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看湖南|新十村记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编者按

以时间为纵,以阡陌为横。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坐标点上,新华社湖南分社“十村蹲点”调研进入第三个年头。

两年前,“十村蹲点”首次启动,三支融媒报道团队深入武陵山区、罗霄山区、雪峰山脉,以蹲点手记的形式记录了十个深度贫困村脱贫攻坚的“千年跨越”。

一年前,南方纷飞的大雪中,我们再赴“十村之约”,走进田间地头、村户农家,感受新时代的“十年之变”。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

40多年前,农村改革大幕在安徽凤阳小岗村拉开。40多年后,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依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与支撑。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起步之年,我们又一次奔赴三湘四水,把笔和镜头对准广袤的田野乡村。

“三农”向好,全局主动。开局之年,产业如何兴?民心如何聚?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如何高质量推进?内生动力如何激活?

带着这些问题,前后历时一个多月,“十村蹲点”小分队调研采访的足迹,从武陵山脉深处的土家村落延伸到洞庭湖区的田间地头。

春令已到,三支小分队踏上归程。翻开厚厚的采访记录,一个个新意盎然的乡村故事“跳”了出来,它们沾着泥土、带着露珠,充盈着蓬勃向上的力量,让人倍感亲切——

在《山乡巨变》的原型地,作家周立波梦里的“美丽花园”如今已成为现实,文学与现代农业在小村里完美融合,民宿、直播等全新业态应运而生;

在“湖南屋脊”壶瓶山,基础设施建设拉近了后山村与外面世界的距离,一条“天路”成为村民奔向振兴的新起点;

在洞庭之滨,转产渔民熊玉兰讲述了从“怕风吹”到“盼风来”的故事,洞庭湖四季不断的风里仿佛有了温暖的气息;

在湘江之滨,在土家村落,我们还看到,新渠道让“一根萝卜”成功“突围”,新科技让“网红”辣椒种子遨游太空,新观念让古旧的吊脚楼变成弥足珍贵的文旅资源,新模式让种粮大户不再有后顾之忧,新职业让村民有了更广阔的致富门路……

一个多月的蹲点调研,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城乡融合发展正蹄疾步稳,各类资源要素正在农村充分涌流,深藏于田野的潜能得以迸发。

中国农村的情况千差万别,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一张问卷,答案就写在广袤田野上,写在基层火热的实践中。

整理“十村蹲点”的所见、所闻、所思,名为“新十村记”。

记者 谭剑、周楠、张格、柳王敏、周勉、史卫燕、余春生、谢奔、阮周围、陈思汗、陈泽国、程济安

新业态:清溪春潮涌,“巨变”续新篇

▲2月24日,清溪村青年返乡创业者刘芳(右)给游客上手工陶瓷课。黄云摄

1955年,作家周立波从北京回到家乡益阳清溪村,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扎根山村,创作了以清溪村为原型的小说《山乡巨变》。

他在书中写道:“我要经我手把清溪乡打扮起来,美化起来,使它变成一座美丽的花园……”

油菜花开时,走进清溪村,干净整洁的道路,白墙青瓦的楼房,绿树环绕屋舍,“山乡巨变”主题绘画旁,成群游客徜徉其中,享受田园风光。

60多年过去,巨变从书中走进现实,清溪村成为当地居民的宜居乐园,山村浸润在书香里。

百亩荷塘边,建有立波清溪书屋。它由村民卜雪斌的家改造而成,一楼是书店和会客厅,陈列展示周立波的作品,二楼准备设计成民宿。从春节到现在,书屋的游客络绎不绝,周末还常有身着校服的中学生来此看书,一待就是一下午。

