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之治,一河春水向长沙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李鹏飞 胡媛媛]

惊蛰时节,气温回暖。28.3公里的圭塘河已是春水汩汩,河之两岸,杨柳依依,百花初绽。

二十年之治,圭塘河不仅成了城市风景,更是成了百姓财富——

一河春水向长沙

圭塘河清流汩汩,河畔一片繁华,民心河正流淌成幸福河。资料图片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鹏飞 胡媛媛

晨光微曦,位于长沙市雨花区的石燕湖,漾起春的气息。再过些时日,越冬南迁的白鹭便会回归,于水面翩跹起舞。

水,与人类有着与生俱来的亲缘性。千百年来逐河而居,催生了中华文明中“上善若水”的立世哲学,孕育了“四海安澜”的太平理想,演绎了“鱼水情深”的段段佳话。

石燕湖,长沙最长城市内河圭塘河的源头。90年前,红军队伍从此经过,不愿叨扰民众借宿于农田之畔,次日离开时连稻草垛都归位复原。那一夜,烈烈飘扬的红旗扎进了人们的心田。

90年后的今天,从这里溯源而下,28.3公里的圭塘河映衬着从“龙须沟”到民生河的鱼水故事。汩汩清流的圭塘河,风动于都市,心动于百姓。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寄语。

一年前的早春时节,走近圭塘河深入了解河流综合治理情况后,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吴桂英嘱咐,要进一步提升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精神文化的更高需求。

3月3日,《人民日报》长文聚焦圭塘河之变,从“浊水之殇”到鱼翔浅底,深度解读河湖治理的长沙样本。本报记者亦沿河而行,探寻乡村与城市的变迁,感受静水流深的厚重滋养,聆听“人民至上”理念的深切回响。

河之所向,心之所向。

一河清水,满目春风

好山好水能种出什么?若是几年前,雨花区石燕湖村的村民会苦笑着告诉你:除了传统花木产业,种出的只有小山村难言的寂寞。

而今,山还是那座山,河却早已不再是那条河。

圭塘河畔新绿蔓发,被花木掩映的民宿星星点点。趁着春光,一拨又一拨游客前来溯河探源、品读田园。

“水清岸绿不用说,运气好时还能在石燕湖看到桃花水母,全身晶莹透亮,像一把透明的小伞在水中漂浮。”大红灯笼映衬着白墙黛瓦,韵味独具的“第一家”民宿访客不断,滑动手机屏幕晒出自拍的照片,民宿主人刘建军骄傲地向记者和游客介绍起村里的“生态产品”,眉飞色舞。

扯一把香椿下锅翻炒,热腾腾的“春菜”洋溢着乡野气息。刘建军厨艺了得,在其掌勺下,每逢节假日民宿里的十张食桌连连翻台。许多人驱车赶来,既为看景也为尝鲜。

有人为农家烟火而来,有人为寻觅“诗和远方”而至。石燕湖村不少民宿的订单已经排到半月后,小山村一派红火。

点点苍翠,鸟鸣山涧;一汪清流,蜿蜒而下。位于长株潭绿心内的石燕湖村,因圭塘河源头而得名。

这条河流,从五代十国的历史中走来。《宋史·食货志·农田》记载:“初,五代马氏于潭州东二十里,因诸山之泉,筑堤潴水,号曰龟塘,溉田万顷。”龟塘,即今日长沙雨花区之圭塘。

千载光阴,河流灌溉出两岸稻香、哺育着流域生灵,带来一个又一个丰年。

这处源头,曾涌动红色烽火的激情。长沙城郊最早的地下党组织之一石燕党支部在这里诞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滕代远、周里都曾在此开展革命活动。

然而,当时代浪潮涌来,激荡历史回响、流淌红色基因的小村庄却慢了脚步。祖祖辈辈种花木为生,村民的腰包鼓不起来;虽然有着优越的自然禀赋,却一直未被盘活成乡村发展的红利。

出路在哪?村民们围着石燕湖转了一圈又一圈,干部们也围着湖转了一圈又一圈。

雨花区为石燕湖村送来“惠民礼包”:鼓励村民们将民居改为民宿,不仅设计费由政府买单,还根据投资额不同,给予参与改造家庭每户12万元到16万元不等的补贴。

改房修路、完善设施、增绿添景,村庄的容颜被刷新。大家小院、无何有乡、自在居……30家风格迥异的民宿先后涌出,仅听名字便美得像一首诗。

摘掉建档立卡贫困户“帽子”的那天,村民刘战洪将一副亲手书写的对联张贴在门上。望着“清流润民心 思源谢党恩”十个大字,他的眼中有粼粼波光,也有点点泪光。

这个本就靠刘战洪打零工维系生计的小家,几年前因为妻子生病跌至谷底。眼见着乡邻们风风火火开起民宿,村里也帮衬着他将自家房子改造一新。如今他把民宿转租给专业机构打理,每年仅租金就有10万元。

