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瓷都”

[来源:潇湘晨报] [作者:钱烨]

卷首语

在渌江之畔,醴陵如一块美玉。千年时光里,它辉煌过,迷茫过,只是那一炉窑火未曾断绝,也淬炼着这座城市的魂。

几重世界平行交织,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醴陵。但是,没有什么比醴陵现代陶瓷工业遗产群,更能代表醴陵。它不单是工业遗址,它还是醴陵人的精神地标。曾经伫立在醴陵渌江两岸的陶瓷工厂(现在还有7座保存相对完整),经由它,可以洞晓这座城市久远的秘密,触摸它柔软的心事,遇见它的现在,猜想它的未来。

上世纪50年代,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在醴陵开始恢复釉下五彩瓷工艺,醴陵传承千年的窑火再次点燃。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醴陵人恢复了中国瓷器的荣光,将中国陶瓷工艺推到另一座崭新的高峰,醴陵也成为新的“瓷都”。

优良的港口,四通八达的公路,为瓷厂拉通的火车专线,将五湖四海的人送到这里。每逢夜晚,高耸的烟囱吐着白烟,人们在灯火通明的窑炉旁忙碌,一座城市都在等待瓷器的横空出世。

这就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醴陵陶瓷工业的盛况,这其中,老瓷厂们是主角。它们是中国陶瓷工艺重新崛起的一个节点,是湖南人拼搏进取的一个坐标。虽然现在很多老厂已经停工,但在原址上依然保存着中国最原生态的陶瓷生产线。它们是一部中国陶瓷史,翻开这本厚重的大书,你会发现,醴陵的圈圈年轮,皆是因瓷而生。

何以“瓷都”,让我们一起倾听这些工业遗产的讲述。

文/钱烨

老瓷厂

湖南有个中国最原生态的陶瓷工业遗产群

(醴陵现代陶瓷工业遗产群 目前醴陵市保存下来9处(以前有12处)现代陶瓷工业遗产,集群分布在渌江两岸,其中7处保存较为完整。分别为陶瓷研究所、国光瓷厂、群力瓷厂、星火瓷厂、永胜瓷厂、醴陵陶瓷机械厂、渌江电瓷厂,它们保存着原生态的生产线、生产车间,是中国陶瓷工业发展进程的“活化石”。制图/沈思桐)

撰文/钱烨

一栋栋贴着马赛克瓷砖,带着三角形大屋顶的苏式建筑,那么鲜活,如见当年的荣光。

它们是醴陵千年窑火不辍的符号,也是中国瓷器的传奇。

上世纪80年代的醴陵城区,渌江两岸高耸的烟囱浓烟滚滚,陶瓷作坊里灯火通明。专门为瓷厂托运重油、煤炭的火车慢悠悠地驶进站台,它的货箱将装满崭新的瓷器送到北京、上海、广州,甚至是洛杉矶、芝加哥。沿着渌江东西排列着12家陶瓷工厂,将醴陵打造成新中国的陶瓷工业巨子,而一切还要从一个小院谈起。

“我们单位以前挂在湖南省轻工厅,人事都不在醴陵。”坐在醴陵城北湖南省陶瓷研究所2楼的工作室内,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徐建章骄傲地说,他1975年进入湖南省陶瓷研究所,曾给黄永玉烧制花瓶,见证了陶瓷研究所的高光时刻。

“上世纪90年代,我们研究所产值接近一个亿,那会在湖南24个研究所里能排前三。”徐建章笑着说。

湖南省陶瓷研究所,前身是清末实业家、曾任民国国务总理的熊希龄创办的湖南官立瓷业学堂、湖南瓷业公司,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创制、恢复到扩张都是在这里孵育和推动的。特别是在1958年前后,醴陵瓷器公司把20多个所属企业规整、重组,分出12家规模较大的陶瓷企业(分别为国光瓷厂、星火瓷厂、群力瓷厂、永胜瓷厂、力生瓷厂、渌江电瓷厂、陶瓷研究所、醴陵陶瓷机械厂、醴陵电瓷厂、石膏粉厂、彩釉砖厂、全胜瓷厂),醴陵陶瓷全产业链布局完成,渌江两岸迸发出巨大的产能,从国礼瓷、国宴瓷到出口瓷无所不包,不仅为国家领导人烧制生活用瓷,国光瓷厂烧制的外销瓷也远销欧美,醴陵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瓷都”。

