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碧水向东流——十年来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之四

[来源:华声在线]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彭雅惠

乾坤日月当依旧,十年江湖却异同。

党的十八大以来,三湘之变前所未有——

2012年到2021年,全省GDP从2.2万亿增长到4.6万亿元,翻了一番以上;工业增加值从不足万亿提升到1.42万亿元,年均增长7.8%。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长江干流湖南段和湘资沅澧四水干流从水质较差转变为国考、省考断面连续两年全部达到或优于Ⅱ类。

7月下旬,生态环境部通报了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上半年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我省147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8.6%,5个市州水质进入全国前30名,数量居全国第二。

不负嘱托,彰显发展新担当

万里长江滔滔西来,接纳湘、资、沅、澧四水,在广阔的洞庭湖区舒展。就在江湖交汇处,我省设立了东洞庭湖林阁老监测点。

“起伏后,江豚来得更多了,一天可以看到20多头。”监测员邓铁牛不免惊喜。

十年前,这处江湾还是年吞吐砂石量30余万吨的非法砂石码头,常年砂砾乱堆、污水横流。现在,这里已经成为风光秀美的亲水平台“江豚湾”。

长江岳阳市君山华龙码头段,江豚在水中嬉戏。 石述威 摄

我省96%以上的土地属于长江流域,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极为重要。翻开湖南水系分布地图,河流纵横全省,长5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341条,绝大多数纳入长江水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到湖南考察调研,勉励湖南“守护好一江碧水”。

牢记嘱托,不负期望。全省上下从“靠山吃山,有水快流”的传统依赖中转变,努力求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在全国率先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从城市到农村、从生产到生活,千家万户行动起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植入人心。

建设生态强省被纳入“五个强省”战略目标,《中共湖南省委关于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深入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大力推动湖南高质量发展的决议》出台,从顶层设计锚定湖南经济发展方向。

由省委书记任组长的省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由省长任主任的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陆续应时而生,全面加强组织领导和靠前指挥;

省、市、县、乡、村五级河湖长体系建成,并首创“总河长令”,破解“九龙治水”难题,实现了大到江湖、小到小微水体,各级河长齐抓共管的局面。

前不久,《湖南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向公众征求意见。规划提出,按照“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着力强化长江干支流水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政治责任已转化为湖南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在实践中走向纵深。

河湖联治,重现流动生态风景线

夏日炎炎,天高云淡,江水丰盈。站在株洲冶炼厂老厂区办公楼楼顶,整个清水塘尽收眼底。

这里曾经是依湘江而建的国家重点工业基地,以冶炼、化工、建材三大产业为主。十年前,烟囱林立、厂房密集,长期粗放式发展导致工业污染严重,工业废水排放量最高年份近2000万吨,威胁湘江中下游地区千万居民饮水安全。

十年中,天翻地覆。区域内261家企业或关停或搬迁;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全力推进,近3500亩污染地块得到修复;生态新城开发建设加速推进,轨道交通延伸产业、低碳产业等逐一布局,眼下,高端智造、科技创新、文创商贸、口岸经济四个产业功能区已具雏形。

清水塘的“蝶变”,映射出湘江“前世今生”。

这条见证湖南近现代进程的先驱之河,聚集了全省近60%的人口、75%以上的生产总值,但也承载了60%的污染。

守护好一江碧水,湖南正是以“湘江治理”为重中之重,展开了一场又一场不竟全功不收兵的“碧水保卫战”。

2013年,湖南省启动湘江保护与治理省“一号重点工程”,制订三个“三年行动计划”,累计投入约600亿元,全流域推进治矿、治砂、治污,计划用9年时间堵住污染源头。

从此,3068个重点治理项目形成一连串重拳出击,治沉疴、畅河道——

1563家散乱污企业、1200多家涉重金属污染企业,铁腕关停;

长株潭河段河道采砂,全面禁止;

岸线500米内的2000多家畜禽养殖场,全部退养;

流域县级及以上城镇生活污水、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实现覆盖;