“圭塘河活了,石燕湖村迅速‘出圈’,变成小有名气的网红打卡地。”石燕湖村党总支书记刘亚洲笑得欣慰,去年这里获评湖南省乡村旅游重点村,接待游客超10万人。

圭塘河,再一次为唇齿相依的村庄带来了丰收、编织起新梦。

而它的清亮明丽,它的绻缱深情,正是吸引人们叩问河之渊源、追逐河之脚步、探寻河之故事的动因所在。

江河不言,奔流成歌。

乘着春意记者溯河而下,城市的温暖情怀随着28.3公里的水路弥漫升腾——

河之中游,圭塘河生态景观带、井塘段城市双修及海绵示范公园,汩汩清流拥簇廊桥,嬉笑的孩童欢快奔跑,散步的人群三三两两;悠游小镇、溪悦荟,河畔的商业综合体业态多元、人气充盈。从历史长河中走来的圭塘河,为城市带来人文的风情,为生活带来亲水的幸福。

河之下游,鳞次栉比的摩天大厦,勾勒出自贸试验区壮丽的天际线。每一扇透着灯光的窗户背后,或洋溢着幸福小家的暖心烟火,或站立着奋斗不息的追梦身影。

一河清流,满目春风。

一河清水,满入民怀

很多时候,人类带给江河、江河馈赠人类的,不只有琴瑟和鸣的静好,还有扼腕叹息的伤痛。

曾经的圭塘河,也没能逃脱这样的命运。

望着窗外日渐黑臭的河水,看看老街坊无奈搬家后紧闭的大门,49岁的刘科至今都忘不了,20年前自己准备搬离圭塘河畔时,那一夜的无眠。

如今已是湖南创意环保传播中心负责人的刘科,从小居住在圭塘河下游。他记得,那时河水很清,夏天自己最喜欢和小伙伴带着竹篓去摸鱼虾。累了,倒在河畔草地小睡一会;渴了,捧起河水直接喝。

然而,就是这样一条滋养了长沙人的母亲之河,却在光阴流转中遭遇成长的“阵痛”。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河流开发与保护失衡的局面也随之出现。再加上圭塘河水流量不足、自净能力差,导致水质越来越差、河湖生态不断退化,成为人们叹息的“龙须沟”。

1999年,刘科带着相机对圭塘河生态进行了一次徒步考察。眼前的一幕幕,让他痛心不已——上游河水几近枯竭,沿岸原生态的绿树青坡被钢筋水泥浇筑的堤坝代替,岸边小化工厂、小作坊林立,“像一口锋利的钢牙紧紧咬住了圭塘河。”

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从100多个排水口直接入河,混合成各种颜色往下游流去,越接近入河口,河道中堆积的垃圾就越多。“这样的水浇出的菜,我不敢卖。”河水,对不起菜农的良心。

彼时的圭塘河,其实并非个案。当时的中国,生产力发展与建设两型社会之间的尴尬,是诸多城市都面临的难题。如何摆脱资源依赖的发展局限,重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环境,成为长沙必须直面的一张考卷。

治水,是民众最迫切的呼声,更是长沙这座千年古城的时代担当。

湖河问题根源复杂、积弊深重,治愈绝非一蹴而就。长沙邀请专家为圭塘河会诊,从自净能力、排污能力、流域生态等多方面,为其找到病症根源。进入新世纪以来,长沙市、雨花区两级先后投入80余亿元,对圭塘河展开治理,2012年后更是强力推进点线面全流域的综合施策。

关!截断污染源,以攻城拔寨的拼劲,关停整改圭塘河沿线排污企业上百家,拆除违法建筑近300万平方米。

治!为实现“正本清源”,圭塘河源头地下干支管网全面改造,河流沿线119个排水口全部截污,率全省之先引进“食藻虫+沉水植物”生态技术,实现水体修复。

清!为河道实施常态化清淤疏浚,累计外运淤泥总量20万立方米,大大提升了河道防洪排涝能力。

塑!以国际化视野守护母亲河,邀请德国汉诺威水协编制圭塘河流域总规。完成河岸景观建设2500亩,风光带、亲水公园、新型产业矩阵沿河布子,重塑滨水空间。

“群众对美好生活的信心,是这座城市的最强动力。圭塘河蜕变的每一步里,都呼应着民众的深深关切,浸润着浓浓的民本情怀。”雨花区委书记刘素月这样理解人与城市的关系。

苇丛摇曳、波光柳色,雨花区金屏社区内,一座精巧的七孔桥横跨于清流之上,不远处巨大的石头层层叠叠,水流顺着高差欢快流淌。“景美空气好,今年我都来了近十回。”从市区开着房车前来休闲的肖辰赞道。

