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义务教育“双减”工作获教育部三次点名表扬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邓桂明]

华声在线8月1日讯(记者 邓桂明)一年来,湖南全省上下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推进“双减”工作,加强统筹协调、深化系统治理、狠抓工作落实,取得了积极进展和阶段性成效,教育部多次面向全国推介湖南的做法。

截至目前,我省“双减”工作总体态势较好,作业管理、课后服务、校外培训监管等主要指标排名全国靠前,教育部在新闻发布会上3次点名表扬湖南,多个典型经验入选全国“双减”工作优秀案例,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媒体也相继进行宣传推介。

高位推动,构建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在全国较早制定“双减”实施方案。成立由省委副书记任组长、省政府分管副省长任第一副组长、24家省直单位为成员的“双减”协调小组,在省教育厅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处,配备6名编制。省政府教育督导办连续两年组织开展全省“双减”工作落实情况专项督导。今年6月,组织省级督察组对14个市州和39个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展实地督查。省教育厅将“双减”工作定为全省教育系统“一号”工程,纳入“真抓实干”督查激励项目。各市州、县市区对标省委省政府,建立健全“双减”工作机制,全省形成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的“双减”工作体系。

标本兼治,推动学校教育减负增效。在减负方面,加强作业管理,实行总量控制、分层设计、精准布置、精细批改,避免一刀切和重复刷题;加强考试管理,减少考试频次,优化考试内容,调节考试难度,更好地运用考试来监测教育质量、引导课堂教学。在增效方面,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去年秋季学期全省101所“芙蓉学校”全面建成投入使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公费师范生培养力度,为乡村学校输送一大批优秀教师;出台中小学课后服务、“五项管理”等系列文件,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建立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机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课后服务水平。数据显示,全省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覆盖率达100%,作业时间控制达标率达100%。

精准施策,推进校外培训回归正轨。坚持校外培训公益性属性和补充性定位,针对过去校外培训机构过多、过滥、过热、过火等问题,重拳出击、精准施策,取得明显成效。截至目前,线上义务教育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率为100%(压减2家),线下义务教育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4700余家,压减率超过80%。全省14个市州全部出台学科类培训政府指导价,收费标准相比之前降低30%以上。各县市区均已建成使用校外培训收费监管平台,校外培训机构全部纳入监管,通过管住钱倒逼培训机构规范办学。全省将2022年定为整治校外违规培训攻坚行动年。寒假期间,全省共拆除违规广告2300余条,整治有资质培训机构的违规行为3100余起,取缔无证无照培训机构1060余家,查处“一对一”等地下违规培训200余起;5月全省开展为期一年的中小学在职教师违规校外培训专项整治,目前已查处并通报在职教师20余名;暑假期间,还将继续组织各市州开展地毯式排查,对违规培训“零容忍”查处。

源头治理,推进教育生态逐步修复。出台文件构建规范有序和监督有力的招生机制,杜绝跨区域争抢生源,堵住掐尖渠道,推动学校从“抢好生源”向“教好学生”转变。2022年进一步规范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明确了指标生分配比例达到50%且整体录取比例不低于85%、普通高中招生原则上不超过两个批次等要求,引导普通高中由分层办学向分类办学转变,推动“择校热”逐渐降温。省教育厅联合省市场监管局建立“双减”举报长效机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将“双减”置于全民监督之下。积极推进家校社共育,建成家长学校1.2万余所,打造网上家长学校,启动首个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引导家长树立科学育儿观念,合理确定孩子成长预期。

下一阶段,我省将聚焦学校教育主阵地,坚持一手抓减负、一手抓提质;持续有效整治校外违规培训,大力抓好暑期整治攻坚行动,重点整治“一对一”“一对多”等地下培训;以推进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分类管理为着力点,健全设置标准、严格审批准入、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重塑校外培训行业生态;牵住教育评价机制改革的牛鼻子,完善考生招生制度,扩大将优质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分配到初中学校的比例,发挥考试招生对于推动“双减”的指挥棒作用。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