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者·正青春】尹杰:探寻猪肉美味密码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周倜]

▲尹杰 通讯员 摄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周倜

为什么土猪肉偏偏就更好吃?如何生产出更加美味的猪肉?未来猪肉可以解锁更多口感类型吗?一些“无肉不欢”的老百姓对这些问题或许鲜少细究,但在湖南农业大学,青年教师尹杰每天和伙伴们一道“扎在”猪肉品质研究里。

时而托腮思考看向远方,时而在稿纸上涂涂画画……10月14日,在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513办公室里,记者见到了他忙碌的身影。

拒绝做“考霸”,学有所成就得干实事

“很多人都说我是‘考霸’,但我从不这么认为。如果真有什么特别的,那就是我每次考试心态都很好。”尹杰很健谈。

生于四川的一个农村家庭,父母给予他的宽松教育环境,让尹杰自小就是个“爱好自由”的人。他喜欢研究些“稀奇古怪”的知识,也很擅长自己“拿主意”,就连高考志愿也是自己抱着本厚厚的指导手册填完的。

2012年,从湖南农业大学毕业的他如愿考上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师从印遇龙院士。攻读硕士学位的日子里,他发表了多篇论文。

外人别提有多羡慕,但尹杰自己开始“慌”了。临近毕业,他发现自己居然没有真正深耕的研究方向。

“如何让科研更有意义更能落地呢?”想起导师印遇龙院士时常穿着汗衫、短裤奔波在猪圈农田里的情景,他陷入沉思。好在,他又顺利通过考试继续攻读博士。那时起,导师时常提醒他“干科研最终得为老百姓多做点实事”。

“不要再当‘考霸’了!”这个念头在他心里越来越浓。尹杰深知,得益于导师等一众前辈的努力,目前我国生猪种业已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正向“好不好”发起冲击。

顺着这个思路,尹杰逐渐有了灵感。

他告诉记者,目前公认“土猪肉就是更好吃”,但为何“更好吃”,较为浅显的答案尚停留在其“脂肪沉积更高”,因而不少同行都在探寻背后更深层次的因素。他想,土猪每年的出栏率远远不够吃,若能研发出口感“媲美土猪”的猪肉,或许能进一步满足百姓的口福。

尹杰又替自己拿了主意,并在学院支持下,定下了这个新目标。

科研无止境,用心丈量“从A到Z”的距离

其实,当年刚接触动物学科专业,年少的尹杰也曾和村里不少人一样,担心以后会不会就是个“养猪户”。不曾想,求学期间的苦读,尤其是数次在导师们的带领下深入猪圈农户,他愈发觉得“养猪背后大有学问,猪肉里面大有研究”。

得益于读书时期喜欢研究些与微生物相关联的领域,他想以此为出发点,深入研究微生物是否能够调控宿主代谢,以及到底有哪些微生物能真正对猪体内脂肪代谢起到影响,从而调控猪肉品质。

2020年的一个深夜,尹杰在办公室画了个图,这也是他的思维习惯——图的“A点”是脂肪代谢,“Z点”是猪肉品质提升。从“A”到“Z”之间,他用英文与代码写下许多关联因素。或许只有他自己才看得懂,到底要走多少步才能真正顺利“通关”。

繁琐的步骤里,“粪便菌群移植”助力他打开了新格局。在试验中他发现,例如将宁乡花猪粪便菌群整体移植到普通白猪体内,明显奏效!

但整体移植不能说明问题。肠道内的菌那么多,必须找出真正起作用的,这得进一步试验论证与探寻。“事实上也是有新收获,但我们还是不满足。这些菌在猪的肠道内,究竟是如何对猪脂肪沉积起调控作用,从而影响最终品质与口感的呢?”尹杰说,团队已经在紧锣密鼓地研究。

目前,他在团队和学院其他老师指导下取得了一些能改变猪肉口感的微生物资源。有了这些宝贵资源,他们又在思考能否在下一步对其进行系统性地收集与梳理,使其发挥更大作用,助力未来探索出更多好菌株,提升猪肉品质与口感。

但尹杰觉得这远远不够,他深知,目前我国已拥有全世界最丰富的猪种质资源,接过前辈奋斗出的“衣钵”继续努力,是自己一份沉甸甸的使命。

在尹杰的资料柜里,“从A到Z”的思维导图还有很多。但在这个33岁小伙子心中,“从A到Z”更如同科研攻关之路,自己尚处在“A点”,想要到达最终的彼岸,还有漫漫征途。

相关专题:奋斗者·正青春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