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蓝天绘新景——长沙市雨花区奋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来源:华声在线]

圭塘河穿城而过,呈现出如诗如画的生态之美,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长沙市生态环境局雨花分局供图)

陈 新 杨松林

长沙东南,远处,山木葱茏,满眼入绿;近旁,高楼林立,河水澄明。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雨花区既澎湃着强劲的经济活力,又呈现出如诗如画的生态之美。

近年来,长沙市雨花区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提升生态环境质量,防范化解生态环境领域风险,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水平和改善幅度取得飞跃提升,数据显示:雨花区空气优良率由2016年度的76.2%提高到2021年度的85.2%,提高9个百分点;PM_2.5浓度由2016年度的50ug/m^3降低到2021年度的40ug/m^3,下降20%;氮氧化物排放总量由2016年度的31.587吨降低到2021年度的18.087吨,下降42.7%,老百姓生态环境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都显著增强。

驰而不息护蓝天

“这辆挖掘机抽检三次均值为0.23,国家限值是0.5,检测是合格的。”今年以来,为全面落实《湖南省深入打好污染防止攻坚战工作方案》,完成实施非道路移动机械第四阶段排放标准、监督性抽测不低于国家平台登记数的10%非道路移动机械等任务,雨花区蓝天办会同长沙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展“打赢蓝天保卫战之臭氧污染防治”专项执法行动,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集中整治,共检查非道路移动机械142台,责令整改问题机械4台,处罚2万元。

这是雨花区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缩影。今年以来,雨花区全面落实“六控十严禁”措施,集中力量抓好建筑工地、餐饮油烟、汽车尾气、露天焚烧、涉排企业等重点领域,引入第三方专业团队,运用先进的污染源监控分析设备,提升精准治污能力,推动大气降碳减污协同增效,进一步提升大气污染治理能力。

雨花区在“打好蓝天保卫战”过程中,以“绣花”功夫落实每一项举措。从部署生态环境保护(蓝天保卫战)工作大会、蓝天保卫战绩效考核工作调度会、臭氧污染防治专家调度会等,到针对建筑施工项目、加油站、汽车修理等行业领域进行专题调度,再到完善周例会、月通报、季讲评工作机制,聚焦臭氧污染防治、扬尘污染治理等重点,打出了一套大气污染防治的“组合拳”。

在常态长效严治理方面,雨花区成立蓝天保卫战七大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各街镇和相关部门“一把手”现场调度研究,深入开展工地扬尘、餐饮油烟、油气、机动车维修行业、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高污染排放车辆、非道路移动机械七大专项整治工作,严控各类污染源。区城管、住建、环保、交警、公安、交运等执法部门全面强化执法力度,长期有序开展七大专项整治、部门联合行动、交叉执法等工作。发挥网格化平台作用,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开展“三级执法、两级巡查”。今年以来全区共办理涉气案件15559起,罚款338.091万元,保持了监管执法的高压态势。

大气污染防治既需全力以赴,更需科学防治。雨花区在辖区建成空气自动监测国控站,在园区和各街道(镇)全面建成空气自动监测小微站,提升环境空气质量精细化监测水平,完成工地扬尘在线监控、规模以上餐饮油烟在线监测、园区大气污染防治在线监控、重点工业企业污染防治设施用电监控等平台建设,同时,雨花区综合利用走航车、无人机等科技手段,对辖区内所有污染源进行摸底,重点调研了雨花区东南方向大型物流园、园区企业,根据餐饮、汽修、加油站、工地等类别,建立“一单一库”(污染源清单和污染源图库),形成挂图作战和工作清单化的工作机制。开展全区VOCs走航监测溯源和道路积尘负荷走航监测,分析VOCs排放特征以及全区的道路积尘情况,推进黑烟自动抓拍系统的试点工作。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雨花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环环相扣,招招相连,拳拳相接,既各成路径,取“单打”之功,又浑然一体,收“组合”之效。

圭塘河畔踏歌声

漫步在圭塘河风光带,只见水清岸绿、草木葱茏,三五成群的孩子们嬉戏欢娱,乐享美好时光,曾搬离圭塘河畔如今又迁回的老街坊笑意盈盈……

问渠那得清如许?