“招待全国各地的游客,和他们谈论《山乡巨变》和立波先生的故事,内心很充实。”卜雪斌说,清溪村有着浓厚的文学气息,许多游客都是奔着书本而来。

王蒙、艾青、梁晓声等“作家书屋”也陆续落户清溪村,每一间均根据作家出生地、创作风格和作品特点进行设计装修,为读者提供沉浸式阅读空间。

在“文学村庄”的巨大吸引力下,观光、餐饮、民宿、直播等多业态在清溪村应运而生,蓬勃发展。

2018年,清溪村启动整村提质改造,对空间结构重新进行科学规划、整体开发,打造了连环画长廊、清溪荷塘、立波梨园等20多个景点,开发了精品民宿、清溪剧院、映山红花谷等旅游项目。

“农村的发展前景广阔,农业也不再是小说里描写的那样艰辛。”“90后”清溪村党总支委员邓旭东说。

在清溪村北峰垸片区,1000余亩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目前进入收尾阶段。益阳市一家农业开发公司将在这里开展智慧生态示范建设,打造一个全程机械化的“无人农场”。“利用现代化技术,无人智慧农场能实现‘坐在办公室种田’。”公司负责人王磊说。

与此同时,清溪村还与国联水产开展合作,建设小龙虾科研示范基地2100亩;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刘少军的指导下,1500亩稻鱼种养示范基地正在规划建设中。

1957年冬天,周立波为《山乡巨变》上卷写下结尾:“田野静静的,人们踏着路上的干雪,各自回到各自的家里,等待着开天,等待着春耕的开始,以便用自己的熟练的、勤快的双手,向自然,向黑土,取回丰饶的稻麦和果实。”

60多年后,当文学、旅游与现代化农业融合为一,清溪村又在见证“山乡巨变”续写新篇。

新基建:水泥路通了,心也就通了

▲后山村一景(2022年12月11日摄)记者史卫燕摄

春雨暂歇,云烟飘过山坡,茶枝吐出新绿。一条崭新的环村路上车来车往,喇叭声声,打破了空谷寂静,小小的后山村顿时忙碌起来。

刚过正月十五,村民李琳收拾行囊,和老乡们约好自驾前往上海务工。以往要走四五个小时的山路,如今坐车一个小时就能出山。

后山村位于湘鄂边界石门县壶瓶山,这里素有“湖南屋脊”之称。因山大沟深施工艰难,后山村是湖南省最后一批通水泥路的村之一。

“刚开始只有一条羊肠小道,水泥砖头都进不来,村里人只能住木头房子。”村民李永冬说。多年前,李永冬曾参与集资修路,村民们凑钱把山路拓宽了一点,也刚刚够骡马驮货。

憧憬着山外世界,看着脚下的黄泥巴路,村民们望眼欲穿。重峦叠嶂的大山像一堵厚重的“围墙”,困住了370多名村民的希望。“光靠村里力量,要想通水泥路,还不知道要何年何月。”李永冬说。

“后山村要发展,基础设施是最大的短板。”村支书覃杰说。

转变的契机始于2017年。当年年底,湖南省政府提出目标,用3年左右时间在全省3.6万个自然村实施通路工程,总里程4.37万公里。

2018年,在石门县交通运输局帮扶下,县、乡、村三级筹集资金修建了一条蜿蜒8公里的村路。这条玉带般的盘山路给后山村带来了立竿见影的变化,当年年底,后山村就甩掉了省级贫困村的帽子。

路修好后,终于有老板来收购村里的农产品了,村里的规模化种植养殖也搞了起来,以往藏于深山的土特产不再为销路发愁。

“公路进村只是一个开始,如今村里的新东西越来越多了。”覃杰说,敞亮的砖瓦房多了起来,人居环境越来越美。村里正筹备搞一个电商平台,把土特产放到网上去销售。

行走在壶瓶山,后山村这样的变化比比皆是。壶瓶山镇提供的数据显示,近7年来,全镇基础设施启动项目1209个,其中新建扩宽道路382公里,硬化路面150公里,架设桥梁32座,完成了农村电网升级改造,解决了全镇居民安全饮水问题,基本实现4G网络全覆盖,村级公共服务功能全面提升。

