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湖治理新样本——湖南高质量发展怎么看怎么干之五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朱定 李伟锋 彭雅惠]

要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追根溯源、系统治疗,防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找出问题根源,从源头上系统开展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

——2020年11月,习近平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指出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朱 定 李伟锋 彭雅惠

(大通湖通过多方面生态修复、综合施策,实现水质持续向好。 大通湖区供图)

调研主题

治水难,治湖难上加难。

有“洞庭之心”之称的大通湖,是湖南水域面积最大的内陆湖泊,在洞庭湖乃至长江大保护中占据重要生态地位。因围网养殖、过度投肥等原因,导致总磷、总氮超标,水质一度恶化为劣V类,生态退化严重。

综合运用退养、截污、疏浚、增绿、活水等措施,大通湖积极探索生态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共生共赢”的转型、绿色、高质量发展路子,为践行“守护好一江碧水”写下生动注脚。

大通湖生态系统修复,其生态修复路径探索、破解保护与发展矛盾的实践等,颇具典型意义,为湖南乃至全国内陆湖泊治理保护提供了鲜活样本。

调研样本

1、涉3县(市、区)13个乡镇,一湖污水该如何治理?

坚持流域协同,治水由被动应对转向主动作为

莲叶接天,菡萏映日。7月上旬,大通湖沿岸千亩荷花进入盛花期。漫步湖畔,清香扑鼻。

(大通湖沿岸千亩荷塘进入盛花期。 大通湖区供图)

深入湖心,湖水却完全没有想象中的清澈。益阳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龙专华告诉记者,大通湖平均水深80厘米-200厘米。风稍大一点,湖底泥沙极易被卷起来,湖水就变浑浊了。

水域大,湖水浅,流动性差,自净能力不强,这正是大通湖作为内陆湖泊的典型特点。

2012年,大通湖还被评为国家“良好湖泊”,列入国家重点保护湖泊名录。谁都没有预料到,到2015年,大通湖水质却沦为“劣V类”,被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点名要求整改。

大湖水质急剧下降的原因,除了流域自身实际情况所限,最主要的是过去一段时间掠夺式开发。

一家名为天泓渔业的企业通过租赁获得大通湖经营权,为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大收益,投入大量化肥、鸡粪、鸭粪等增肥养鱼,致湖水严重“营养过剩”。同时,把世代栖居湖底的蚌、螺等水生生物也打捞上来变现,水底生态遭受“灭绝性”摧毁,湖水自净功能基本丧失。

长期跟踪关注大通湖的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赵媛媛介绍,大通湖海拔低于周边水域,属于“锅底区”。沅江市、南县、大通湖区临湖13个乡镇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污染等,齐齐排向大通湖,也成为大湖污染的一大因素。

水域面积达12.4万亩的大通湖,地处洞庭湖湿地保护圈核心地带,东临洞庭湖、北通藕池河东支、西临沱江、南连草尾河,承担着区域水量调节、水质净化、灌溉防汛等重要功能,其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关系洞庭湖综合治理和全省“守护好一江碧水”成效。

大通湖治理,不仅是环湖3县(市、区)13个乡镇共同的必修课,也成为湖南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守护好一江碧水”重要指示精神的重大命题。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大通湖污染治理,省领导多次深入大通湖调研,提出“退养、截污、疏浚、增绿、活水”的治理思路。

“虽然大通湖湖面都归属大通湖区管理,但流域面积1025平方公里、流域总人口44.69万,流域内有水田53.1万亩、旱地18.1万亩。”大通湖区自然资源局局长胡华告诉记者,流域内沟渠密布,水系四通八达,最终都汇入大通湖,污染负荷强度大、治理难度不小,光靠大通湖区,治理无从谈起。

(大通湖水系四通八达。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陈萌 摄)

处于大通湖上游的南县、沅江市一些干部群众中,“污水往下流,何必我发愁”的思想一度普遍存在。

协同治理,流域联动。益阳市抓住大通湖治理“牛鼻子”。

市里成立湖泊环境保护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统筹大通湖治理工作。大通湖流域综合治理方案、水质达标方案、大通湖保护管理办法、水环境治理攻坚战任务清单、入湖口及交界断面水质考核办法等一套组合拳相继推出。