“看到那个半坡房了没?”徐建章起身站在窗台,“那就是陶瓷研究所现在能看到的最早的房子了,我来的时候那里是陶瓷设计室,从五几年一直保存到现在。”

跟着徐建章,我们重游了陶瓷研究所。建筑的外立面翻新过,现在能看到的都是统一的红砖房。徐建章所指的那个“半坡房”如果不是在这里生活几十年,普通人不会知道它跟其他建筑的区别。

“这可能是当年醴陵县城最高端的一栋建筑。”徐建章指着一栋绿色的房子说,该建筑是陶瓷研究所承建的,是收集湖南各地名窑瓷器集中展示的展览馆。展览馆通体水泥结构,绿色外漆,水泥做的透光栅栏很有年代感。里面地板都是马赛克瓷砖,时至今日还平整如初。

“我们是服务单位,为醴陵甚至是全国的各大窑厂提供技术支持,当时主要做釉下彩颜料的研究,包括参与艺术瓷的设计与创作,颜料中的金水材料在当时最受市场追捧。”徐建章回忆道。

他带我们走到陶瓷研究所的金水制作车间,这里依然保存着当面的模样,前后两排楼都长满了杂草,后排的楼几乎被爬山虎吞噬。上楼的楼梯是水泥砌的,上面铺着红釉色的方块瓷砖,楼梯很宽阔,直通二楼的金水制作室。

“当时金水的材料都是从银行的金库里面申请搬过来的。”徐建章神秘地说,“这个地方可以说是研究所‘最神秘’的地方。”

徐建章解释金水材料主要作为瓷器的碗边或者盘边,闪闪发亮,非常有高级感,广州人特别喜欢用。金水的材料主要是黄金,再与其他耐高温的金属搭配,当时陶瓷研究所是国内少数掌握了这一陶瓷装饰材料的研究机构。

我走进2楼当年的金水制作车间,一排房子早已人去楼空,偶尔看到一些警示标语,提示着这里的隐秘、贵重。

“金水车间这块地方是研究所最偏僻的,像个独立小王国。”徐建章补充说。

从上世纪50年代,醴陵陶瓷工业重新布局以来,这里就像醴陵陶瓷工业的一颗大脑,它始终思考着醴陵陶瓷的发展,为醴陵釉下五彩瓷孵育人才。这里先后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制作了生活用瓷及国家礼品瓷1500余件,走出25名国家级大师,没有湖南省陶瓷研究所,就没有醴陵陶瓷工业的辉煌。

翻新后的陶瓷研究所,正在蜕变成一个产业孵化中心。距离陶瓷研究所2公里,是群力、国光老瓷厂。这些老瓷厂与陶瓷研究所,是醴陵陶瓷产业的窗口,当年醴陵陶瓷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览之若面。

走吧,去寻找那个迷醉了世界的醴陵。

时间仿佛静止了,挂历撕到了窑火熄灭的日子

满是时代气息的老瓷厂里,似乎藏着一条时空隧道,回荡着遥远时代的魅惑召唤。那里,藏着文化的记忆,藏着一个让人心魂摇曳的时代。

在老醴陵人的印象里,上世纪50到90年代,湘江支流的渌江两岸曾经拔地而起12座大型的陶瓷工厂,它们星夜赶工,窑中红通通的炉火烘烤着城市的空气,让整座城都沉浸在飞速发展的喜悦之中。医院、游泳池、电影院甚至是厂区的制冰厂都在星夜运转,工人与家属构成的消费群体支撑起城市最热闹的商业街。孩子们在厂区宽阔的马路、迷宫一般的车间嬉戏打闹,仿佛这种快乐的日子不会有尽头。

在老瓷厂,陶瓷已不再是一个艺术品,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用传承千年的厚重与宏大,安抚每一颗现代的灵魂。

撰文/钱烨

群力瓷厂  完整的生产线就像时间静止了

“时间像静止了一样。”摄影师卢七星感叹,“我拍了这么多湖南的工业遗址,这个是我见过最神奇的。”

