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 新旅游·洪江故事】“水上长城”浩荡行

[来源:湖南日报·华声在线] [作者:肖军 袁春华 黄建平 王承当]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肖军 通讯员 袁春华 黄建平 王承当

电视剧《一代洪商》首集,沅水上频繁往来的船舶穿梭水面、“洪江码头”人来人往装运货物……好一幅壮观的水运贸易盛景。

洪江百业兴旺、空前繁荣的主要缘由,是明清时期江南经济和水运贸易的兴盛,带动了洪江以集散桐油、木材等为主的支柱产业。

沈从文在散文集《湘西》中写道:“由辰溪大河上行,便到洪江,洪江是湘西中心。出口货以桐油、木材、鸦片烟为交易中心。市区在两水汇流一个三角形地带,三面临水,通常有‘小重庆’的称呼。”

沅水、巫水两江在洪江交汇,两江形成的缓冲地带,让这里成为了泊储船舶、排筏的天然港坞。大量木材、洪油从这里出发销往全国,由此兴盛而起的水运,沟通了洪江的商贸交易、货币流通。在水路运输为主的近代以前,洪江成为沟通东西的一大货物集散中转地。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文人王炯在《滇行日记》就这样形容洪江水运的繁华:“烟火万家,商贾骈集,货财辐辏,万屋鳞次,帆樯云聚,是为巨镇。”

天然的地利,是洪江水运便捷的资源禀赋;而河道的疏浚,则推动洪江水运走向鼎盛。

据记载,西南地区于清初完成改土归流,清政府致力于疏通清水江(沅江的上游河段),以加速少数民族与中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极大改善了洪江上游航运条件,使云贵土产顺利进入洪江,带来商贸繁荣和地方的富庶。

此间,时任贵州巡抚的张广泗贡献大。雍正年间,他向朝廷奏报清水江“出湖广之黔阳县,向多怪石,不通舟楫”。雍正七年(1729),他又与总督鄂尔泰联名提请开浚清水江,“自此至湖南黔阳县总一千二百余里,始遄行无阻”。

据民国《贵州通志·前事志》记载,是年,贵州集结154艘苗船结队下洪江,采购粮盐物品,往返航程近千里。“咚咚哐,下洪江”成为舞阳河和清水江两岸流行的童谣。

河道的疏通、西南地区的陆续开放,洪江的水陆交通优势更加明显,给众多创业者带来了无限的商机。

18世纪初到19世纪中后期,大量移民涌入洪江。据史料记载,有18个省、24个州府、80多个县在洪江设立了同乡、同业会馆,全城3.8万人中,寄命于商,坐地经营者,多达1.6万人。

因原有商业码头不敷应用,洪江仅各地商人会馆增设的专属码头就有20多个。北京的皇木采办、汉口的近代工业、上海的船舶加工等,都要仰仗洪江等地的原料。

“汉口千猪百羊万担米,比不上洪江犁头嘴。”在洪江,有这样一句由来已久的歌谣。沅江流域三大水上码头之一的洪江犁头嘴,在明清时期就是湘黔桂滇鄂“五省通衢”的一个重要口岸。

水运的鼎盛和大量的码头开放,各地商船齐聚洪江。据民国二十七年(1938)《黔湘水道查勘报告》记载,当时聚集洪江的木帆船511艘。

其实,洪江除了盛极一时的“洪油”贸易外,还曾有数十家洪江木行同样红火。得益于水运和地利,沅江上游黔东南、桂北山区的大量木材汇聚到洪江,使它成为黔、桂及湘西南最大的木材交易市场。

《一代洪商》剧中杨同昌的原型人物——杨竹秋,经营的杨恒源油号在清朝末年时,就是经济实力相当雄厚的富商大贾,还是有名的木材商,曾取得采购“皇木”的许可,将洪江木材直销北京。

应水运而生的还有一个庞大职业群——“排古佬”或“船巴佬”,他们用竹子或木材制作成排筏,用来为各地商号运输货物,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排帮”。

在洪江贮木场工作过的杨绍科的父辈曾在沅江放排运木,据他介绍:“沅江上游各口岸木商将木材编成木排,木排用一条条又粗又长的竹缆维系,从而顺流而下、踏波逐浪,成为洪江一道不可再现的水上长城景观”。

“用‘见排不见水,见船不见江’来描绘洪江当年木材经营的一时盛况极为恰当。”洪商文化研究会会长曾湘洪介绍,洪江水运鼎盛时期,在900多公里的沅江水面上,各种满载货物的船只、木排有近千艘,浩浩荡荡、首尾相衔、蔚为壮观,光从事水运业者达一万多人。

《一代洪商》中,频现排工放排片段,排工们唱着粗犷豪放的号子,劈波斩浪。曾湘洪说:“‘排帮’在作业中创造了许多劳动歌谣,如拖排、拉木、摇橹、编排、放排等号子多达20余种,充分反映出沅水流域木排工人工作生活和精神风貌。”

近年来,洪江区将这些号子整理改编,汇编成册,总称《沅水号子》。并组织排练反映当时木排工人工作生活的舞蹈,参加各地组织的文化活动演出,让这一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得以传承。

相关专题:新湖南 新旅游·洪江故事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