壶瓶山镇党委书记周申武说,基础设施的改善,使边远山区群众物资输送、外出就医、上学读书等更为方便,同时带动旅游产业发展,擦亮了“湖南屋脊”壶瓶山休闲度假、自然观光等旅游名片,鼓起了群众“钱袋子”。

“路通了,心也就通了。”覃杰说,在后山村村民的眼里,这不是一条简单的路,而是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一个全新起点。它拉近村里和山外世界的距离,更燃起了村民创造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心。

新模式:种粮大户村,有了新愿景

▲2月15日,在福安村油菜花田里,村民们观看无人机演示。记者陈泽国摄

久雨初晴,阳光暖暖地洒在沅江市共华镇福安村的田野上,油菜花随风摇曳,春的气息扑面而来。

趁着好天气,福安村党总支书记钟学安正组织村民维修机械、搬运化肥,准备即将开始的春耕。

如今干劲十足的福安村,在几年前还是个省级贫困村。“村子地处洞庭湖平原腹地,1996年因决堤致贫,村里基础设施薄弱,人均耕地少,守着一方沃土却发展不起来。”钟学安说。

福安村96%的土地是基本粮田,种植结构调不了,加上地处蓄洪垸,办企业又没人愿意来。如何让村民有钱赚?思来想去,钟学安觉得还是要从“老本行”着手。

福安村是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村”。前些年,村里耕地有限,大户们凭借过硬耕作技术,纷纷外出租田种粮,足迹遍布湖南大多数产粮县,远的还到了江西、湖北。

钟学安说,近些年走出去的种粮大户有200多人,多的包了上千亩,少的也有几百亩。大户出去了,村里的一些田却抛了荒。2018年,福安村成立益农服务社,试着把闲散土地流转起来搞规模化经营。

“一开始有的村民不理解,觉得自己也会种田,为什么要把地给村里种?”钟学安说,为了获得村民们支持,服务社从没人要的173亩荒地种起,村干部们带头,甩开膀子干了一年。年底一算账,村集体增收7万元。

4年下来,服务社流转的土地规模由当初的173亩扩大到近3000亩,还建成了烘干厂和储粮仓。一些“老把式”也纷纷把田地流转到村里的服务社。

早春的暖阳下,记者与钟学安在田埂上边走边聊,来到村里刚建成的烘干厂。打开大门,一阵稻谷的清香弥散开来,已经打包好的稻谷整齐码放在仓库中。

钟学安抓起一把细长的稻谷告诉记者,这是村里种的优质稻,烘干之后便于存储,还可以实现错峰销售。“优质稻谷现在每百斤最高能卖到185元,比刚收获时还高出三四十元。”

钟学安说,福安村的益农服务社是由全体村民持股的,服务社赚了钱,村民人人有份。这几年服务社干得红红火火,村集体收入也超过了150万元。

“村集体收入,除了一部分用于扩大再生产,其他都用于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养老、助学等民生项目。”钟学安说。

福安村村部旁,一座新建的榨油厂已经封顶,预计4月份即可投产。钟学安说,下一步村里将继续推广“稻油轮作”,利用冬季闲田种植油菜。榨油厂每年可加工6000吨油菜籽,不仅能“消化”福安村的油菜籽,还能带动四乡八里的产业发展,“牌子早就想好了,就叫‘喜福安’!”

新科技:院士请到家,辣椒上太空

▲在文谊新村拍摄的樟树港辣椒苗。湘阴县委宣传部供图

立春刚过,一个好消息在岳阳市湘阴县樟树镇文谊新村迅速传开:被村民们视为“宝贝疙瘩”的辣椒种子,经历了6个月的太空旅行后,马上要回乡了!