8月9日下午2点,站在醴陵市渌江北岸的群力瓷厂里,窗外黑云密布,闷热的天气让我们汗流浃背,可眼前的景象却让人惊叹连连。偌大的成型车间里,所有的物品都以静默的姿态,尘封保管在停下来了那一刻。一排排圆柱形的瓷泥摞成三角柱,等待着进入旋坯机里成形,后面硕大的、绿色铁壳的链式风干机似乎随时准备启动,传送带上一盏盏蒙着黑色灰尘的茶杯等待着工人们拿去入窑。车间储物箱内,女工人的袖套都没来得及拿走,电闸就“咔嚓”一声关掉,工厂就停了。

时间在那一刻被定格了下来,连同那个瞬间所发生的所有细节,都毫毛毕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昔日繁忙的景象似乎还在。

“中午同事家摆酒还让我去吃,下午两点去上班就不让进车间了。”回忆起当时工厂关停的那一刻,群力瓷厂联络处的汤卫东幽默地打起趣来,但其中的心酸历程他绝口不提。

(醴陵群力瓷厂隧道窑车间的出口瓷牛奶杯,还等着上色重烧,定格在停产时的画面。组图/卢七星)

群力生产车间的结构是上世纪80年代流行的框架式,通过钢架把厂房的屋顶抬高,顶部留出通风的出口,由于没有承重梁,显得厂房非常敞亮。这种大平顶式的车间建筑在群力瓷厂随处可见,有些刷了灰色的泥浆,高级一点的会安装巨大的落地窗,以增加照明。“也算因祸得福,现在我们群力瓷厂是全国陶瓷生产车间保存最完整的。”汤卫东自信地说。2011年停产后,厂区就作为醴陵陶瓷工业遗产被保存下来。2019年10月,醴陵群力瓷厂旧址被评选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崭新的炉火一起,诉说着醴陵的前世与今生……

隧道窑、抽屉窑,见证群力瓷厂的光辉岁月

在隧道窑厂间,最后一批出口的“牛奶杯”还等着上色重烧。

“这是隧道窑的监控室,你看这个挂历撕到的那一天就是窑火熄灭的日子,2011年5月17日。”在汤卫东的带领下,我们去参观群力瓷厂的烧窑车间。车间黑板上还写着当年的安全警示与产品标准,一条长长的隧道窑甚至还能重新使用。窑炉内摆满了最后一批次烧制的8盎司牛奶杯,“那是出口用的,老外喜欢群力烧的高温瓷,用刀叉不会出现划痕”。

(群力瓷厂隧道窑的监控室,挂历撕到窑火熄灭的日子。)

这条隧道窑是当时花重资打造的新设备,温度超过1380℃。“从这里烧出来的瓷器可以直接进微波炉。”随行的联络处留守人员刘世勇说,“以前的窑都烧重油,这个炉烧的是天然气。”

然后他带我们去看烧制国礼瓷的老窑炉。“上世纪70年代,为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制作的生活用瓷都是在这里烧的。”刘世勇指着一条更老的隧道窑,烧窑车间摆放着数不清的陶模,它们堆放在一起,上面盖满厚厚的灰尘,仿佛还有温度。

“包括后来送给美国总统克林顿以及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的国礼瓷都是从这个车间烧出来的。”刘世勇充满感情地说。

我们从隧道窑车间走出来,爬上楼梯走到地面,随处可见堆成小山的瓷器。汤卫东从里面捡出一个,指着背后的双凤标志说:“你看,这就是群力上世纪70年代的老底款,很多老醴陵人应该记得这个标志。”

汤卫东带我们去看抽屉窑,专门烧制精品瓷的,比前面流水线的瓷器规格要高很多,算是群力拿来做高端瓷的“秘密武器”。参观完后面的艺术瓷车间后,大雨倾盆,黑云笼罩在瓷厂上空,我看到一座拔地而起的大楼,“那以前也是我们厂的,现在租给地方社区当办公室了”。

群力以前烧得最多的是宾馆瓷

“那会外面漂亮的姑娘都想嫁到群力来”,说起往日的风光,汤卫东眼睛都变得有神起来。

“我们群力以前烧得最多的是宾馆瓷,全国5星级宾馆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群力烧的。”汤卫东骄傲地说。他捧起茶杯吞了口茶,接着说:“八几年我们那会工资每个月有100块,比长沙都高。”

