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县向东街。 曾文贵 摄
全媒体记者 周俊
通讯员 李佳茜
【老街名片】
新化县于宋熙宁五年(1072年)建县,是一座有着近千年历史的古城。始建于明朝时期的向东街,位于新化老城上梅古镇的资江畔,为新化现存唯一还保存原有市井特色的老街,可谓千年古县的缩影。
向东街兴于清末民初,因资江水运繁荣,码头上船来帆往,街道上人声鼎沸,许多人来此置业行商,形成了集家坊、集市、码头为一体的商贾之地。目前,仍保留有弄堂、阁楼、宅院等历史建筑212座,建筑外置马头墙为隔断,街道以青石板铺就。民国27年至29年,当地对街道进行整修,并拓宽至6.5米,总长达2257米。
【老街行走】
要了解新化,首先要读懂向东街。
“杯子糕、蒿子粑、糁子粑、马练王、油榨粑……”清晨第一缕阳光洒下,古朴的老街在厚重的撮口音中开启。这浓浓的新化腔,再加上一碗红汤牛肉面,仿佛穿越了千年时光,从古到今,经久传唱。
漫步向东街,湿滑的青石板还未完全褪去昨夜的露珠,斑驳的老宅,将故事藏在了木板的褶皱里、刻在了褪色的招牌上。勾肩搭背的铺子、依稀可见的雕花、老街坊小弄堂,那消失的旧时光里,总有一束光能撩拨儿时记忆,总有一丝触动让人魂萦梦绕。
暮春细雨,撑一把油纸伞,让我们走进那悠长悠长的烟火巷。
毛板船,划出烟雨繁华
大码头,是许多新化人的儿时记忆。
家住向东街的阳立生家中,挂着一幅“梅山古城大码头”彩画。画上,千帆竞发、人群熙攘,撑船的、挑担的、贩卖的、逛街的不一而足,颇有“上海滩”气势。
“追寻向东街的记忆,就要从街口的大码头开始。”阳立生说,“从大码头上岸,是日本人开的东亚旅社;再往里走,有江西会馆、银号、杂货铺、盐局、木材场、煤炭公司等。”
清末民初时期,资江水运兴盛,作为县城最大的码头,南来北往的商贾从这里装卸货物,运至武汉、长沙、益阳等地。久而久之,向东街成为资江水运线上重要的商贸集散地。当地居民在家门口打上一盆热水、挂上一条毛巾,供往来的客人洗漱,凭这就能解决基本生活费用。
自洋务运动后,武汉一带大兴工业,需要大量木材和煤炭。新化人把松木、杉木锯成大块木板,再将木板拼装成船,用马钉加固,绳索捆绑,制作成毛板船装货。到达武汉后,将煤炭等货物卸下,再将毛板船拆成木料,一起出售。
伫立街口,听资水滔滔,恍若昨天:梅山人从这里整理行囊,驾着并不牢固的毛板船,下资江、过洞庭、入长江、达武汉,勇闯72道险滩。
千里水路,险滩层叠,暗礁纵横,稍有不慎,则沉埋江底,葬身鱼腹,人船共毁。民国25年3月,新化发出毛板船300艘,其中触礁沉没130艘。
在向东街流传着这样一段资水滩歌:“船触礁石人遇难,艄公葬水不怨天。舍出血肉喂鱼肚,伤筋断骨还撑船。”
凭着这股蛮劲,煤炭、木材、锑矿、茶叶、桐油等本地特产不断外运,洋火、洋油、洋钉等物资不断输入,同时也吸引了江西、武汉、长沙等地一大批商贾前来置业行商。持续汇集的人流、物流,带来了财富,造就了向东街的烟雨繁华,更打响了新化“楚南望邑”的名号。
青石板,走过岁月沧桑
逛向东街,青石板路是最深情的导游,青砖黛瓦是最生动的解说。
新化老城原有“九巷十八街”,向东街仅仅是其中一条。历经岁月沧桑,井头街、青石街、永兴街、南正街等古街或失去旧貌、或被拆除。如今的新化人,习惯把这一带保留尚为完整的老街统称为向东街。