去年,樟树港辣椒种子跻身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太空诱变育种项目,163.1克樟树港辣椒种子由此开启太空之旅。今年立春当天,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在北京将种子移交给湘阴县政府。

“我们的辣椒种子上了天,村民们说以后可以叫‘天椒’了!”站在绿意盎然的辣椒种植大棚里,文谊新村党总支书记甘海波满脸兴奋。

樟树港辣椒是樟树镇独有的辣椒品种,以浓郁软糯打动了食客们的味蕾。“每年4月刚上市时,288元一斤还供不应求,成了网红产品。”甘海波告诉记者,作为樟树港辣椒的核心产区,文谊新村几乎全员种植辣椒,或从事辣椒销售。

春风暖阳下,村民殷明曦正在田里翻土,准备移栽辣椒苗。“去年种了5亩,毛收入20多万元。”这位湖南农业大学的毕业生告诉记者,辣椒事业让越来越多年轻人返乡。

2021年,文谊新村成为岳阳市首个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没有一家工业企业的樟树镇,凭借辣椒产业,人均固定存款在全县乡镇中居领先地位。

但由于种性退化,这个在当地传承上百年的品种一度产量不高、抗病性差,加上受外地早熟辣椒、“山寨”品种的冲击,市场一度急剧萎缩,一些村民放弃了种植。

紧要关头,湘阴县与湖南省农科院、湖南农业大学等建立产学研用合作机制,请来著名的“辣椒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邹学校等专家到村里蹲点指导,推进樟树港辣椒种子提纯复壮工程。

邹学校带领团队在当地设立了院士工作站,每年从数以万计的辣椒苗里找出最纯正的几株,为种子提纯复壮。经过不懈努力,樟树港辣椒抗寒、抗病、抗虫性大幅提升。“种植成本降低了,品相更好了。”站在育苗大棚里,种植户吴坤指着绿油油的辣椒苗说。

科技锁住了乡土的美味,樟树港辣椒带富了一方百姓。如今,樟树镇有1万余人从事辣椒产业,2022年产值超过4亿元。

火是火了,但要想继续保持优势,樟树港辣椒的独特品质还需要迭代提升。2022年,从“辣椒院士”指导提纯复壮的品种里筛选出的辣椒种子登上了神舟十四号。“希望借助太空育种的平台,获得宝贵的突变体和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形成种质资源的创新和突破。”湘阴县委书记李镇江说。

“从‘网红椒’到‘天椒’,我们的辣椒产业一定会发展得更好!”吴坤和村民们对此满怀期待。

新渠道:萝卜“突围”了,村民乐呵呵

▲1月15日,新塘村萝卜种植大户阳加军正在地里收萝卜。记者谢奔摄

“我们村的萝卜特别好!你尝尝,口感脆爽、味道清甜!”56岁的萝卜种植大户阳加军拔出一根白皙修长的新品种“水果萝卜”,骄傲地向记者介绍。

走进涟源市桥头河镇新塘村,田野间满目青翠,萝卜、白菜、芹菜等各式蔬菜长势喜人,村民们正热火朝天地刨土、采收、装车运输,一派忙碌景象。

新塘村所在的桥头河镇是湖南省农业特色小镇,尤以萝卜种植历史悠久为特色。“桥头河萝卜”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商标,当地民谚说,“桥头河的萝卜不放油,筷子夹起两头流。”

火热的新塘村萝卜,也曾面临“有品质没销路”的困境。“那时候我们肩挑手扛,上集市散卖,卖不出的就只能喂鸡喂猪,好多直接‘空了心’,烂在了地里……”种了20多年萝卜的贺加年回忆说,地里见不到收益,村里许多人出去打工养家,原本的产业优势村反而成了贫困村。

“要把萝卜销路打开,提升种植效益,让村民有事做、有钱挣。”新塘村党总支书记贺建青说,一定要破解“酒香也怕巷子深”的窘境。

为此,镇里村里可没少下功夫。近几年,镇上建起辐射周边种菜村的大型蔬菜交易市场,搞起了冷链仓储中心,在周边城市设立了“桥头河蔬菜”品牌直供点,又引进了湖南邬辣妈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村里主要种植大户签订了收购合同,吸纳了500多人就近就业。