清水塘、竹埠港、水口山、锡矿山、三十六湾等重金属污染区域,彻底整治。

治污力度之强、监管执法之严前所未有。到2021年,湘江流域水质优良率达到98.7%,比2012年提高10.6个百分点。

以湘江为突破口,湖南治水持续升级,长江湖南段和“一湖四水”实现系统联治。

洞庭湖区水环境综合整治五大专项行动、生态环境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水环境综合治理八年规划齐头并进,47万亩矮围网围依法拆除,38.6万亩欧美黑杨清除到位,纸浆生产企业全部关停,农业面源污染有效控制,湖体总磷浓度较2015年下降43.8%。

2021至2022年度洞庭湖越冬水鸟74种40.4万只,种类和数量均创新高。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徐典波 摄

长江湖南段岸线非法码头、非法采砂全部取缔,岸边10公里范围内545座废弃露天矿山全面修复,长江大堤沿线造林绿化近2万亩,江水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Ⅱ类,为多年来最高水平。

而今,“一江一湖四水”形成了一条条流动生态风景线,“湘水清见底,楚云淡无心”的美景已然重现。

人与自然,展开和谐共生新答卷

7月中旬至8月初,今年新生的小鹭鸟到了离巢试飞的时候。南洞庭湖的湖洲上,绿鹭、池鹭、白鹭、中白鹭、牛背鹭亲鸟们带着娃练飞,鸣叫不断,整片湖洲热闹得像集镇。

“遇到掉下来的小鹭鸟,我就帮忙捡到树下,等待亲鸟来认领。”皮培奇在南洞庭万子湖打捞河道垃圾时,很爱看鹭鸟满天飞。他本是一名在南洞庭捕鱼40多年的老渔民,因为“十年禁渔”,他“转岗”当上了河道环卫工。

“一江一湖四水的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一个是治污,一个是治岸,一个是治渔。”省生态环境厅负责人介绍,作为内陆渔业大省,我省曾有数万渔民,扛起“守护好一江碧水”重任,必须破解“竭泽而渔”的矛盾。

2019年上半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启动“十年禁渔”,一年半内,全省建档立卡渔船20376艘、28588名渔民全部退出、19154本捕捞证全部收回注销。

退捕渔民得到就业帮扶、享受参保绿色通道,截至2020年底,符合参保条件的28428名退捕渔民全部纳入养老保险,18259名有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的退捕渔民实现转产就业。

人与自然之争划下“休止符”。渔民不再进入湿地洲岛,人退水清,鱼繁鸟育,生态堤坝重新构筑。

今年1月,洞庭湖区域水鸟同步调查记录到越冬水鸟74种40.4万只,种类和数量均创新高。最新监测调查则显示,长江湖南段及洞庭湖中鱼类种类比禁渔前增加了30多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长江江豚从不足90头增加到110多头。

不止在洞庭湖,省林业部门监测发现,全省湿地保护率已达到70.54%,各处湿地生态系统功能有效提升,物种多样性保护成果显著。

过去十年,湖南铺开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答卷。

【青年观察】

家乡的“蝶变”,让我自豪

湖南师范大学2021级新闻传播学研究生 王悦

十年前,我做梦都不敢把我的家乡与“玫瑰花海”联系起来。但十年后,这变成了现实。

我的家乡在娄底冷水江市。地方虽小,名气却大,过去一百多年,“世界锑都”的名声响彻全球——这里的锡矿山,以锑储量大、质量优、产量多称雄世界。

娄底锡矿山,复绿矿区满目新绿。 陆波 摄

但长期粗放式开采,使矿区周边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尤其可怕的是,锑及其化合物在冶炼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砷碱渣,易渗入水,污染环境,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2013年,湘江保护与治理被列为省“一号重点工程”,锡矿山被纳入重点整治区域,从此开始了绿色矿山建设和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十年来,百年遗留的重金属废渣基本得到治理,矿区淤积的含重金属废水实现达标排放,光秃秃的矿山上也种满了绿色植物。

今年暑假,我发现记忆里灰尘漫天的家乡真的彻底变了,走在街区随手一拍,就是“朋友圈”里惊艳的蓝天白云、鲜花绿草。

更让我惊讶的是,这两天有同学联系我,说锡矿山生态修复基地的玫瑰花海在抖音上“火爆了”,火红的玫瑰花铺满了整个山坡,让人一见就心生喜欢,所以他们也想来“打卡”。

家乡的变化,真让我自豪。

相关专题: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