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儿不是网红打卡地,也肯定不会成为“特种兵式旅游地”的选择。
只有一条江,一个人,一座祠,永远留在历史的长河中……
汽车飞驶在许广高速上,很快就进入汨罗地界。
我一步一步,靠近,靠近神往已久的屈子祠,靠近萦绕于心的屈原......
(汨罗屈子祠)
步入坐落于玉笥山的屈子祠,苍松矗立,桂影婆娑,穿过门廊两棵有着三百余年树龄的桂树,便到了祭祀厅,厅中放着"故楚三闾大夫屈原之神位"牌。厅柱上赫然挂着清人郭嵩焘撰写、书法家卢中南所书的32字楹联:
哀郢矢孤忠,三百篇中,独宗变雅开新格;
怀沙沉此地,两千年后,唯有涛声似旧时。
(屈子祠楹联)
有一种钦佩,即用你的诗文来向你致敬
用你的话来夸你自己——这是一种高明的文学技巧,也是一种对仰慕对象极高的褒奖。
郭嵩焘对屈原这么做了。
一代名臣郭嵩焘在这副楹联中,用屈原的名篇——《哀郢》和《怀沙》来凭吊屈原,诉说他的生平与成就,歌颂他的高洁和忠贞。
上联的“哀郢矢孤忠”,意在体现屈原的忠心爱国,其关心国家命运,担忧国家发展,“矢”是誓言的“誓”。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现湖北江陵),楚国迁都,百姓流亡,屈原有感于郢都沦亡,写下《哀郢》表达对故都的眷念之情,《哀郢》中便有“发郢都而去闾兮,怊荒忽之焉极”之句。
湖南省屈原学会会长、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吕双伟教授告诉记者,屈原早年深受楚怀王信任,担任左徒。但因才能突出又个性高洁,遭人嫉妒和诽谤,先后被疏远或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据说,屈原流放至汨罗期间,常在玉笥山下的渡船亭与渔民谈心,发出“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慨。
“三百篇”,指的是《诗经》。屈原在学习《诗经》的基础上,推崇变风变雅,即《诗大序》所说:“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创作了楚辞。“变,指国家由盛变衰,世道由治变乱,因而诗歌形式和风格也随之而变,骚体句式、‘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丰富的想象,瑰丽的浪漫风格等,成为辞赋之祖。同时,楚辞敢于标榜自我,展现个人的讽谕情感。”吕双伟这样解读道。
(屈原置身于汨罗江畔 资料图)
下联则笔锋一转,直接运用《九章·怀沙》来再次强调屈原的孤忠和可敬。当郢都被秦军攻破后,屈原甘愿选择自沉,以身殉国。“沉江水兮,东流入海”,此处“沉此地”指的是屈原沉江的地方,即汨罗江。
“两千年后”,郭嵩焘经过此处,有感于屈原的事迹。“滩声何其悲兮,蛟龙喜而来游”,只有那汨罗江畔的涛声还一如旧时。
有一种相惜,即用你的往昔来映照自己
吕双伟认为,郭嵩焘曾风云一时,他在此联中明显表现出对屈原的惺惺相惜之情,这与其自身经历有着很大关联。
(郭嵩焘像 资料图)
郭嵩焘是中国首位驻外使节。光绪元年(1875),其经军机大臣文祥举荐进入总理衙门,不久出任驻英公使,并于光绪四年(1878)兼任驻法使臣。
而也是同年,郭嵩焘被清政府急召回国,因其在出使英国期间写下《使西纪程》。在书中,他详细介绍了西方的政治、经济、社会、教育等方面的情况,并建议清政府效仿西方,实施改革。此举,使他在朝内遭到了保守派的反对和抨击。
郭嵩焘的身上,有文人的刚正不阿、清高傲气。他入仕为官,沿袭了在岳麓书院习得的经世致用作风,不同流合污,蝇营狗苟,认为只要严于律己、一心为国,便可不顾一切,一往无前,尽力救亡图存。然而,他也和屈原一样,受尽了排挤和诽谤。
“忍苦耐劳,尽成一梦”,郭嵩焘感慨道。在被迫返京的遥遥路途中,他备受冷遇,与临行前的隆重迎送恰成鲜明对比,饱尝了一番世态炎凉。
郭嵩焘在凭吊屈原的时候,一定也联想到了自身的不幸和悲哀吧。
一腔壮志无以寄怀,只能化作一片敬意与怀念,飘洒在涛声依旧的汨罗江畔,颂扬屈原的忠贞不渝、勇于创新。
有一种长青,即用铭记来催人奋进
两千年后,郭嵩焘回到家乡湘阴,来到汨罗江边悼念屈原。
“可是不管屈原曾有多么忠诚,又有多少可歌可泣的事迹,他终究不能长存。汨罗江边也不可能再有第二个屈原出现,只有这波涛声,与从前别无两样。”吕双伟发出如此感叹。
楹联的下联,情调堪称落寞。
或许因为,郭嵩焘所处的晚清时期,国家积贫积弱,备受外敌欺凌,社会凋敝,民生艰难.....在那样的时代,也就不难想象,当年的屈子祠有多么冷寂,屈原遭到了多大的遗忘和冷落。
作为时代的先行者,郭嵩焘的一生,铭刻下的是时代的烙印。关于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路在何方?他痛恨闭关锁国,力主开眼看世界,但所提主张却不受重视,他长叹过、苦恼过,却从未放弃过。
今年,正值屈原投江殉国2300周年,历史从不虚无,屈原也并不寂寞。他的思想是恒久的,永远是汨罗江畔的一座丰碑。汨罗江畔的人民,为革命奉献了几十万优秀儿女,走出了多位开国将军,这大概就是屈原精神在这片热土上的久久传承和激荡吧。
我驻足于厅柱前,出神地看着楹联,身边是来来往往的外地游客。
蓦地,有人领队,在祭祀厅前排成三四横排,开始举行缅怀屈原的祭祀大典。据了解,祭屈大典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祠内长年累月举行着,吸引了一众朝拜者、民俗文化爱好者。我想品味湖湘文化,离不开对屈原精神的体会与传承。
在祠内偶遇一位精神矍铄、头发斑白的老者,上前打听才知其为汨罗市屈原纪念馆原馆长刘石林,现已年过八旬。
(刘石林先生向记者讲述屈子祠这些年的发展变迁)
刘石林先生告诉我,这几十年间,慕名参观屈子祠的人越来越多,虽热闹程度不及热门景区,但来势很好,未来可期。
今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正当其时。无论是屈子祠,还是郭嵩焘的楹联,都能让我们伫立,追忆那洁身自好,为国为民的精神,缅怀那敢于创新,领异标新的思想,还有那敢于担当,取义成仁的风骨。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对于新时代的我们,更应初心如磐,奋勇前行!
沉思间,我回首,只见屈原依旧,手抚佩剑,昂视远方……
点评嘉宾:吕双伟
湖南省屈原学会会长,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2019-2022),主要从事辞赋骈文研究。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出品
总策划/夏似飞
统筹/文凤雏 赵雨杉
执行/周红泉 朱玉文 王华玉
撰文/刘乐
摄影/田超
剪辑/戴钺
设计/陈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