如今的新塘村,已经形成了从销售配送、冷链仓储到精深加工一整套产业链条,桥头河的萝卜卖到了娄底、长沙、广州、北京……从田地到餐桌,新塘村地里的新鲜萝卜能够实现“当天达”“隔夜达”。

桥头河镇党委书记邹正文介绍,目前以新塘村为中心,桥头河全镇有蔬菜种植村17个,年产蔬菜超过10万吨,蔬菜产业综合产值接近10亿元,其中萝卜种植产值突破2亿元。萝卜产业链还拉动了智慧农业、电子商务、休闲旅游等新业态发展。在桥头河现代农业产业园,不少农业企业和农户积极“触网”,靠着发达的农村电商开网店、做直播带货;博盛生态园正围绕蔬菜等产业发展休闲观光旅游,打造农业休闲观光基地……

从鲜品到产品、网络“爆品”,再到“观光品”,产业链条不断延伸,让新塘村萝卜有了更具价值的“新品牌”。“桥头河萝卜上了街,肉铺也要倒招牌”成了让当地群众颇感自豪的新民谚。

“老把式”阳加军如今也成了“萝卜老板”。去年春冬闲时,他组织村民在流转的500多亩土地上全播撒下萝卜种子。“一亩地产5000多斤,每斤均价保底能卖到5毛钱,效益好得很嘞。”阳加军乐呵呵地说。

新治理:红梅花开艳,干群一条心

▲2月1日,游客在梅花村乡村旅游项目“梅花乐园”游玩。记者陈思汗摄

立春后,衡阳县西渡镇梅花村村道旁的红梅花开正艳,希望的田野上生机勃勃,络绎不绝的游客走进村里踏春赏花。

“开春就迎来‘小高峰’,每天游客超过1万人次,毛收入六七十万元。”在梅花乐园负责售票的村民王秋芬乐滋滋的。

梅花村如今农旅融合的“火热”可是来之不易。当地一名基层干部告诉记者,梅花村虽然毗邻县城,但过去村级组织软弱涣散,干部说话不管用,村民也是“一盘散沙”,“守着金饭碗没饭吃”,没有一家企业愿意上门投资。

2015年,返乡能人、种粮大户刘准当选村支书。怎样团结村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是他考虑得最多的问题。

新的村两委选择了以党建为突破口,在全村党员中引入“积分制”管理,通过设岗定责,引导党员发挥先锋作用。谁英雄,谁好汉,“积分榜”上看一看。刘准说,积分多少,成了评判梅花村党员的一个重要标准。

在支部的带动下,“积分制”很快就从党员逐步扩大到全体村民。2019年底,梅花村又设立“厚德同心积分银行”,将勤劳、友善、诚信等方面的65种行为赋予不同的分值,如积极主动到扶贫车间务工的,积3分;家庭改厕,每项积10分……

“获得相应的积分可以兑换生活物资、获得信用评级银行贷款等,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村风民风,增强了村组织的凝聚力,在乡村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刘准说,自推行“积分制”以来,梅花村先后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

治理之变带来发展之变。2020年,村里筹资2000万元用于发展乡村旅游,先期投入的5个旅游项目已实现了“开门红”。浙江的一家文旅公司还主动找上门来和村里合作。如今,5个项目已扩展至30多个,村民通过流转土地、景区务工、入股分红等,吃上了“旅游饭”。

如今的梅花村,宽阔的柏油路修到了村民家门口,全村老旧民房焕然一新。新改造的民房都统一瓦面、统一墙面、统一绿化花坛,老百姓没有一个唱反调的。

人心齐,泰山移。如今的梅花村,集体经济收入已突破200万元。村间漫步,篱笆围着的菜地里,萝卜、白菜、芹菜青翠欲滴,等待着游客采摘;新开的游乐园里,摩天轮、海盗船、小火车等当下时兴旅游项目一应俱全,孩子们穿梭其中,嬉闹声此起彼伏。