向东街的路面基本上由纵横交错的青石板铺就,形成中间微凸两边稍低的“龟背”结构。县文物保护部门邓智前介绍:“向东街有历史记载以来没有发生内涝,得益于超前的排水布局。”
几年前,新化县在对向东街修缮时,打开青石板路才发现,石板下有类似桥墩的设计,桥墩架板,板下悬空,构成“上路下渠”结构,沟渠随着青石板路延伸,串联成地下水网,汇入资江,不管雨水多大,都能避免路面积水。
新化有句俗语,“到通济桥看大水去。”向东街通济桥曾是全县防汛的晴雨表,只要这里进了水,就要做好防汛准备。
然而,通济桥并无桥,只有青青的石板路,上通东门凼里,下至向东街,左到菱角塘,右达大码头街。“桥”下有沟渠直通资江,江水上涨,沟渠水也会随之上涨。
通济桥往大码头走,抬头就看到万寿宫,昔日的江西会馆,南来北往的客商,大多在此歇脚。
昔日的盐局,也位于大码头街,已被拆除重新修缮。1935年,红军长征经过新化,曾有一支红军来到向东街,打开盐局给当地群众发盐。向东街许多门面上,还残留着当年的红色标语,打下深深的时代烙印。
巷道深深,曲径通幽。
青石板路蜿蜒向前,每一处拐角似乎都在引导着人们,走向老街深处。擦肩而过的骑车背影,巧笑顾盼的妙龄女子,挑担摇铃的货郎担、席地而坐的修鞋匠……一幅幅画面恍如昨日,亦复今时。
老宅院,刻下时代印记
徜徉古街幽巷,头顶的马头墙如连排的士兵昂首挺胸,两边铺面在青瓦、白灰、木刻的装扮下,粉墨登场。
精巧玲珑的楼阁,镂刻精美的图案,加上小门、大堂、天井,布局俨然。屋与屋之间的深窄小巷错落有致,走出窄巷热闹繁华,关上木门恬淡自成,恍如市隐。
向东街的建筑融合了清代、民国之风,亦有中西结合之美。县文物保护部门邓智前介绍:“古街建筑充分体现了‘商埠’特点,也展示着梅山人兼容并包、文化开放的性格。”
夜幕降临,霓虹初上,悠远的新化山歌穿透星空。循声探去,一座古色古香的四合院穿越时空跃然眼前。几堵古意素朴的青砖灰墙,翘檐飞翔,临街是褐色木板组成的4扇门店。远望灯笼摇曳,昏暗俨然,给人平添几许苍茫。
慎德堂,始建于清代同治八年,第一任主人为清末秀才刘慎德,总面积2000余平方米,房屋48间。如今的慎德堂已成为新化梅山文化的展示馆。
踏进青石门槛,观碑廊、看天井、遛展厅、品古董、驻足戏“福”台,流连堂前堂后。置身于梅山文化的时空隧道,民国初期新化的地方银票,造型各异的巫傩面具,古朴精巧的雕花木器,以及从向东街留存下来的石碑、瓷器……530余件藏品,每一件都在诉说着那些陈年往事,抑或是沧桑巨变。
累了,寻一处靠近戏台的座位,品一杯地道新化红茶,尝一尝梅山人的“待客九碟”,观一场非遗传承人带来的杖头木偶戏、新化山歌、资水滩歌。听得懂也好,听不懂也罢,在那“呜呜呀呀”的唱腔中,总能让人感受到坚韧不屈、敢闯敢试、急公好义的“梅山蛮气”。
【小贴士】
老字号:老玖面馆总店,1927年创建,位于向东街通济桥。
地方小吃:杯子糕、蒿子粑、糁子粑、马练王、油榨粑等。
网红打卡:慎德堂,修建于清代同治八年,集文化展览、表演、品茶、特色小吃于一体,参观游览免费。
自驾路线:娄怀高速新化互通下高速—新化县城河西滨江北路—慎德堂门前大型停车场。停车后,即可开启向东街穿越之旅,不收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