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全媒体记者 李健 戴钺
全媒体记者 王华玉 姚昕玥 通讯员 吴子仪
湘江北去,入湘潭时被壶山挡住去路,划出一个又大又宽的“U”型湾,这便是名闻遐迩的“千里湘江第一湾”——窑湾。
壶山之上,伫立着一座亭,名为望衡亭。亭中石柱上刻有民国年间湘潭人氏何衢(字特循)撰写的一副楹联:
地维天柱此孤石,
岳色江声萃一亭。
立秋后仍暑气逼人的一天,记者登临望衡亭,与湘潭著名地方文化研究专家何歌劲老先生一同探究楹联背后的人和事。
一副联,展现河山大美
1928年,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军第四师师长王捷俊在家乡湘潭驻军,倡议并集资发起整修街道。拓街完毕后,主事者决定在原石嘴垴山尖上新辟出的小块平地上,依古陶公亭嬗递,重修新亭,并于4年后落成。因江边风大雷多,新亭全部采用花岗石垒砌而成,没有一根木,不用一颗钉,这种独特的设计当时在全国罕见。亭子共三层(准确地说是两层半,因为最下面一层是因地制宜建在斜坡状岩石上,实际上只有半层的空间),在传统的中式格局中渗透有浓郁的西式亭台风格。取遥望南岳衡山之意,以“望衡亭”名之。湘潭知名文人何衢受邀为新亭题联,遂有此作。
坐落于湘江边的望衡亭。远处江中之洲为湘潭著名休闲胜地杨梅洲。全媒体记者 李健 摄
顶着烈日来到望衡亭前,何歌劲就为我们说起了刻在亭柱上的楹联——
“地维天柱此孤石”——上联言明望衡亭所处位置的重要性。
“地维”“天柱”皆与古时传说相关,古人认为地是方的,四方(角)由四根绳子维系;而天是圆的,由九根柱子支撑起来。
此孤石,即为望衡亭所在的石嘴垴。这是一块巨大的红砂岩山体,因其色红,又叫锦石;因其从湘江对岸眺望形似一把水壶,便又名壶山。在宽阔的江面映衬下,壶山显得突兀峻拔,颇有“天柱”之感。
“地维天柱此孤石”,一方面是凸显此处地理位置之重要,另一方面也有天地英气齐聚于此、钟灵毓秀之意。
下联“岳色江声萃一亭”,则是写此地的景物风光。置身望衡亭,可以望见一片黛青的衡山,听到湘江奔涌的涛声,享受大自然对视觉和听觉的馈赠。此联句与晚清诗人黄道让写岳麓山的名句“西南云气来衡岳,日夜江声下洞庭”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座亭,望见“金湘潭”背影
这副楹联豪放雄阔,除了此地风物使然外,也与湘潭厚重的人文历史密切相关。
据何歌劲介绍,望衡亭所建之地壶山地处湘潭窑湾地段。窑湾古称锦湾,这里的居民聚落早于城邑建设,始于晋代,历史悠久。后来这里成了湘江水运的集散地,也是长沙到宝庆(邵阳)等地的陆路交通要道,我国首个实行人车分流的现代化汽车站——潭宝汽车站就建在窑湾。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吸引了各地商贾和游人前往。明清时期,湘潭一度成为湖南最著名的商业城市,从明万历年间(1573年始)起,持续三百年扛鼎湖南经济中心。清朝中晚期,湘潭米市成为全国四大米市之一长沙米市的主要支撑,此外还是名扬天下的“药都”,盐业和茶叶贸易也非常发达,常见“万商云集、千帆林立”的盛景。因此,以窑湾为中心的湘潭获得了“金湘潭”“小南京”的美誉。
今日窑湾不再商铺林立,却是另一种繁盛景象。全媒体记者 李健 摄
经济繁荣也带来了人文鼎盛。全国各地的文人武将、贤达名流云集于此,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晋代名将陶侃(陶渊明的曾祖父)在此建镇,屯兵布营、修路造亭,深得百姓拥戴;初唐大书法家褚遂良曾因反对唐高宗册立武则天为后,被贬潭州,巡行至此时,受石头寺方丈之请题字,褚预感大唐江山将有危难,遂奋笔写下“大唐兴寺”四字,以示抑武扶李、重兴大唐之意;杜甫行经湘潭,吟出“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的名句,又重逢老友,写下了七绝名篇《江南遇李龟年》;湘军统帅曾国藩在此创办船厂,其部将塔齐布、褚汝航等带领湘军打下首个大胜仗;秋瑾在此毅然辞别夫家,走上反清革命道路;窑湾的宽裕粮行曾经收下一个学徒,据说他在此写下了“沙水对沙洲,源源不断流。人住人脚下,何日待出头”的诗句,他叫毛泽东……
由此看来,“萃一亭”的,并不只是山川形胜,更有历史底蕴、人物风流。
两个字,宣示“朝圣”情怀
除此联外,望衡亭还曾有过另一副“九面云山收眼底,满江风月落樽前”的楹联,此外何特循本人当年也还另作了同题联两副,现均已不存。为何是这副七字联独享崇荣,被镌刻于主位石柱上并流传至今呢?