汤卫东今年56岁,1985年进入群力瓷厂成形车间工作,那时正是群力瓷厂的鼎盛时期,全厂有1400多人,厂区有自己的学校、卫生所、食堂、浴室,俨然一个五脏俱全的小社会。工人俱乐部里每周放一次免费的电影,工厂的制冰车间,给夏季烧窑的工人准备了每天10支冰棒的待遇,像汤卫东这种在成形车间的普通工人也可以分到8支。

群力瓷厂是上世纪50年代渌江两岸相继成立的一批大型陶瓷企业的代表。如今进入这个已经停产的厂区,依然可以感受到当年的那股豪气。

专门为瓷厂修建的铁路专线从瓷厂门口经过,瓷厂内部的宣传口号是“旷代国瓷、红色荣耀”。上世纪70年代,群力瓷厂曾接到为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制作生活用瓷的任务,这段历史对于群力瓷厂来说十分光荣。

在成立之初,群力瓷厂就是全国唯一生产釉下五彩细瓷的专业工厂,这里烧出过很多名瓷,受到市场青睐,包括北京的三馆瓷(军事博物馆、民族文化宫、工人体育馆)都是群力瓷厂烧制的。

两横一纵的公路串联起群力的生产车间、烧窑车间与宿舍生活区,生活在其间大部分是本地人,来自江西的约在20%。有些家庭在这里度过了两代人的时光。虽然时代各有不同,激情的岁月却一脉相承。

国光瓷厂

戴着三角形帽子的苏式建筑,保存得非常完整

(国光瓷厂老照片。)

国光瓷厂紧挨着群力瓷厂,两者都被从源门铺拉过来的火车线串联起来,形成醴陵城北最大一片陶瓷工业生产、生活区。国光瓷厂比群力瓷厂大得多,我们绕着厂区步行了40分钟,只看到了三分之二的厂区。沿途可见戴着三角形帽子的苏式建筑,保存得非常完整。红色的砖墙,正立面上雕刻着大大的五角星。

(国光瓷厂的苏式建筑。)

保留着上世纪70年代的站台

科技开发大楼是厂区最高建筑,外立面铺满马赛克瓷砖,非常雄伟。从大楼出来右拐,是国光的内部路直通厂区,路的尽头有座小山包,据说是全醴陵瓷土最好的地方。

1982年进厂,一开始就担任车间主任的张启文说,国光烧制陶瓷这些年的炉灰都堆成了一座山,地名就叫炉灰岭,瓷厂还在那边开发了房产。鼎盛时期,陶瓷厂有专用的火车线和火车站,火车站就在厂区的游泳池附近。

(国光瓷厂的生产车间。)

我们步行来到火车站,还可以看到上世纪70年代留存的站台,铁轨已经消失,填平后作为一处私人陶瓷作坊的场地在使用。

国光瓷厂的建筑风格五花八门,但以实用为主,大部分是长条状的车间厂房,采用框架式,空间很大,足以容纳1200人。屋顶有坡屋顶或双层屋顶,最顶层由紧密的田字玻璃窗组成,以满足厂房内采光需求。绿色玻璃投过来的光线,让人想起那个年代的朴实无华。其他如工人俱乐部、厂区办公楼则是独栋建筑,耸立在树林下,见证了最为繁忙的岁月。

我跟着张启文走进一个大的车间厂房,见到里面摆满了各种式样的瓷器。张启文随手拿起一个青花釉色大碗,说这种碗在市场上占有率很高,是醴陵人的共同记忆。走进另外一个车间,工人们还在加紧生产,虽然国光瓷厂已经消逝,以瓷为业的醴陵人还是利用原有的场地在经营各自的生活。

老瓷厂黯淡了,但是醴陵新的陶瓷产业集群早已实现突破性发展。近些年来,醴陵陶瓷业上下游企业已发展到1500余家,日用瓷远销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居全国第一,无论是艺术瓷还是出口瓷,都完成了对群力、国光等老一批瓷厂的迭代,但是那段“辟在荆山,筚路蓝缕”的峥嵘岁月,醴陵人还是忘不掉。

“国光、国光,为国争光”