衡阳县县长孙浩说,梅花村的治理之变,在于主动创新治理模式,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发挥。党组织强了,群众就会跟着走,基层治理也会跟着好起来。

新理念:护好“老房子”,乡愁“换票子”

▲2月14日,石堰坪村的油菜花竞相绽放。记者程济安摄

清晨,世界自然遗产地张家界的东南边陲薄雾弥漫,大山深处的村寨在袅袅炊烟中苏醒。

走进张家界市永定区王家坪镇石堰坪村,山水间,油菜花竞相绽放,一幢幢错落有致的土家吊脚楼映入眼帘。和着鸡鸣声,耕牛慢悠悠走过田埂,紧抓农时的庄稼人忙着春耕备耕。

如今,这片土家先民繁衍生息的土地上,仍保留着古朴的吊脚楼民居等土家民俗风情。然而,在城市化进程中,要坚持保护原生态土家文化、守护传统民居不被拆改破坏,石堰坪村也曾面临挑战。

“以前,村里人大多外出打工,家里木质结构的房子没人住,变得破败不堪。他们攒到钱后,都想回来重新盖砖房。”王家坪镇文化站原站长李炎雄回忆,多年前,很多人还未意识到土家吊脚楼承载的文化价值,纷纷要把祖宅吊脚楼改为更洋气的别墅。

“村镇干部一家家上门做工作,呼吁大家保护好土家文化根基。”李炎雄说,经过耐心细致宣传,保护逐渐成为村民们的共识。

得益于石堰坪人的坚守,2013年,石堰坪古建筑群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文物,要保护”被写入村规民约的第一条。

村支书李英介绍,全村现存182栋保存完好的土家吊脚楼,多建于明清年代。村里以“修旧如旧”为原则,组织专业团队对古建筑、乡间小路等进行了修缮保护。

“近年来,村里独特的吊脚楼建筑群,以及薅草锣鼓、扬叉舞、糊仓等土家特色歌舞和农耕文化活动,吸引了源源不断的游客慕名而来。”李英告诉记者,2022年,全村年接待游客人数10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500万元。

今年59岁的全喜平,是村里首批发展农家乐的人。近几年,他的农家乐每年营业额都能突破30万元。“如果不是大家齐心要把吊脚楼保护好,我们村的旅游又怎能发展得起来?”全喜平说,只有把文化传承、保护好了,旅游才能有人气;人气高了,村民们的日子就能越过越好。

借着家乡发展乡村旅游的东风,“90后”村民全子恒于2015年返乡开了家土特产网店。“刚回家时很不适应,网络连接速度很慢,寄快递还得骑两三个小时摩托车送到邻镇去。”他感慨着这些年的变化,如今,光纤入了户,他自家成立了电商服务站,“随着我们村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我的电商也经营得更好,去年网店年销售额超15万元。”

“在保护的前提下,石堰坪村充分推动古村落的活化和利用,让老百姓从中受益,古村落也焕发新的生机。”永定区委书记朱法栋说,“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新生计:从前“怕风吹”,现在“盼风来”

▲1月12日,在六门闸社区生态渔村,居民在晾晒鱼干。记者陈泽国摄

八百里洞庭,四季风不断。

对老渔民熊玉兰来说,洞庭湖的风曾带给她苦痛的记忆。“世世代代生活在湖里,最害怕刮风,吹得小船不停地晃,有次一家人差点都掉到水里。”

