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运会比赛日综述⑦|从团队到体系,举重湘军寻求跨越

[来源:华声在线]

今日关键词:团队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陈普庄 蔡矜宜

摄影记者 邹尚奇 李健 傅聪

你看到的,是他们将杠铃高高举过头顶。

你看不到的,是更多的“他们”将他们扛在肩上。

举重其实是一项团队运动,运动员独自登场的背后,是一个团队的协调运转。

9月14日至15日,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在省运会举重比赛台前幕后看到,围绕“举重湘军”这个核心团队,一个更为庞大的体系正在打造和完善中。

一个人的比赛,一群人的奔忙

14日晚进行的举重女子55公斤级U19组,几乎成了省体校代表队选手向林香“一个人的比赛”。

她是湖南举重女队拳头项目49公斤级的重点队员之一,为了系统备战省运会后的全国赛,向林香选择了不减体重,跨级别“以小打大”。即便如此,省队专业选手与众多业余体校选手之间的差别依然明显。

省运会比赛中,为了确保各代表队之间公平竞争,省队教练一般不参与现场指挥。但鉴于向林香的绝对实力,为了给向林香模拟一次大赛参赛环境,这场比赛破了例。

奥运冠军教头周继红、前女子53公斤级世界冠军李萍,共同担任现场教练,若干名教练团队成员随时待命。台前一片云淡风轻,幕后,却是一个团队的奔忙。

向林香安静地坐在训练台边,周继红、李萍相继走了过来,和她耳语了几句。“教练告诉我,专注做好每一个动作,尽量发挥训练水平,同时避免受伤。”比赛后,向林香向记者“解密”了这段师徒对话,简单到令人难以置信,但向林香说:“这对运动员是一种心理暗示,能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

20公斤,40公斤……每组热身,杠铃重量依次增加,直至接近比赛重量。每一把,李萍都麻利地亲手给弟子加重。到了比赛后半段,她又忙着根据场上情况为向林香报填报试举重量,估算出场时间。

周继红则一边关注着向林香的一举一动,一边叮嘱身边的工作人员,“前面选手还剩10次试举的时候告诉我”“还剩6次试举的时候告诉我”……

训练馆里有两块显示屏,一块显示每名选手的试举重量和目前成绩,一块显示场上比赛实时画面。除了向林香的教练团队,其他各名选手的团队也都忙在忙着。虽然忙,但井然有序。

“准备上场,加油!”

向林香沉着起身,朝着比赛通道走去。

从抓举到挺举,她6次在教练鼓励下出场,6次试举成功。轻松获胜之余,作为未来可能代表湖南参加更高级别比赛的运动员,她也和教练团队完成了一次大赛的磨合。

一个体系,一个管理闭环

一名运动员,一个教练组,若干名保障人员,构成了一个团队。若干个冠军团队,构成了在国内国际赛场屡战屡胜的湖南举重王者之师。

只有完善的体系,才能孕育出优秀的团队。湖南省举重运动管理中心主任何国表示,通过省运会及前期的全省后备人才集训情况看来看,中小级别人才储备较为厚实,湘西州、永州、郴州构成的“三州鼎立”的优势局面依然在延续,其它市州也时有新人涌现。与此同时,男队在龙清泉、谌利军之后面临着一定程度的人才困境,接下来湖南举重还亟需解决训练场馆设施落后、保障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

据何国介绍,目前我省女子举重在49,55,59,64,71公斤级有着不错的高水平人才储备,其中49公斤级的侯志慧、王佳丽、胡玉婷,59公斤级的罗诗芳等多名运动员目前在国家队集训;男队方面,除东京奥运会后改打61公斤级的谌利军、73公斤级的彭政林之外,虽然还有几名不错的新秀,但由于近期缺少国内比赛,目前还无法进入国家队一试身手。

湖南举重依托于目前各市州打基础、省队出尖子、国家队出成绩的人才培养输送体系,从大方向上确保了整个体系处于良性发展的态势。不过,各市州在人才培养输送的质量上依然存在差别。

“现在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举重项目得到每个市州、县一级主管领导的关心支持,能够把场地建设加强,省中心可以带领大家一起去县一级选一批好的苗子,放在市州,练个两三年,打好坚实的基础再送到专业队来。”何国表示。

场地保障只是整个保障体系的一个层面。何国告诉记者,接下来湖南举重还将着力于打造基础设施、医疗、科研、教练、后勤等多位一体的训练保障体系。

“目前来看,我们人才厚度不错,教练团队很优秀,后勤保障也基本到位,但科研、医疗亟需加强。如果我们一环一环的能够紧扣起来,对于我们这个重点项目来讲的话,创造新的辉煌,还是大有希望。”何国说道。

相关专题:竞跑新时代 奋楫出洞庭——聚焦湖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