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记者一线观察】幼有所育 老有所乐——临湘市桃矿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掠影

[来源:华声在线]

11月9日,桃矿街道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微宣讲进楼栋活动。 李舒 摄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周磊 通讯员 丁会云 刘宇丽

11月22日,记者从临湘市城区出发,越过大小山丘,跨过几条荒芜铁路,20余分钟后,便抵达桃矿街道。透过老旧的房屋、展厅摆设的精美矿石,依稀可见往日桃矿风貌。

文化站内,桃矿街道党委委员谢正新正在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这已经是该街道举行的第四次微宣讲。

“党的二十大报告振奋人心,让我更有理由、更积极地投入街道志愿者活动。在桃矿居住很幸福,相信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老党员罗国勤听完宣讲、发表感想后,马不停蹄地前往街道辖区内的森林义务巡护。

在桃矿街道,像罗国勤一样的志愿者有近200名。他们用日复一日的无私奉献,协助街道撑起一片“幼有所育、老有所乐”的幸福乐园。

抖落一身尘埃,桃矿从历史中走来

文化站大厅的展柜中,800余枚企业创办以来的印章整齐陈列,述说着桃矿悠久的历史。

桃矿街道办事处前身是大型国企桃林铅锌矿,始建于1956年。因资源枯竭,2003年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由临湘市政府管理。

桃矿关闭破产后,社区基础设施差,大量职工下岗,养老、再就业等问题日渐凸显。

临湘市接管桃林铅锌矿后,从最难、最苦、最突出的民生问题入手,全力推进民生工程建设。

2016年以来,临湘市先后投入67.9亿元,实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项目47个。2545套破旧房屋完成改造,道路硬化、小区绿化亮化美化、管网建设等相继完工,通过职业培训、专场招聘、公益岗位等就业服务组合拳,2400名下岗职工再就业。

漫步桃矿街道,所遇之人,十之七八为年迈老者。该街道文化站站长杨迎归说,由于无田无地,当地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留下的多为老人、小孩。

如何服务好这两类人群?桃矿街道给出的答案是:借助志愿者的力量。

2012年,桃矿综合文化站成立。杨迎归介绍,当时,连办公地点都没有。不过群众热心,组建起100多人的志愿队伍。

桃矿退休工人卢政家当时就加入志愿队。他发现,老人年纪大,照看孩子困难,尤其在节假日期间,留守儿童连个读书学习、娱乐的地方都没有。

在卢政家和杨迎归的共同推动下,桃矿街道成立“留守儿童”之家。在这里,志愿者组织策划“阅读伴我成长”亲子读书活动、“希望家园”暑期培训、漫画比赛等活动,邀请心理老师和志愿者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和一对一帮扶。

卢政家成为乒乓球教练,免费为留守儿童培训。2013年,他因身体不适做了心脏支架手术,休养3个月后,又回到孩子们身边。十年如一日,卢政家已经记不清自己带过多少学生。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 卢政家说,希望把志愿服务正能量传递给桃矿的下一代,让他们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新时代新风貌,“身边95”品牌响亮

桃矿街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活动机制日渐成熟。

该街道构建“3+N”组织架构,“3”即1个街道实践所、2个社区实践站,“N”即辖区内6501全民国防教育基地、矿山博物馆、道德讲堂、主题公园广场等活动场所。推进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理论宣讲、志愿帮扶、文化乐民、文明宣传4个实践平台建设,打响“身边95”志愿者服务品牌。

何为“身边95”?桃矿街道党委委员谢正新解释,“身边95”就是“身边有我”。

志愿者身着红马甲、臂戴红袖章,走街入户,成为老人和小孩身边最信得过的亲人。

罗国勤曾是桃矿的一名机械维修工人,如今是一名志愿者。年底给困难群众发放生活物资时,他都会早早来到物资发放点蹲守,遇上哪位老人搬不动,就帮忙送回去。

水龙头坏了,罗国勤会修;灯泡要换,给罗国勤打电话。15年来,罗国勤骑着摩托车,穿梭在大街小巷,忙的时候连午饭也顾不上吃。

“多亏了桃矿的志愿者,他们真正为我们办实事。”孔玉华老人经常打电话告诉外地的女儿,昨天哪位志愿者帮她换了煤气罐,今天哪位志愿者给她搬了物资……

桃矿街道老年科协分会会长刘满星告诉记者,街道还建立空巢独居老人入户随访机制,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辖区880名65岁以上老人、慢性病患者提供家庭签约服务,免费进行健康体检、上门巡诊、心理疏导等,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2021年,该街道金鑫社区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培育时代新风新貌。”刘满星说,未来,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继续协助街道做好志愿服务工作,让老人吃好、住好、玩好。

走进桃矿街道文化站。书画室,居民挥毫泼墨;儿童活动室,孩子们剪纸、读书;乒乓球室,老少一堂尽情酣战……在这里,处处可见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

【基层声音】

桃矿街道党工委书记罗成英:

我们要深入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做好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等工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街道将继续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力量,整合技能型志愿者,增强街道和社区志愿者服务能力,继续发挥志愿者模范作用,让志愿服务活动多样化、网格化、常态化。

桃矿街道金鑫社区“夕阳红”格长自治协会会长管银保:

党的十八大以来,桃矿街道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的老旧房屋全部改造,居住环境、治安环境越来越好。我们协会一共有20多人,平均年龄65岁以上,大家都心无旁骛投身志愿服务活动中。“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是我的座右铭,我也会带领协会成员,一直在志愿服务这条路上走下去。

【记者手记】

信仰融入血液里

周磊

桃矿街道志愿者罗国勤胸前佩戴的党员徽章,熠熠生辉。入党后,他几乎每一次出门都佩戴。

50岁那年,罗国勤光荣入党。也是那一年,他怀着感恩之心加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团队。

跟着罗国勤采访一天,不难发现,他在摩托车装上小喇叭,宣传新风尚、新政策;他自掏腰包,为困难户免费维修家电;他每日两次,往返在茂密的森林,巡护防灾……他早出晚归,奔波在为民服务的路上,一路风霜,将15载年华奉献给桃矿的老老少少。

罗国勤说:“党员徽章戴在胸前,就是一种信仰。我时刻铭记党对我的要求,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更加谨慎、更加有力。”

如果信仰有声音,那一定是为民之声、奉献之声。

罗国勤朴实无华、无私奉献的模样,就是桃矿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的生动写照。

相关专题: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记者一线观察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