“上无片瓦,下无寸土”,这是过去不少洞庭湖渔民的真实写照。他们以船为家,终年漂泊在湖里,依靠打鱼维生。

长年累月的捕捞,让洞庭湖渔业资源日益衰退,生态逐渐恶化。2021年,包括洞庭湖在内的长江流域重点水域正式进入“十年禁渔期”。

渔民陆续上岸,搬进政府建设的渔民新村。熊玉兰一家把家安在了岳阳市君山区钱粮湖镇六门闸社区。“上岸了,怎么养活自己?”这是熊玉兰一家上岸之前最担心的事。

过去,熊玉兰和丈夫会把不便于保存的鱼制成风干鱼,销售给岸上的小饭馆。“卖得还不错,所以当时打算从外面购买鲜鱼,加工成风干鱼赚点钱。”熊玉兰说。

为了把风干鱼的品质做好,熊玉兰一开始不停尝试用盐的比例,“味道不是咸了,就是淡了。”味道搞定了,如何卖出去又成了问题,“以前销路不多,有次一千多斤的鱼白白浪费了,太心疼了。”

“六门闸社区共有上岸渔民76户,其中无田无土的专业渔民36户,他们不少上岸后都开始加工风干鱼。”六门闸社区党总支书记杨健告诉记者,为了扶持产业发展,当地建设了晒鱼长廊,并成功将风干鱼申报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品牌打响后,君山区还实施了“百村千人”直播带货人才培养计划,帮助上岸渔民把风干鱼推得更远、销得更多,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回到洞庭湖畔创业。

不忙的时候,熊玉兰的大女儿刘静就会在店里进行手机直播,推销自家的风干鱼。刘静告诉记者,通过直播,风干鱼卖得越来越好,有的顾客还会上门购买,说“我是你们家抖音的粉丝,算便宜点咯”。

今年春节前夕,风干鱼销售十分火爆,“一天能卖出2000多斤,每天要加工到半夜。”熊玉兰说。

白天晒鱼的时候,熊玉兰总会不时去湖畔的晒鱼长廊查看。“把鱼拿起来不发软就晒得差不多了,以前怕风吹,现在是盼风来,快点把风干鱼做好卖出去。”熊玉兰笑着说。

禁渔之后,洞庭湖生态环境不断好转,春能踏青、夏能赏荷、秋能看苇、冬能观鸟的六门闸,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游玩,拉动周边旅游快速发展。

过完年不久,熊玉兰和家人又忙了起来。

“再过些天,六门闸要举办洞庭湖观鸟节,到时候会有不少游客,我们要提前做好准备,让他们把最好的风干鱼带回去!”熊玉兰说。

新风尚:“排场”不讲了,新风树起来

▲华一村的村容村貌。吴巍伟摄

村口的广播响起喜庆音乐,大红的灯笼,崭新的春联,一家人围炉而坐,丰盛的饭菜端上桌来,推杯换盏中,亲人们互道团聚的喜悦……

少了浓烈的硝烟味,少了聚众赌牌的喧嚣,少了水涨船高的人情负担,华容县三封寺镇华一村村民谢辉说:“没有压力,轻松自在,又过了一个清清爽爽的开心年!”

华容县位于洞庭湖腹地,是全国闻名的粮棉油鱼生产大县。因物产丰饶,华容民间素来讲面子,重人情,可久而久之,也形成了相互攀比的陈风陋习,让群众苦不堪言。

“过去,每到除夕晚上11点,全村上下就噼里啪啦放鞭炮,半夜停一两个钟头,然后一直放到正月初一早上8点多。”华一村党总支委员陈政芳皱起眉头告诉记者,那时村里家家户户讲排场,比着放炮,早上一开门就浓烟滚滚,家里人面对面都得吼着说话,春晚只能看个人影子,说什么一句也听不清。从年三十一直放到正月十五,粉尘、纸屑满天飞,老人孩子咳个不停。“光是买鞭炮烟花,每家每年都得花不少于2000元,花了钱还要遭罪。”

过年前后还是办酒高峰期。当地讲究人情“礼尚往来”,村民陷入“吃酒送礼—怕吃酒送礼—不得不办酒收礼—再吃酒再送礼”的恶性循环。每家每年“人情债”平均大几千元,动辄上万元,多的两三万元。