圭塘河位于长沙市雨花区境内,长度仅28公里。上世纪90年代开始,岸边小化工厂、小作坊、高楼大厦建起来,沟沟汊汊被填平,加上圭塘河水流量不足、自净能力差,导致水质愈渐黑臭、河湖生态不断退化。

河流污染根源复杂,治理也非一蹴而就。从1999年开始,长沙市、雨花区两级政府先后投入80余亿元,推进圭塘河全流域综合治理,编制圭塘河流域总体规划,引进德国汉诺威水协“海绵城市”理念,生态引水工程实现通水,完成圭塘河全线排口截污改造和截污管道疏浚清理,完成圭塘河生态景观带二期、井塘段城市“双修”与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公园建设,水系环境持续改善。

经过治理,圭塘河彻底变了样:圭塘河2017年全面消除黑臭水体;2018年顺利通过国家生态环境部、住建部黑臭水体治理专项督查,治理经验在全国推介;2019年圭塘河全域年均水质稳定保持地表水Ⅳ类,2020年以来,圭塘河年均水质达到Ⅲ类标准,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获评2021年度全省“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圭塘河蝶变成生态河。

晨操、晨跑、晨读……圭塘河畔,美起来,靓起来,热起来;投资、创业、开发……圭塘河畔活起来了,火起来,红起来。

如今,圭塘河串联起生态、人文、艺术、运动、商业多个业态,一条臭水河变成一条生态河、经济河、幸福河,奏响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交响曲。

圭塘河成功治理有何经验和特色?为有源头活水来。

在圭塘河治理中,雨花区坚持四个转变:一是由单纯的建设向建设与治理并重转变。改变过去侧重通过景观绿化建设带动河道两岸开发的思路,将流域整体水质改善、水岸联动治理作为主要目标,合理规划蓄洪、分洪、滞洪措施,科学实施雨洪管理和调度,分期改造渠化河道与建成区合流制管网系统。二是由分段治理向全流域治理转变。立足全流域总体规划,委托德国汉诺威水协、长沙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联合编制《圭塘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纲要及专项方案》,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三是由“九龙治水”向“一龙统筹”转变。充分整合环保、水利、农业、园林、城管、市政、城乡建设、城投、属地街镇九大力量,专门成立工作指挥部,实现流域治理统一调度。成立圭塘河流域开发建设有限公司,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加快圭塘河综合整治。四是由为治水而治水向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转变。跳出片面通过硬性指标检验治水效果的思维模式,学习镇江、常德等地海绵城市建设经验,引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对圭塘河流域进行整体规划建设,着力提升治理品质。

快马加鞭未下鞍

蓝天碧水像一面镜子,映照出雨花区治理污染的不懈努力。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雨花区深化制度建设,完善生态环境制度体系,健全雨花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环境保护问题问责办法(试行)、生态环境保护“天天在线”工作制度、“清廉环保、美丽雨花”建设等制度10余项,在强化环保铁军建设、完善监管机制、明晰部门责任、强化科学考评、日常化解突出环境问题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保护生态环境离不开强有力的监管。雨花区筑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排污许可制度,2016年以来共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项目3个、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236个,严格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准入,从源头上切实防范生态环境风险。提升监管的精细化水平,全面推行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实现全区112家固定污染源企业排污许可管理全覆盖,构建企业持证排污、政府依法监管、社会共同监督的新格局。

持续铁腕治污,精心呵护环境,雨花区健全突出环境问题办理跟踪、部门间信息共享、问题移交、处理督办等常态化管理机制,构建突出环境问题常态处置工作体系,2017年以来,五轮次中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看”交办的640余件群众信访问题全面完成办结清零,办结率100%。近年来持续加强环境违法犯罪行为打击力度,共下达责令整改决定书257份,查封扣押42家,立案处罚257家,罚款共计1114万元;移送环境违法行政拘留案件15起,移送环境犯罪刑事案件9起,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环境问题,全力维护群众环境权益。

从铁腕治污向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转变。近年来,雨花区聚焦国家重大战略打造绿色发展高地,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推进清洁生产和能源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在全市率先启动、完成碳达峰路径研究及行动方案编制,加快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越过一山又一山,快马加鞭未下鞍。雨花区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为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大力实施“强省会”战略、建设美丽新长沙贡献雨花生态环境力量。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