于九霄。“十”与“九”数字的饱和度都是满格,十色云与九霄月有一种绚烂而高远的意境,实则是蕴含对书院人才培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的期待,也是对书院学子寄予的美好期许。

坐落于张家界市慈利县阳和土家族乡的渔浦书院。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健 摄

“此联一出即在文坛引起轰动,当时就被列为湖湘名联。”卓今教授向记者介绍,“首先这是一副鹤顶格的嵌字联。‘渔浦’既是书院名又是地名,作者巧妙地将这二字嵌入到了上下联的首字。”

“何为嵌字联?”记者问道。

“这就不得不提另外一副与长沙有关的嵌字名联了。”卓今教授说道,长沙城北的洪山寺,由著名湘籍金石书画家李立所撰门联:洪钟鸣古寺,山气涌祥云。

“仔细想想,你发现妙处了吗?”卓今教授莞尔一笑,继续说道,嵌字联在对联中是一种常用手法,可以分为鹤顶格(嵌入上下联第1个字)、燕颈格(第2个字)、鸢肩格(第3个字)等,鹤顶格是用得最多的。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二级研究员,博士后合作导师卓今为记者解联。

“这副联还承接了屈原的浪漫主义气质。”卓今教授介绍,此联曾经有一幅横额:兰芷芬芳。屈原在《九歌·湘夫人》有“沅有芷兮澧有兰”的句子,对联也暗含了比兴的手法,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卓今教授不禁感叹道,楹联短短十六字,既表达了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意义,又表明了湖湘文化态度,更提出了重教兴学和普及教育惠泽百姓的教育理念,放到现在也毫不过时。在渔浦这样的边远山区,重视教育、重视人才培养,让每朵“云”都能亮出属于自己的光彩。由此可见,古时读书人的教育理念并不是古板无趣的,他们的务实精神和理想情怀不逊于当代人。

一座书院 薪火相传

这副联出自晚清湖湘著名学者、诗人曾传构之手。曾传构在慈利任职三十余年,为官清正廉洁,爱民如子亦深知重教兴学意义深远。告老还乡后,更是将自己的居所改为私塾,传道授业、教化一方。

光绪九年(1883年)秋,有感于文化闭塞和教育落后的弊端,以当地乡绅李绍华为代表的有识之士满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家国情怀,召集村民“众筹”书院,村民们自烧砖瓦,群策群力,历经三年才竣工而成,阳和地区的学子从此再也无需为了求学而跋山涉水。书院建成后,李绍华等人特邀曾传构题写这一副门联。

渔浦书院全景。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健 摄

八月的天空,丽日高照,阳光透过古木,映照在“渔浦书院”的匾额上——匾额和门联里的“浦”字均少了一点。当地有各种说法,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是:这是专为状元留下的。点上一点,为“点状元”,同时也是规劝渔浦学子要永不知足,始终要谦虚一点。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百年前,渔浦村民们聚力筹建书院,“渔猎群经”的愿景自此被唤醒,“导扬百氏”的火种在这所百年书院里被点燃。

“重教兴学”“教育传承”成为了渔浦村的底蕴,书院在润物无声的良好风气下,出现了大量人才。还记得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吗?主人公李侠的原型——中共无线电事业的创始人张沈川就曾在书院就读。除张沈川外,革命先贤田邦璇、李均声、向名卓、田均厚、李玉伯等均求学于此。

记者一行来到二楼俯瞰书院,正值暑假,除了虫鸣鸟叫声,整个书院飞檐翘角,古朴宁静。不远处,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湖南慈利站与书院隔着几亩稻田相呼应。

渔浦村支部书记廖光成向记者讲述书院历史。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健 摄

据渔浦村支部书记廖光成介绍,工作站于2021年正式落地,是湖南省内首座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工作站的大学生主要围绕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等多方面开展社会实践助力乡村振兴。选址渔浦,看中的就是书院的文脉。

在快结束渔浦书院之行时,廖光成带领记者一行参观了书院内的清华大学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同一间教室,百年前的讲台,教以载道,百年后的课桌,学以致用,这或许正是楹联中“渔猎群经,导扬百氏”在新时代的有力呼应和崭新呈现。

太华山下,稻浪田间,被列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的渔浦书院,记载着一段飘着书香的历史,延续着一方悠久的文脉,现在成为了慈利的一张文化名片。这个百年书院虽然已无百年前兴盛,但传承百年的教育理念就像点点星火,照亮人间星河。

点评专家:卓今

湖南慈利人,文学博士。现任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二级研究员,博士后合作导师,湖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艺理论学科带头人。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评委,国家社科基金评委,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南省文学评论学会会长,湖南省“三百工程”文艺人才,湖南省政协第十三届委员。

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10余部,译著3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一般课题,以及省部级社科基金等10余项。文章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各类转载20余篇次。获各类奖项多次。

(一审:夏博 二审:卢小伟 三审:谢峰)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