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沙兆华 杨佳俊 周帙恒 梁可庭 唐亚新 龚柏威
“云”连两会,畅想发展。3月7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湖南代表团举行首场网络视频采访。郑建新、刘志仁、朱立锋、单晓明、徐云波、唐岳等6位全国人大代表,围绕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守护一江碧水”等方面,通过“云”上互动,接受在长沙的各媒体记者的“云采访”。
(3月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湖南代表团举行首场网络视频采访。图为郑建新代表(左)、刘志仁代表通过视频连线,接受记者采访。)
全国人大代表,长沙市委副书记、市长,湖南湘江新区党工委书记郑建新:
实施十大重点工程 纵深推进“强省会”战略
“要推动长沙的省会功能由‘资源集聚’向‘外溢带动’转变,变‘大树底下不长草’为‘大树底下好乘凉’,更好地引领长株潭都市圈、‘3+5’城市群以及省域高质量发展。”3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长沙市委副书记、市长,湖南湘江新区党工委书记郑建新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长沙将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纵深推进“强省会”战略,聚焦强功能、强产业、强品质、强平台、强人才,以一域精彩为全域添彩。
为此,长沙将实施“强省会”战略十大重点工程。一是制造强市工程。到2026年,长沙规模工业总产值突破1.4万亿元,培育20家百亿企业。二是创新引领工程。聚焦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到2026年,长沙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000家以上。三是数字赋能工程。推进数字产业化,加快产业数字化。到2026年,长沙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左右。四是开放融通工程。打造对非经贸合作总部经济中心,创建国家进口贸易促进示范区,积极创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及中欧班列长沙集结中心。五是交通枢纽工程。拓展长沙四小时航空经济圈,支持建设以长沙为核心的长株潭都市圈多层次轨道交通体系。六是能源提升工程。到2026年实现电网供电能力达到1300万千瓦,全市公共充电桩保有量达到4万个左右。推进天然气“进镇入乡”。七是绿色低碳工程。到2026年,空气质量优良率优于省级考核标准,绿色交通出行比例达75%以上。八是精美城乡工程。50%以上社区成功创建绿色完整社区,到2026年创建4000个五星级美丽宜居村庄。九是文旅名城工程。加快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建设,到2026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到1200亿元以上。十是全龄友好工程。建设全国首批儿童友好城市,推进长株潭国家产教融合示范区建设,建设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和老年关爱型城市。
全国人大代表、湘潭市委书记刘志仁:
积极主动融入“强省会”战略和长株潭都市圈建设
“湘潭是长株潭都市圈的重要一员,具备了融入‘都市圈’建设的坚实基础和明显优势。”全国人大代表、湘潭市委书记刘志仁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湘潭将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坚决担负起打造“重要增长极”的使命与责任,积极主动融入“强省会”战略和“都市圈”建设,大干、快干、抓紧干、拼命干,推动湘潭高质量发展闯出一条新路子,努力展现湘潭的新作为、新力量。
谈到长株潭都市圈发展基础,刘志仁说,湘潭是国家一五、二五时期布局的重点工业城市,产业门类、产业体系完备;有12所高等院校、17万多名在校大学生,科教实力在全省排第二位;拥有高新区、经开区、综保区三个国家级园区,大力推行“一站式”“保姆式”亲情服务,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湘潭是一代伟人毛主席的家乡,无论是地价、房价,还是生态环境和营商环境,在长株潭都市圈中都具有比较优势,劳动力资源充沛,与长沙、株洲建立了联席会商等常态化对接机制,‘都市圈’紧密协同、融合发展的态势强劲有力。”刘志仁说,下一步,将围绕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完善长株潭重大产业协同机制,加强湘潭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等产业与长沙、株洲的协作配套,形成差异互补、错位发展的新格局。进一步打通城际高速、轨道、快速干道堵点,畅通市域内交通内循环,消除“断头路”,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交通体系。加快三市政务服务同城化、政务管理标准化建设,加快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推进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推动社会治理联防联控,努力让全省人民群众共享“都市圈”发展成果。
(3月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湖南代表团举行首场网络视频采访。图为朱立锋代表(左)、单晓明代表通过视频连线,接受记者采访。)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数字办常务副主任,中电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朱立锋:
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 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在产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我们积极探索形成‘长沙模式’。”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数字办常务副主任,中电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朱立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全要素生产率来看,数字化技术改造是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建议发挥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技术优势,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助力湖南制造业等实体经济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数字经济发展。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建设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推进5G规模化应用,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
