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已成国人主要健康危险因素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杨蔚然 姚雯钊]

第六届中国慢病健康管理与大健康产业峰会发布《健康管理蓝皮书(2021)》

慢性病已成国人主要健康危险因素

制图/戴莹芳

漫画/余宁山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杨蔚然 通讯员 姚雯钊

6月18日,记者从在长沙举办的“第六届中国慢病健康管理与大健康产业峰会暨第七届中国·湘雅心血管健康管理论坛”上获悉,我国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的88.5%,其中心脑血管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比例为80.7%。慢性病已成为我国主要健康危险因素,由此造成的疾病与经济负担越来越重。

“中国慢病健康管理与大健康产业峰会”,又称为“五湖健康大会”,是由武留信、宋震亚、陈志恒等健康管理行业的知名专家学者共同发起的健康管理学术交流平台。本次会上首次启动“新案例、新作品、新产品和新品牌”作品征集,备选2022蓝皮书。而2021年10月15日,由中关村新智源健康管理研究院、中南大学健康管理研究中心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健康管理蓝皮书:中国健康管理与健康产业发展报告No.4(2021)》(以下简称《2021蓝皮书》),在会上引发热烈反响。

现状

加强对体检人群的健康素养教育与主动健康管理迫在眉睫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教授、《2021蓝皮书》副主编陈志恒介绍,《2021蓝皮书》采用我国29家健康管理(体检)中心、共94850名体检者完成健康自测问卷数据,分析了我国体检人群的主要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现况。此外,还通过检测26363名体检者随机尿钠,估测盐摄入量,分析盐摄入量与慢性病及饮食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我国体检人群罹患的主要慢性病为高血压病55.89%。、糖尿病24.71%。、血脂异常15.79%。、脂肪肝11.64%。和慢性胃炎或胃溃疡8.26%。。

研究提示,体检人群慢性病患病率及主要慢性病单病种患病率均较2015年下降。然而,体检人群的健康素养及健康生活行为现状仍不容乐观。健康素养方面,仅11.30%的人经常自测血压、心率;12.61%的人在出差或旅游时经常携带常用或急救药品;37.85%的人经常观察大小便情况;30.34%的人经常晒太阳;理想脉搏数、理想体重指数、甘油三酯正常值、胆固醇正常值及正常腰围的知晓率均低于50%。

健康生活行为方面,约48.207%的人为超重或肥胖;36.40%的人不参与体育锻炼;22.29%的人为现患吸烟者;28.15%的人为现患饮酒者;38.13%和11.71%的人分别具有不良和较差的睡眠;湖南省体检人群91.24%的人盐摄入量超标,特别需要关注男性、中年、超重和肥胖、高血压和血脂异常人群的盐摄入量。因此,我国体检人群的健康素养及生活方式亟待提高与改善,加强对体检人群的健康素养教育与主动健康管理迫在眉睫。

分析

2021我国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升,差距减缓

《2021蓝皮书》显示,当前,新技术、新产品、新融合促进生命健康产业进入健康管理时,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生命健康产业实现颠覆性变革,新思维、新视角、新使命支撑生命健康产业稳健跨越式发展。但慢性病成为中国人主要死因。2017年中国人十大死因分别是:中风、缺血性心脏病、呼吸系统(气管、支气管、肺)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肝癌、道路交通伤害、胃癌、阿尔兹海默症及其他痴呆症、新生儿疾病和高血压性心脏病。目前导致中国人过早死亡的主要疾病是慢性病。

然而,居民健康消费需求已悄然变化(来源:中国统计报告(2021))。2019至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2021年2115元(8.8%);2020年1843元(8.7%);2019年:1902元(8.8%)。居民健康消费需求由简单、单一的医疗治疗型向疾病预防型、保健型和健康促进型发生着转变。

2021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25.4%,与2019(19.17%)年相比,提升6.23个百分点,增幅为历年最大。从2012年的8.80%到2020年的23.15%,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逐年提高,尤其自2017年开始,每年以超过2个百分点的增幅增长。

健康科普呈现互联网化、视频化、产业化发展趋势。对近9000名网络用户进行健康科普视频用户现状调研结果显示,92.1%的人看过健康科普视频,权威专业是用户评判优质健康视频的主要标准,有付费意愿的用户占比55.4%。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升,差距减缓。(数据来源:新华社官网 2021医疗科普短视频与直播洞察报告)。

观点

老年人三“减低”两“增多” 儿童“三个小”问题突出

大会期间,记者采访了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关村新智源健康管理研究院院长、《2021蓝皮书》主编武留信教授,他就蓝皮书谈了自己的主要观点。

《2021蓝皮书》与以往最大的不同有三点:第一,产生于疫情环境下,对其影响比较明显,以健康管理、健康体检作为服务业,以接触性、密闭性、集中性、流动性为主要特点,蓝皮书集中反映疫情常态化防控下,我国的健康管理、健康产业怎么发展。第二,研究发展非接触性建设服务即数字健康,远程非接触变成一个趋势,即智能化服务。第三,疫情对健康产业链影响较大,要立足国内内循环,刺激新的消费,健康消费升级。

武留信还分析了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首先是老年人的健康问题。目前全国有接近2.64~2.5亿的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其中1.8亿是75岁以下的活力老人。针对这类人群的健康问题和健康特点进行研究发现,有三个“减低”:一是大脑的认知功能的减低,二是身体的机能、耐力下降,三是感官功能下降,如看不见、听不见了。出现两个“增多”:心理精神问题增多,营养问题增多,还包括老年人使用的药物增多。还有两个“增高”,即两个风险增高:一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肿瘤、心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和心理疾病发病风险增高;二是老年人的失能失智风险增高,如摔倒了,不能动了,失智将造成阿尔茨海默病。由此提出解决的办法要重在学习,老年人退休后,学习科普知识、健康知识,提高自我健康管理的素养,懂得自我保健,维护健康。

第二个是儿童健康。儿童青少年的健康突出表现在“三个小”,即“小眼镜”、小胖墩、小矮个。因此,儿童营养、儿童体质体能、儿童感官功能的发育、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等,都需要关注。

第三个是中间带,即有2.6亿人的年轻群体,他们懂得把养生保健放在前沿,但现实生活中,点外卖、过度的文化娱乐、过度追求医美美容等,其实存在很多误区,他们引领互联网或者数字健康消费新时尚,但需要给他们普及科学健康知识,才能达到真正健康。

来源:长沙晚报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