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陵县沅陵镇太安社区。 黄庭波 摄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肖军 雷鸿涛 怀化日报记者 杨玉捷
“都说太安新家好,楼高路宽霞飞彩。月儿梦里笑出来,太阳出来照窗台……”
初春明媚的阳光洒在沅陵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太安社区,社区广场歌声飞扬。太安社区之歌——《太阳出来照窗台》诉说着社区居民的幸福生活。这首由社区群众自编的歌曲节奏明快,发自搬迁群众的肺腑。怀化10万搬迁群众通过后续扶持,生活水平像芝麻开花节节高。
初心之歌——
让大山深处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妹妹你莫打望,哥哥还在山坳上;妹妹你草鞋打成样,哥哥才到半坡上;妹妹你草鞋成双双,哥哥挑脚一趟又一趟……”
这是雪峰山下的怀化曾经流传的“过山谣”,直白而朴实的歌词里,透着过去的辛酸和无奈。
“让大山深处的百姓过上好日子!”
“十三五”期间,怀化市打响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易地扶贫搬迁攻坚战,对“一方山水养不活一方人”的深山里103904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搬迁,成为湖南省搬迁人口最多的市州。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接续奋斗,让搬迁群众的生活更上一层楼。”怀化市委书记许忠建说,怀化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的目标精准发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做实易地搬迁“后半篇文章”。
队伍再加强,帮扶不断档。2021年3月,该市将“怀化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联席会议”更名为“怀化市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联席会议”,成为全国首个更名机构。市、县两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联席会议办公室,均从人社、农业农村等与易迁后扶工作直接相关部门抽调工作人员,稳定加强易迁后扶队伍。
投入不减力,政策强保障。近两年,市、县两级财政投入后续扶持资金1.03亿元。精准出台怀化市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二十条措施”,组织32个市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结合部门职责,精准出台“十四五”后续帮扶支持政策,创新建立“1+2+N”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政策体系,助推后续扶持工作高质高效开展。
帮扶“一对一”,责任压得实。组织市、县两级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组建工作专班,与全市330个安置区开展“一对一”结对定点帮扶。
在怀化市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联席会议办公室,记者看到了一首歌词:“全市易迁后扶工作者,踔厉风发,笃行不怠,埋头苦干,勇毅前行,舞动易迁后扶工作春之步伐,同全市搬迁群众一起向未来……”
“变化的是名称,不变的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初心使命。”该办相关负责人说。
精准施策,真情帮扶,探索易地搬迁后续帮扶的“怀化路径”。去年6月,怀化市被授予“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成效明显市”,荣获“国务院真抓实干督查激励奖”,是湖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市州。
乐业之歌——
家家有就业,户户能增收
“哒哒哒……”2月24日,沅陵县太安社区德云服饰有限公司帮扶车间,40多名工人正在忙碌。一张熨衣工作台,是残疾人李西玉的“特殊岗位”。
“政府帮我找工作,身残也能有事做。”李西玉一脸灿烂地说,以前住在大山里,啥活也干不了;现在搬出大山住进了城里的新房子,楼上是住房,楼下可上班,做梦也没想到。
2018年底,湖南省面积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沅陵县太安社区建成,1359户5206人陆续从山里搬进安置区。
这么多人从山沟里搬出来,靠啥生活?
搬进新房子,兴起新产业。
沅陵县突出后续就业帮扶,将厂房搬进了安置区,先后在太安社区建立就业帮扶车间6家。配套建设太安社区万亩生态农业产业园,搬迁群众在产业园务工,享受入股分红等多重受益。
车间搬到家门口,就业不用去远方。怀化市及时推广沅陵经验,目前已建成223个帮扶车间,吸纳8466余名搬迁群众就近就地就业。
“促搬迁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稳岗就业是关键。”怀化市委副书记、市长黎春秋介绍,怀化从强化协作、技能培训、产业扶持、政府支持、以工代赈等多渠道发力,促进49874名有就业意愿的搬迁劳动力就业增收,确保家家有就业,户户能增收。
“饭碗”多起来,“口袋”鼓起来。怀化以产业振兴为抓手,促搬迁群众“早致富”。着力构筑“县有特色后扶产业、乡有后扶产业园区、村有后续产业基地、户有后扶产业项目”后扶产业体系,投入资金5.95亿元,新建后扶产业园区(基地)27个。并建成安置区后扶产业项目144个,利益联结搬迁户3436户,年户均可增收1万余元。
“住新房,有活干,娶新娘,后扶政策来帮忙。”在溆浦县文家冲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搬迁户向刚悠然地哼着自编的小曲儿,喜笑颜开地告诉记者,有了稳定的工作,找老婆容易了。
幸福之歌——
抓配套,强服务,搬迁群众融入新生活
一次搬迁,换来几多欢颜。坐在宽敞明亮的客厅里,麻阳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龙升社区搬迁户舒群英笑容满面地说:“这里不仅房子好,看病、购物、出行、孩子上学,啥都方便。我们一家人都爱上了这里。”
这不,傍晚时分,作为社区文艺骨干的她,又张罗着小区妇女们跳起了广场舞,幸福的笑声越传越远。
“搬迁生活如蜜甜,唱支山歌颂党恩……”年近八旬的黄呈召是社区民乐队的成员,在社区文体活动中心的排练室,拉拉唱唱的日子过得乐悠悠。“过得好快活,就到这里养老。”黄呈召乐哈哈地说。
要让搬迁群众“稳得住”,配套设施要完善。记者围绕龙升社区走一圈,卫生室、幼儿园、银行、超市、公交站、“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等设施一应俱全。
在怀化,像龙升社区这样的配套设施,是每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的“标配”。该市持续优化安置区“软硬环境”,促搬迁群众“融入好”,全面提升搬迁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每当夕阳西下,芷江海峡路社区文化广场便热闹起来,一群孩子在教练的指导下练习踢足球。
海峡路社区,是芷江规模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在社区文化广场踢足球的孩子,大多是搬迁户的娃。教练赵凯,是驻海峡路社区的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
去年初,搬迁户黄星发现工作队的赵凯在下班后总喜欢到社区文化广场踢足球,便通过“社区网格化管理平台”小程序向社区干部建议,社区的小孩放学后能否跟着赵干部踢球。
社区干部接到黄星的反映后,找到赵凯,随之成立了“五点半”足球队,现有队员20余人。
从山村搬进城,群众生活环境变化大,如何有效治理?芷江积极探索易地扶贫搬迁后续管理模式,坚持党建引领,安置区成立社区,社区成立党支部。同时,建立党群服务中心,划分微网格,开展便民服务回应搬迁群众的需求。
“我们尝鲜‘云治理’,通过‘社区网格化管理平台’小程序,做到‘居民点单、社区派单、网格跑单’。”海峡路社区党支部负责人说,社区居民通过微信小程序,可随时反映问题诉求,经社区工作人员及时核验,精准派发所属网格的网格长调处解决。
怀化市委副书记王建球介绍,怀化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推行“一站两委四会”党建模式,健全社区治理组织体系,致力打造管理规范、服务便捷、就业稳定的“睦邻之家”,让搬迁群众找到归属感,乐享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