目前,全国各地积极探索,投入资金扶持,加速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改造。数字化改造取得了一批显著成果,但也存在商业模式不精准、5G+互联网推广应用难等问题。
破解产业数字化转型中的难题,湖南在行动。朱立锋介绍,中电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简称中电互联)是一家立足长沙、布局全国的互联网平台公司。目前企业先后发布50多项科技成果,其中13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今年1月,由长沙高新区、中电互联联合打造的长沙高新区产业云平台,入围工信部2021年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名单。
朱立锋表示,基于该平台,针对长沙高新区的近300家企业,企业提出采用‘甲方出一点、乙方垫一点,银行贷一点’的现金流方式和‘市里补一点、高新区贴一点’的损益方式,加速推广应用工业互联网。同时,企业还与湖南联通、湖南电信合作,在5G进内网方面进行试验,助力制造业企业降低应用成本。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专职总师单晓明:
打造通航产业发展的“湖南样板”
“近年来,湖南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支持政策,推动湖南通航‘飞起来、热起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专职总师单晓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湖南是国家首批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全国首个全域3000米以下低空空域开放试点省份,将湖南打造成通航产业强省,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
单晓明深耕航空发动机领域30多年,她表示,目前湖南尚未出台低空空域分类管理有关实施细则,依然存在着“飞不起来”和“飞不顺畅”的“上天难”问题,空域和航线受限,成了通航运营的痛点和堵点,严重制约了通用航空产业发展。
单晓明表示,为了推进湖南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工作,湖南提出了“天地人和”通航发展新模式,即搭“天网”,解决通航飞行安全问题;建“地网”,解决通航“落地难”问题;连“人网”,解决飞行计划快速申报审批问题;强“协和”,实现“军地民高效协同”的发展目标。
为助推湖南通航产业发展,在全国人大代表履职的这5年里,单晓明持续为通航发展发声,先后提出了8个建议,其中,“低空空域开放”“目视航图优化”等建议得到民航局、国家空管委的高度重视,有力地推动了湖南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开展。
今年,单晓明又提交了两个建议:一是呼吁加大湖南低空空域开放力度,常态化实施低空短途运输飞行计划,将湖南打造成短途航空运输示范省;二是推动全国目视飞行航图数据的集成应用,提升通航飞行的安全性和飞行效率,进一步提升湖南通用航空装备制造领域自主创新能力。
(3月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湖南代表团举行首场网络视频采访。图为唐岳代表(左)、徐云波代表通过视频连线,接受记者采访。本版照片均为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俊 赵持 摄)
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徐云波:
以法治守护“一江四水”更加清澈秀美
“益阳从‘靠水吃水’转向‘靠水护水’,持续推进‘洞庭清波’问题整改,让湖泊得到了休养生息。目前洞庭湖水质和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徐云波面对记者提问时这样回答。
从小生长在洞庭湖畔,对洞庭湖有着深厚感情的徐云波表示,自己在全国人大代表履职期间,提出了关于加快洞庭湖四口水系综合整治、加快蓄滞洪区蓄洪能力建设、推进河道疏浚治理等涉及洞庭湖的建议共15件,引起国家有关领导和相关部委的高度重视,一批事关区域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列入了国家“十四五”规划笼子。
徐云波介绍,近年来,益阳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从“靠水吃水”转向“靠水护水”,经历了造纸、小化工、石煤矿山和非法采砂等集中退出,长江流域重点水域退捕禁捕,失业工人(樵民)上岸渔民转产转业等带来的发展阵痛,同时全面完成中央环保督查发现问题的整改,持续推进“洞庭清波”问题整改,让湖泊得到了休养生息,使洞庭湖水质和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作为地方人大,益阳市在获得立法权后,出台首部地方法规《益阳市城市规划区山体水体保护条例》,首开山体水体一体保护先河;先后制定农村村民住房建设管理条例、畜禽水产养殖污染防治条例,与长江保护法和《湖南省洞庭湖保护条例》衔接贯通,去年还首次与邵阳、娄底探索跨区域协同立法,制定资江保护条例,以法治守护好一江碧水,使“一江四水”更加清澈、湖区更加大美、生态更加秀美。
全国人大代表、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省工商联副主席唐岳:
抬高坐标找到目标 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民营企业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首要问题不是方法问题,而是理念问题、认识问题、思想问题。只有打开思路,方能找到出路。”全国人大代表,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省工商联副主席唐岳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要抬高坐标、找到目标,以客户为中心,满足客户的需求,瞄准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展开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
“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归根结底是人才队伍的建设。”唐岳建议,提高待遇吸纳人才,以奋斗者为本,以人才为尊,将利益和待遇向人才倾斜。提供机遇留住人才,为人才描绘美好愿景,为人才打造公平正义的职业发展通道和成长生态环境。打造平台培养人才,一个能培养人才的企业,才是人才的集聚地和归属港湾。做好分配激励人才,建立起有效的分享机制。
“说到底,自主创新能力不外乎人财物的能力。有了人才,加大投入,方能彰显创新能力。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投入,投入不够,都不能形成满足需要的自主创新能力。”唐岳介绍,楚天科技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近三分之一,研发投入常年保持在年营收10%左右的高位。有投入就会有回报,截至目前,楚天科技共申报了国际国内技术专利近4000件,制定了国家行业产品技术标准20项。
“就创新能力的培育和构建来看,早投入早见效,多投入多见效,大投入大见效。”唐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