“人情大于债,头顶锅子卖。”亲友邻居办酒,不能不去,否则会被人议论。每年支出太多,村民撑个两三年,自己再不办酒就撑不下去了,不得不找理由办酒。于是,婚丧嫁娶宴、升学宴、参军宴、满月宴、建房宴、装修宴……办酒的名目越来越多,村民压力越来越大。

“幸亏前些年县里出台移风易俗政策,村里推行,终于给‘人情债’的恶性循环画上了句号。”华一村党总支书记刘再跃介绍,按照县里“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政策,村里所有党员干部都签了承诺书,带头转风气。

村里制订专门的村规民约,明确办酒范畴、条件和程序,明确违禁办酒的处罚。成立了村红白喜事理事会,理事会由9名具有良好政治素质、社会声望、群众基础的老党员、老村干部、老教师组成,他们在群众中有威信,负责对全村红白喜事上门进行劝导,成功率非常高。

村民熊长江家里添孙,原打算办酒庆祝。村红白喜事理事会知晓后马上登门劝导,又是讲道理,又是算经济账。最后老熊心服口服,“他们讲得对,这个办酒风硬是要停下来。”

不再比排场,没了人情债,生活和谐,村容优美。谢辉感慨地对记者说:“轻轻松松,和和美美,这样的生活谁不爱!”

新职业:返乡当“管家”,吃上“旅游饭”

▲龙尾巴村的梓山漫居民宿。吴勇兵摄

检查客房卫生、清点设备物品、测试热水温度、给壁炉生火……距离客人抵店约4小时,吴悠还在为接待工作做最后的准备。

作为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协合乡龙尾巴村梓山漫居民宿的一名管家,吴悠早在客人出发前2天,就开始了和对方的沟通。“我们提前了解客人的需求,并做好天气、穿衣等提示。等他们到店后,我们还会引导泊车、带领参观民宿、根据需求帮忙规划旅游线路……”

在龙尾巴村,像吴悠这样的民宿管家,还有数十位。由于紧邻武陵源核心景区,龙尾巴村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自然景观资源,近年来,当地通过吸引投资和返乡创业,打造精品民宿集群。目前,村里已有13家中高端民宿,另有8家民宿在筹建中。

“绿水青山是我们能吃上‘旅游饭’的前提。”村干部李秀英还记得,以前村里污染问题非常严重,空气中常弥漫着臭水沟的刺鼻味,到处都是随意丢弃的垃圾杂物。“交通也不太方便,一条好走的路都没有。”近些年,随着一系列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措施的推进,龙尾巴的村容村貌发生巨大变化。

“龙尾巴从原先的‘空心村’,变为大家返乡就业创业的沃土。”李秀英说,村里的民宿能直接提供百余个就业岗位,还能间接带动大家从事旅游服务业,“越来越多人走上了‘旅游路’,挣到了‘旅游钱’”。

2016年,“85后”李平放弃大城市的高薪工作,返乡创立民宿璞舍,兼任管家。“现在村里空气清新、环境整洁,向远处眺望就能看见张家界的‘三千奇峰’,住起来舒服得很。”李平介绍,璞舍至今已接待过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游客,“在国际上也算得上小有名气了”。

民宿管家这一职业群体也在不断壮大。2022年,民宿管家被纳入新版国家职业分类大典,成为一种“新职业”。“很多人觉得,民宿管家就是酒店前台或者服务生。”李平说,民宿管家其实是一份很有温度的职业,管家们以朋友的身份与客人相处,用细节和妥帖的服务,让客人感到宾至如归。

梓山漫居负责人杜勇说,管家是民宿直接与客户打交道的第一人,十分重要,“我们会定期组织内部培训,或者送管家外出参加培训,系统性地提升管家的服务理念、技能、品质。”

“民宿管家作为一种新职业得到认可后,我感觉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有着4年管家工作经历的唐言军说,“我们不仅要通过真诚的服务提升民宿的品牌美誉度,更要努力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献一份力。”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