不同于群力以精品瓷、艺术瓷为立厂之本,国光就是奔着创外汇去的,“国光、国光,为国争光”,它的日用瓷出口量在上世纪90年代就在全国独占鳌头。

“在上世纪90年代,我们一个瓷盘可以换一台永久牌自行车。”在国光瓷厂的老科技开发大楼,张启文神采奕奕地说,“那个时候一个美国家庭能拥有G(国)字牌的西餐具对于他们来说是件很荣耀的事。”

“我们根据欧美的市场需求,自行研制了TD强化瓷,又白又耐用,碗摔在地上都不会破”,张启文回忆道,他边说边从旁边的茶几下抽出一个印着圣诞树的餐盘。尽管已经过去几十年,盘子看起来还是洁白如雪,中间的圣诞树上挂着五彩斑斓的礼品,非常欧美风。

据张启文介绍,鼎盛时期的国光瓷厂会根据欧美人的审美来设计出口瓷,诞生了一大批畅销品,让醴陵陶瓷在美国市场上供不应求。巨大的利润让国光瓷厂成为当时醴陵城区最大的国营企业,制瓷工8000多人,厂区有自己的电视台,大家都想到国光上班。

“当时一到周末,国光的员工就涌进城内,直接拉动了当地的消费。后来为了错开高峰,国光在星期三休息一天。”张启文回忆道。

员工和家属达数万人的国光瓷厂,深刻影响着醴陵城。醴陵的篮球队以国光的最出名,老巷子里大夏天卖的冰棒,国光的味道最好吃。

“老醴陵人夏天应该都听过‘国光各,白糖冰,绿豆冰,葡萄冰……批发’这句吆喝声。”张启文坐在办公室里笑着说。他介绍说,国光自营冰场的白糖冰、绿豆冰在醴陵本土很受欢迎,常常有人骑着凤凰牌二八式自行车在大街小巷中贩卖。厂里职员夏天还会发冰票,孩子们就拿冰票去换冰吃,跟小伙伴们炫耀着自己有多少。

醴陵陶瓷工业遗产旅游攻略

在醴陵,游走于各处老瓷厂,就像踩着时光穿梭机,苏式红砖房、马赛克瓷砖装饰无不透露着这个当代“瓷都”的历史魅力。

目前在醴陵还有7处陶瓷工业遗产保存相对完整,它们是国光瓷厂、群力瓷厂、湖南省陶瓷研究所、星火瓷厂、永胜瓷厂、陶瓷机械厂、渌江电瓷厂。他们分布在渌江两岸,是湖南陶瓷工业的“活化石”。

(湖南省陶瓷研究所内的金水生产车间。)

建议从湖南省陶瓷研究所开始参观,这里可整体了解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发生、发展史。那里有神秘的金水制作车间,驻扎着很多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可以预约参观他们的工作室,与陶瓷大师面对面聊聊对醴陵瓷的认识。

湖南省陶瓷研究所的红砖房很漂亮,适合打卡拍照。办公大楼有巨大的瓷板画,是中国陶瓷艺术的新创。

(湖南省陶瓷研究所老的陈列楼。)

群力瓷厂和国光瓷厂紧挨着,两个可以一起看。群力的成型车间保存得非常完整,就像时间定格了一样,非常神奇。国光拥有宽阔的厂区,有自己的火车站台、游泳池,各种大到难以置信的车间厂房,透风的老式落地窗和发绿光的玻璃很有年代感,很漂亮。走在厂区,树木与建筑浑然一体,是怀旧的好去处。

建筑只是醴陵老瓷厂的一个引线,这里还曾留下太多的生活回忆,每一栋老式建筑都能勾起往事。瓷厂的窑火成就了城市的繁华,而对那些曾经生活在厂区的工人和家属们来说,那段如火如荼的岁月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参观瓷厂的最后一站可以放在醴陵陶瓷工业的新地标——中国陶瓷谷,群力瓷厂开车过去不到10分钟。这里集中展示了醴陵的名瓷,也可以在边上的陶润会买几个星巴克的咖啡杯,作为醴陵陶瓷工业之旅的纪念品。

来源:潇湘晨报

(一审:田镇圆 二审:卢小伟 三审:谢峰)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