何歌劲解释说,“风月”一联是比较纯粹的写景状物,而何衢此联,切地切时,更多了一份豪情壮志和家国情怀。
何歌劲向记者解联。全媒体记者 李健 摄
何衢是民国时期重要的教育家,也是一位具有爱国情操的有志之士。1915年,袁世凯阴谋复辟帝制,与日本签订卖国条约,何衢与人筹组同仇会以示反抗;他曾襄助著名教育家胡元倓主持明德学堂教务十多年,并且与刘人熙等共同筹组了船山学社。
自“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对中国虎视眈眈,1932年中国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联中也可以看出何衢当时的心境。一方面借描写江山胜景抒发家国之爱,另一方面“地维”和“天柱”也有纪纲的喻义,借此表现作者救亡图存、重振纪纲的决心。
何衢之子何浩若后来也踏上了报国道路,曾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中央日报社社长等职,在筹资、宣传、教育等方面为抗战做出了贡献。
望衡亭前身为晋代陶侃所建的望岳亭,此后千百年间,在这里亭、楼几经毁建,数易其名,但有一个关键词始终贯穿其中,即望岳(衡)。其实,从地理的角度看,站在望衡亭的位置是很难望见南岳的,哪怕是晴空万里的日子。但为什么会一直延续这个主题呢?或许,这正是中国文人士大夫的一种“朝圣”精神传统吧?在他们心中,祝融峰不只是七十二峰之巅,也是人生最高境界的象征,是湖湘文化的一个精神图腾。人人心中都要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志向,对崇高的向往、对理想的追求、对人生至善至美的执着贯穿一生,即便不能至,心亦向往之!
我问何老师这样理解对不对?他点头称是。
【记者手记】
没对上?想少了!
王华玉
我们在望衡亭采访拍摄的时候,陆续过来了几拨游客,拍照打卡之后,也来看对联。虽然对联只有14个字,但因为是用隶书写的,而且是繁体,所以把它认出来也还要费点工夫。其中一对情侣模样的年轻人,像是大学生,也在观赏,突然男生大声对女生说:“这对联很有问题啊!你看,右边联最后一个字‘石’是平声,左边联最后一个字‘亭’也是平声,都是平声结尾,这是对联大忌,上联应该是仄声收尾的;下联中的‘一’字是数词,按规则上联中对应位置也应该是个数词,而这里的‘孤’字却是个形容词,没对上;还有,上联中‘此’是代词,下联的‘萃’是动词,词性完全不对称。一副七个字的对联就犯了三处低级错误,太搞笑了吧,怎么还一直挂在这里呀?!”女生随即投去佩服的目光,两人携手而去。
循着声音,我也朝对联看过去——“地维天柱此孤石,岳色江声萃一亭”——何歌劲老师是楹联专家,我便问他:“何老师,‘石’字在平水韵里属于入声韵部,是仄声,这个没问题,是年轻人没搞懂;‘孤’也是数词,孤独嘛,‘唯一’的意思,和‘一’是对上了的,杜甫就有‘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的诗句,这个‘寻常’看起来像是形容词,但其实‘寻’和‘常’都是长度单位,也算数量词,和‘七十’是对仗的。但这个‘此’和‘萃’,好像是有点问题呃,您觉得呢?”
何老擦了擦汗,轻轻一笑说:“一眼看上去可能是会有这个感觉,但其实是能对上的。这里的‘此’,实际上是‘在此’的意思,这就成了动词,和‘萃’对得上了。”
我茅塞顿开。是啊,古代汉语里面名词活用作动词的现象比比皆是,代词活用为动词虽然不像名词那么普遍,但也并不鲜见。比如我们经常在古装剧里看到的宣读圣旨,开头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结尾则是 “钦此”。这个“钦此”中的“此”,即为“至此”“言此”,意思是“(皇上)亲临此地说了这些话”。这就是代词活用为动宾词组(短语),也算是动词了。又如古人写信时常用到的祝福语“此颂夏安”“此颂商祺”,其中的“此”也是代词活用作动词,意为“就此”“书此”。
何老师又意味深长地说道:“这种宽对其实是常见的,王闿运就经常这样做,毛主席诗词中也有‘落花时节’对‘三十一年’的例子,他们讲求意对。反倒是后来的人一味强调‘风对雨,红对绿’,把对联给搞死了!这副对联,如果把‘此孤石’改为‘在孤石’,估计今人就没了意见——但那样韵味就差多了。古人是作手,他们所作,一定是有道理的。”
确实,何特循是诗联大家,对联又是刻在石柱上反复观摩的,他怎么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而且一错到底不作修改呢?其中必有玄机。只要我们冷静一点,凭常识想想,就不会贸然出拳了。
而放眼现实生活,贸然出拳的人又真是太多了!网上冲浪,一篇文章还没看完,甚至只看了标题,就望文生义、断章取义地指戳开来;论坛聊天,也不看前言后语,一言不合就激情开麦;看球赛时,只要哪个队表现不如人意,就叫嚷要教练下课……当人们一身狂躁、满口戾气地说三道四时,真理就已悄然离去,渐行渐远了。
又想起何老师说的“作手”。这个词的本义是能手、行家,但我觉得也有做局、设机关,或者像长沙话“带笼子”的意思。方家都是老辣的,他们故意设下“此孤石”之类的文字圈套,让“半桶水”们去“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他却躲在远处嘻嘻窃笑。够黑吧?
点评专家:何歌劲
何歌劲,湖南湘潭县人,知名湘潭地方文化研究专家,著有《湘潭历史文化丛书•湘潭风物揽胜》《建文帝之谜》《建文帝落籍湘潭》《湘潭历史文化名人•杨度》等著作,并多次在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湖南卫视等专题文化节目中担任嘉宾。曾任湘潭市文联副主席、湘潭市政协第十届文史委员会委员、中国明史学会理事等职,现为湘潭地方文化研究会顾问。曾担任湘潭市楹联家协会名誉主席,于楹联颇多研究和创作,所作楹联“湘中灵秀千秋永,天下英雄一郡多”悬挂在湘潭一大桥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