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里的湖南⑲|黄蔡功勋有多高?两副挽联说透了

[来源:华声在线]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姚帅 彭彭

8月下旬的长沙,暑气消散,秋高气爽。登岳麓山,云麓峰以北小月亮坪上方,是黄兴墓;白鹤泉左后方山上,是蔡锷墓。两方墓园步行不过几百米的距离,遥遥相对。

岳麓山北坡上行,人声鼎沸,游人如织。曾经在历史中搅动风云的一位革命先驱,一位护国元勋,就这样一起长眠于此,静静看着岁月流逝,都市变迁。

黄兴墓园四周立了十多块碑刻,是当时生前好友追思黄兴的诗文、挽联和挽词。其中尤为著名的一副当属章太炎先生的挽黄兴联,联曰:

无公则无民国,

有史必有斯人。

在长沙湘春路和蔡锷北路的交界处,这个熙攘繁华的十字路口,立有一座蔡锷骑马的雕像,雕像座下刻着孙中山先生写给蔡锷的挽联,联云:

平生慷慨班都护,

万里间关马伏波。

两副挽联均出自大家之手,气势非凡,对黄兴、蔡锷给予了高度评价。我们专程邀请到了湖南文艺出版社社长、《芙蓉》杂志社社长兼主编陈新文,他带着我们回到那段动荡而热血的历史。

篆刻在黄兴墓和蔡锷雕像的两副挽联。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戴钺 摄

一 当之无愧

1874年,黄兴出生于湖南长沙的一个地主家庭,自幼接受传统的儒家教育,他1898年中秀才,1902年赴日本留学,在异国他乡,他接触到西方科学和文化,开始倡导变法维新。

一生短短四十二载,黄兴是否当得起章太炎“无公则无民国,有史必有斯人”的评价?

黄兴 资料图

对此,陈新文的回答是肯定的,“以黄兴建立民国、推翻帝制的功勋而言,这副联对黄兴的评价是很公允的。要知道同为同盟会元老之一的章太炎,向来秉直且眼界极高,但他对黄兴是心悦诚服,曾拥戴黄兴为同盟会领袖。”

黄兴在湖南创办华兴会,领导策划了多次起义,他虽没有上过军事院校,但在起义中经常亲临战场,身先士卒,不惧弹雨。起义失败后,黄兴在日本结识孙中山,成立了中国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黄兴任中华民国军政府战时总司令,参与了推翻清朝的斗争。袁世凯称帝后,黄兴助蔡锷辗转多地,秘密抵达云南发动护国战争,并动员多方将领,推动战争顺利进展。

“黄兴顾全大局,干革命是为了民族的自由与独立,而非个人的荣辱得失。”陈新文说道,“尽管功高劳苦,黄兴坚持推崇孙中山为革命领袖,自己愿做其得力助手。因此在革命团体内,黄兴的贡献与人格是为各方所诚服的,章太炎也不例外。”

同样为各界人士所敬服的革命先驱便是蔡锷,“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间关马伏波”,孙中山将蔡锷比作东汉出使西域的班超以及远征越南的马援,可见其对蔡锷戎马一生的赞誉之高。

“上联中‘慷慨’一词可以视为一身正气、大义凛然的意象,而下联中‘间关’一词则是形容旅途的艰辛、崎岖,这两词形象概括了革命将领蔡锷的坎坷生涯。”陈新文分析。

蔡锷,1882年生于湖南邵阳,1900年参加自立军起义,失败后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武昌起义爆发后,蔡锷在昆明发起重九起义,使云南脱离清廷管辖。随后建立军政府,任云南都督,并进行一系列改革,颇见成效。

蔡锷 资料图

1913年,蔡锷被调至北京,受袁世凯监视。1915年,袁世凯称帝,蔡锷表面拥护,实则暗自发难,在梁启超、黄兴等人的帮助下逃往天津,绕道日本、越南,一路辗转终于来到云南,发起了护国运动,起兵讨袁。他抱病出任护国军第一军总司令,在川南与北洋军鏖战。在得到各方呼应起义后,不久,袁世凯便取消帝制。民间称蔡锷“再造共和第一人”。

响应辛亥革命,参与民国创立,反对袁世凯复辟,维护宪政。陈新文认为,蔡锷与班超、马援同论是名副其实,“护国军神”称号当之无愧。

英雄相惜

黄兴与蔡锷,同为湘籍革命先驱,同样的赤胆为民,同样的功勋卓著。

网上有观点认为,孙中山撰写的“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间关马伏波”一联是同时写给黄兴、蔡锷两人的。对这一看法,陈新文并不认同,因为挽联多只为一人所书,同时写给两人的可能性极小。