抓住了源头,就抓住了根本。

大通湖区区委书记王新宇介绍,修复湖泊生态功能,首先要斩断摧毁大湖的“黑手”。2016年到2018年,当地政府与天泓渔业一次次激烈交锋,最终依法解除了大通湖承包合同,湖泊恢复自由身。

为确保全流域水环境质量,临湖3县(市、区)定期召开水环境治理联席会议,组织联动执法,跨区域打击涉湖违法犯罪行为;距大湖一公里范围畜禽水产养殖全部退出,涉湖乡镇全地域控制工业、农业面源污染,全流域河渠清淤疏浚、改厕截污……

益阳市按照水质“只能变好,不能变坏”原则,每月对流域3个县市区入湖尾水口水质进行考核:劣V类,罚款10万元/个;V类,罚款5万元/个;IV类及以上,奖励5万元/个。

南县副县长欧力记得,因辖区入湖口水质不达标,2020年全县被罚1000多万元。“切身之痛”令县镇乡村主动作为、积极施策。关停整改临水涉污企业,改造升级流域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实现工业涉水企业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7月4日,记者来到南县青树嘴镇八一电排站,这里是大通湖38个入湖口之一。电排站周边是一片小型人造湿地,湿地里长满美人蕉、荷花等水生植物,对沟渠汇来的尾水进行生态净化。“今年以来,全县所有入湖口水质均保持IV类及以上。”欧力表示,南县全力以赴争取在入湖尾水考核上获得奖励。

通过全面强化流域涉及地区责任,大通湖流域“上下贯通、层层负责、有效追责”的共治体系构建起来,截污治污机制逐步完善,形成闭环。

2、截污只是治标,如何从根本上修复严重失衡的湖泊生态系统?

种水草、调结构、活水系,生态修复由重点整治转为系统治理

治污之路,注定漫长。

很长一段时间,大通湖的治理者都在茫然探索——强化污染减排、核心湖区清淤……巨资投下去,水质却并没有如预期那样好起来。

治污屡屡受挫,中国环科院专家受邀实地调研,明确在持续减排流域污染同时,对大通湖湖体加快实施生态修复的思路。时任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司长张波推荐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于丹具体施策。

于丹,曾带领团队在武汉梁子湖用22年种植20万亩水草,使梁子湖水体恢复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水质最好的湖泊之一。

在政府、居民全力配合下,于丹团队一边迅速组建实验室,一边指导种植水草,针对重建生态系统、控制内源释放等重点内容展开研究。

大通湖生态恢复工程就此起步。

盛夏是水草生长旺盛的季节。舟行湖上,记者看到,湖泊沿岸湘莲成片,绵延数十公里;湖中,马来眼子菜、黑藻、苦草等10余种水草共生共长,从中央深水区向岸线依次构建起“沉水—浮叶—挺水植被带”。

胡华介绍,目前湖底水生植被近5万亩,曾经的“水下荒漠”变成了“水下森林”。伴随水生植物恢复,以水草为栖息地的虾蟹、蚌类和螺类等底栖动物得到休养生息,野生甲鱼等优质水生动物重现,候鸟陆续回归。

湖区生物多样性的喜人变化,昭示生态系统开始恢复。

与此同时,生态修复由湖内转向湖外。

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防,主要是源头减污,包括优化种植结构、加大有机肥生产使用、推进测土配方施肥等;治,主要是末端治理,包括推进畜禽粪污处理,加强水产养殖尾水综合治理和循环利用,在水产养殖集中连片区域实施生态治理工程等。

疏浚沟渠活水系。投资2.7亿元建好5个节制闸,提升大湖活水能力;启动流域沟渠清淤三年行动,1600多条、4000多公里的中小沟渠疏通“舒筋活血”;五七运河、老三运河、金盆运河等主要入湖口疏浚,使大湖与周边水系自然连通……

构建微湿地生态。4个主要入湖口打造以荷花、芦苇等挺水植物为优势群体的湖滨沿岸湿地生态系统,恢复湿地2290多亩,入湖污染物被生态拦截……

监测数据显示,从2016年至2023年上半年,大通湖水质由劣V类提升为IV类,总磷浓度从0.270毫克/升下降到0.068毫克/升;沿湖植被带65%得到修复,湖内水生植物达17种。

3、在承压护水中探索,如何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人水和谐、靠水生财,生态赋能新优势

湖里的网拆了,湖岸的猪牛羊鸭退养了,新的问题也来了——千百年来靠水吃水,现在湖不能下、鱼不能捕、养殖不能搞……湖区老百姓如何过上富足生活?

