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记者一线观察】大美洞庭 万物芳华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周月桂 彭雅惠 彭可心 徐典波]

12月13日,岳阳市君山区华龙码头,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周月桂(左七)与当地干部群众共同学习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傅聪 摄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周月桂 彭雅惠 彭可心

徐典波

阳光大好,芦苇苍苍,群起的水鸟仿佛从洲滩飞出的音符,久久盘旋在湖面上空。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我们进一步推动洞庭湖生态文明建设确定了方向、提供了指针。”12月13日,一场户外宣讲会在位于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华龙码头举行,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童铮主讲,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与保护区工作人员、志愿者、渔民一起,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感受洞庭湖的新变化,展望洞庭湖的美好未来。

把洞庭湖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

“我们这里现在一般不叫华龙码头,改叫‘江豚湾’了。”53岁的生态环保巡护员邓铁牛,从小就住君山区芦苇总场华龙码头附近。

小时候,邓铁牛常常能在江边看到江豚出没于此。随着湖区自然生态的退化,特别是附近砂石转运搅拌场等建立,渐渐难寻江豚踪迹。

2017年起,随着长江岸线专项整治、洞庭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全面实施,华龙码头等非法砂石码头全部取缔,并进行了复绿。

2018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华龙码头等地考察,嘱咐做好长江保护和修复工作,守护好一江碧水。

如今,华龙码头变身“江豚湾”,水鸟翔集,江豚撒欢,一派生机盎然。

“每年4月到10月,是江豚出没最多的时候,那时我每天都会来这里跟它们打个招呼。”这些年,几万亩芦苇荡到处留下了邓铁牛巡护的足迹,他还被省河长办授予“最美护河员”称号。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童铮表示,“我们将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牢记嘱托,守护好一江碧水,把洞庭湖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

形成社会公众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大合唱”

天气越冷,洞庭湖上聚集的水鸟越多。即使不用望远镜,也可以看到湖中密密麻麻的水鸟,它们热爱着洞庭湖温暖的湖水、柔软的泥滩、鲜嫩的草茎,年复一年举家来此。

“其实,江豚、麋鹿和候鸟,才是湿地真正的主人,它们都是比我们人类更为古老的洞庭湖居民。”宋玉成是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第一个专门研究麋鹿的博士,人称“麋鹿博士”。

宋博士来到宣讲会现场,向大家讲述东洞庭湖的候鸟调查和麋鹿故事。东洞庭湖候鸟调查在2015年是10多万只,到2021年已有29万只左右,数量增加了一倍多。而麋鹿在洞庭湖经历了从繁盛到灭绝,再到重新引入、形成自然种群的传奇历程,数量由以前不到10头发展到230多头。

“野生动物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加,是洞庭湖环境逐渐向好的标志。”宋玉成说,由于前期干旱,今年候鸟来得有点晚。随着降水增多,未来一到两个月洞庭湖的候鸟还将持续增加。

江豚、麋鹿与候鸟,让我们领略到了洞庭湖的生物多样性之美。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洞庭湖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张鸿表示,今后将继续加强科研监测,全面掌握洞庭湖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和动态,搭建社会各界保护洞庭湖生物多样性的参与平台,形成社会公众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大合唱”。

保护好生态,生态也会回馈你

岳阳市君山区钱粮湖镇,湖面广阔,湖风猛烈,沿着堤岸,整整齐齐挂满了肥大的鱼,阳光和风让它们呈现微黄的颜色,鱼肉饱满,仿佛轻轻一按便会滴下油来。

六门闸社区的大型晒鱼场面,形成了1.6公里长的晒鱼长廊。2019年底,“禁渔令”推出后,六门闸社区的渔民上交了渔船渔网,开始岸上新生活。

“我们六门闸社区150户居民现在都上岸晒起了风干鱼,做的是生态风干鱼。”退捕渔民刘静在宣讲会现场说起了上岸后“新活法”。

眼下正是风干鱼销售旺季,刘静每天会通过电商平台直播卖鱼,预计今年销售额将在500万元以上。

“保护好生态,生态也会回馈你呢!”六门闸社区党总支书记杨健说,现在大家成立了风干鱼协会,做大做强风干鱼产业,六门闸风干鱼还成功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人退水清,鱼繁鸟育。禁捕退捕后,鱼类资源显著恢复。2021年监测到洞庭湖水域的水生生物种类较2018年增加了近30种,达到60多种。近30年在洞庭湖难觅踪迹的胭脂鱼、鳤鱼等,又重新出现在人们视野中。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君山区渔政管理站站长戴四新表示,将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的要求,对禁捕水域实施全方位监管,落实好退捕渔民安置政策,为守护好一江碧水、修复长江水生资源提供有力保障。

【记者手记】

人与自然,生生不息

彭可心

洞庭湖是湖南的母亲湖,洞庭湖湿地是大自然留给湖湘儿女的丰美馈赠。长期以来,《湖南日报》热切关注洞庭湖,忠实记录着母亲湖的变迁。

在准备这次《记者一线观察》报道时,我们找到了一张20多年前的报纸——2001年12月26日,《湖南日报》头版刊载消息《洞庭湖长大五分之一》,这则消息获得了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报道在文尾说:“人与自然在洞庭湖开始和谐相处。”

原来,早在本世纪初,《湖南日报》就已关注到洞庭湖畔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探索。

今天的洞庭湖,无疑有更多这样的故事。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开设的新媒体专栏《湖湘自然历》,立足湖湘本土展示生物多样性,洞庭湖的江豚、麋鹿以及各类候鸟与植物,都是栏目关注的对象。我非常有幸参与了这个栏目的报道,这也成了我走近自然、认识湖南的一个窗口。

这次采访,是我第一次来到洞庭湖观鸟。透过望远镜,小天鹅优雅游弋,雁鸭群起群落……冬阳下的洞庭湖那么安详美丽,我心中涌出莫名的感动。很难想象,数年前,因为乱采滥挖、过度捕捞以及工业污染等,洞庭湖一度遍体鳞伤。

我折服于洞庭湖的美丽和丰富,震撼于它历经创伤后的博大与宽容。我相信,未来十年,我们将在洞庭湖上,记录下更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故事。

相关专题: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记者一线观察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