“但从另一层面讲,这种看法也表现了黄兴与蔡锷的精神内核与文化气质是相近的。”陈新文话锋一转。

黄兴1874年生于长沙地主之家,蔡锷1882年生于邵阳农民之家。两人皆天资聪颖,学业有成,年少便中秀才,后都有感于清政府腐败无能和帝国主义的瓜分威胁,奋而投笔加入革命行列。

湖南文艺出版社社长陈新文为记者解联。

“这儿的典故运用十分考究,班超本也是做文职工作,后来才弃文参军入伍。‘投笔从戎’这个成语便来自于班超的事迹。”陈新文以手叩桌,“这正好对应了蔡锷的生平,巧的是,也适用于黄兴。”

蔡锷与黄兴两人还有不少共同经历,友谊深厚,1902年,在日本求学期间,黄兴与蔡锷等共同创办湖南编译社,准备有计划地介绍西方名著。1903年,拒俄运动兴起,他们一齐在东京组建“拒俄义勇队”。1905年,他们共同参与了中国同盟会的创立和领导。辛亥革命期间,两人都积极参与反清起义。1915年,蔡锷受袁世凯监视,黄兴则派人帮助他逃往日本,推动了护国战争的顺利开展。

“上联里的班超贡献‘投笔从戎’这一成语,而下联中马援也贡献了成语‘马革裹尸’。”陈新文介绍。

黄兴与蔡锷两人皆是戎马一生,为国家与民族命运四处奔走,积劳成疾,即使不言“马革裹尸”,亦是为革命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护国战争胜利后,蔡锷就病倒了,在赴日本就医前,黄兴亲自到码头送别。没想到,两月之后,1916年10月31日,黄兴就因胃血管破裂吐血不止,病逝于上海。在日本治病的蔡锷听到此噩耗,悲痛中为黄兴写下挽联:“以勇健开国,而宁静持身,贯彻实行,是能创作一生者;曾送我海上,忽哭君天涯,惊起挥泪,难为卧病九州人。”8日后,蔡锷也因喉疾不治,在日本福冈逝世,年仅34岁。

蔡锷墓庐内蔡锷挽黄兴联

“黄兴与蔡锷身上都有可贵的湖湘精神,务实爱国,为公为民,敢洒热血。”陈新文喟然,“也正是如此志同道合,两人相知相惜,肝胆相照。”

三 相伴青山

黄兴与蔡锷相继去世后,民间哀悼不已,纷纷呼吁为他们举行国葬。当时的国会闻声而动,迅速起草并拟定了《国葬条例》。1916年12月18日,《国葬法》由时任总统黎元洪公布生效。

1916年12月22日,国会通过决议,为故陆军上将黄兴和追赠陆军上将蔡锷举行国葬。同日,黎元洪下令执行国葬仪式。

1917年4月12日,长沙阴雨连绵,但仍有数千人奔赴送葬之路,人山人海之中,伞都无处张开。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首次国葬,也是蔡锷的最后一程。三天后,即1917年4月15日,黄兴将军国葬举行,军旗飘荡,汽笛哀鸣,人们涌入街边,登上楼头屋顶,目送革命英雄安息故土。

岳麓山上黄兴墓、蔡锷墓

报国之情,青山相证。蔡锷葬于岳麓山万寿寺(今麓山寺)上方,黄兴葬于岳麓山顶月亮坡。两人下葬后,为彰显尊崇之意,时任湖南省长兼督军谭延闿发布了“非奉有国葬明令者,不能进葬岳麓山”的命令。

黄兴与蔡锷的故事步入尾声,讲述至此,陈新文感叹,他们的年代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有些事物是永续不变的,为公为民的爱国主义情怀便是如此。

“有史必有斯人”,如今长沙“黄兴路”“蔡锷路”成了人们耳熟能详的街道。以道路来纪念两位革命先驱也是饱含深意的,虽并非人皆班超、马援,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永远都在时代发展的路上,学会铭记才能更好前行。

点评专家:陈新文

陈新文,现为湖南文艺出版社社长、《芙蓉》杂志社社长兼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南诗歌学会副会长、湖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

(一审:龙晓龙 二审:刘乐 三审:蒋玉青)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