“必须发展新的产业。否则民生问题、发展问题就会接踵而来。”王新宇表示,大通湖治理和保护离不开民众支持,很多湖区百姓牺牲了个人利益。“我们不但要鸟多、鱼多、草多、花多,还要让湖区居民腰包里的钱多起来。”

就在武汉大学于丹团队往大通湖种水草时,大通湖区河坝镇发现了机遇——镇政府引导产业转型,发展水草产业。镇党委书记曾勇介绍,大通湖治理每年都要投入大量鲜草和芽苞,鲜草2元/公斤、芽苞10至12元/公斤。

自2018年起,善于吸磷氮的狐尾藻、金鱼藻、苦草等,在大通湖区广泛种植。7月4日,记者来到大通湖区采访水草养殖情况时,57岁的刘跃兵顶着烈日在自家水塘打理轮叶黑藻。他说,原来一亩鱼塘收入3000元左右,2019年改种水草,亩均收入超过8000元。“政府带我们采用‘水草+’模式,有人每亩收入一万多元,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工人采收水草。大通湖区供图。)

王新宇介绍,目前大通湖区已培育20多个水草新品种,畅销全国多地,水草年销售额达1000万元,形成“洞庭之心、水草之都”品牌。水草从满足自身治理使用到逐步外销,再到向景观发展,形成产业链条,打开了一条新的致富路径。

水草生财,只是生态赋能的一个侧面。

在全面推进大湖水环境治理的实践工作中,农户们尝试将临湖精养鱼塘改种水草,打造“水草+大闸蟹”“水草+小龙虾”生态种养模式,逐步探索出一条综合治理与经济效益“共生共赢”的绿色发展之路。

治湖之初,为了减少农业面源污染而大力推广的稻虾套养,如今已成为大通湖流域绿色支柱产业,稻虾综合面积达41万亩。其中,“南县小龙虾”“南县稻虾米”获得中国地理标志商标;稻虾米市场最低售价17.6元/公斤,远高于普通稻米。

(大通湖流域稻虾综合面积达41万亩。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陈萌 摄)

沅江市退出造纸产业后,转型培育芦苇食用菌产业,加快制定生产标准,打造公共品牌,推进精深加工和菌糠料有机肥开发,规划到2025年,实现芦苇食用菌年综合产值100亿元以上。

7月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丰昌前往大通湖调研。他嘱咐当地保护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将保护和发展相融合,用绿色发展带动生态产业发展。

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刘群表示,连续7年的治理和保护,大通湖初步具备了实现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的基础。湖南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调研启示

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

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盛才

近年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洞庭湖总磷攻坚“7+1”行动计划等为抓手,省、市、县三级协调联动,高规格部署、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大通湖保护和治理。突出抓好绿色转型、污染减排、生态扩容和精细管理等重点工作,持续改善大通湖生态环境质量,较好实现了流域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与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调统一,为我省其他江河湖库保护和治理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参考。

当前,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鼓励、支持当地政府和民众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生态产业,着力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始终保持战略定力。流域各级各有关部门牢记“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殷殷嘱托,始终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不断强化部门协同、区域联动,有效形成了齐抓共管合力。

全力推动绿色增长。按照“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要求,流域各级各有关部门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依托区域生态优势,积极探索“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发展新路,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加快发展稻虾米、荷花蟹、民宿等“生态+”产业,从源头减少了污染产生和生态破坏。

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以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污染治理“4+1”工程实施等为抓手,持续攻坚克难,加快解决了一批城乡生活污水治理、黑臭水体整治、饮水安全保障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

持续提升能力水平。遵循自然规律、科学规律,按照“精准治污、科学治污和依法治污”的工作方针,深入调查研究,系统科学论证,不断提升保护和治理措施的针对性、实效性。同时,不断完善市场、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充分调动各级各有关方面的内生动力。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要深化“一江一湖四水”系统保护和治理,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原则积极拓宽绿水青山转换为金山银山的途径,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一审:蒋宇 二审:余画 三审:王亚奇)

相关专题:思想领航·湖南高质量发展大调研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