醉心风景的人们很少知道,这里正是圭塘河生态引水工程的明渠起点。

河道水源不足、储水能力差,是圭塘河最大的痛症。位于其上游的金屏,每年夏季后便频遇枯水。没有水,就不能栽育水稻,金屏人赖以为生的花木种植,也只能选择耐渴抗旱的品种。

为有源头活水来,2016年冬雨花区果断启动长达8公里的圭塘河生态引水工程,打破78米高的落差壁垒,从浏阳河冬斯港引水至圭塘河金屏段。

设想一出,一片哗然。“这样引水哪能成功哟。”群众中有人质疑。因担心自家的菜园、鱼塘要为工程让路,舍不得眼前利益的少数人,甚至阻拦起施工车辆。

入户登门、不厌其烦,雨花区百余名党员组成的群众工作队,将放大的引水工程效果图摆进屋场,一家一户为群众开解心结。

昼夜赶工,四个标段同时建设,用实绩实干赢得百姓认可。水渠一尺一米延伸,清水爬过了沟壑,渠道两侧曾经寸步难行的泥泞地,慢慢长出平畅的道路、悦目的绿景。

2017年6月,大雨如泼如泄,建设者们将工棚搭在渠道两侧,奋战不歇。当那场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袭来时,刚修建一半的引水工程渠道多处被冲垮。无数个身影跃入洪水之中,用血肉之躯扛稳直径1.8米的铁筑管道,阻挡住它的移位……他们,正是基层的党员干部。

目睹这一切的群众,眼泪顺着黝黑的脸庞簌簌往下落。

此后,工地上总能看到他们端茶送饭的身影,建设中遇到难题,大伙抢着出工出力。

那年冬天,当清流从渠口一泻而下时,金屏的老老少少飞奔而至,双手捧起清水,却颤抖着不舍往嘴里送。

从此,圭塘河告别靠雨储水的历史;从此,金屏告别看天吃饭的日子。

“水如纽带,将党群紧紧联在一起。”金屏社区党总支书记邹志强感动地说,这些年,集体经济增收不少,群众更成为推动家园建设的主力军,2021年大伙还自筹百万元资金、参与义务劳动,助力“美丽屋场”建设。

流水淙淙,壮志有声。二十载治水驰而不息,一切为了人民!

在雨花区,至今保留着一份厚厚的“圭塘河民生清单”,一项项“已完成”的坚定回应,让人动容:建立起圭塘河治理群众协商机制,水体如何治、河畔安置房怎样建,都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为给民众留住乡愁,井塘段公园还重现河畔历史风景“三塘一井”;守护长株潭绿心和圭塘河源头,这些年该区推动156家企业退出绿心地区,对退出企业更是送一把、扶一程,为其在寻找新厂房、转型新产业以及办理手续方面,提供诸多帮扶……

昔我往矣,河水浊浊;今我来兮,杨柳依依。

圭塘河彻底“苏醒”了:2017年黑臭水体全面消除;自2020年起,年均水质稳定达Ⅲ类标准,为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惠及两岸百万余名群众。

刘科同样没有忘记心中的母亲河。20年来他每月都会来到河畔,用定格在相机里的万张照片,记录了圭塘河从忧伤到欢快的表情,讲述“龙须沟”蝶变“民心河”的动人故事。

2022年伊始,刘科为圭塘河举办了一场小型摄影展。展厅中央,百余张照片组成一个巨大的“归”字:那是成群结队从清波中游过的鱼儿身影;那是翠鸟、白颊噪鹛这些大自然信使滨水而翔的舞姿;那是曾经搬离圭塘河畔,如今又住回来的老街坊们幸福的笑脸……

江河之所以能冲开绝壁夺隘而出,是因其积累了千里奔涌、万壑归流的伟力。

盛装归来的圭塘河,走进每一个人的心里。

一河清水,一份答卷

“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2000余年前,先哲孔子滨水而立,叩问江河:“水啊,从水中我们能得到什么?”

千载而下,人与水的对话从未停止。虽然答案林林总总,却有着同样的指向:只有尊重河流的生命与个性,人类才能获得细水长流的涵养,二者唇齿相依、休戚与共。

伫立水岸再思先哲之问,雨花区民间河长冷昭群思索良久,一抬头,笑了:“圭塘河告诉我们,只有敬畏自然、守护自然,我们才能活得自然。”

日渐清透的河水润泽了民心,同样收获了民众的反哺。

围绕碧水长流的目标,让人人皆愿为、人人皆能为、人人皆可为,长沙设立市、区(县市)、乡(街镇)、村(社区)四级河长制,圭塘河还打造百余人组成的民间河长“红黄蓝”护卫营。聚沙成塔,只为母亲河长青。

“不好,河面有异常,一定有企业在违规排污!”看上去乐呵呵的冷昭群,却有一股爱较真的“蛮劲”:自从5年前担任民间河长以来,他每周都会徒步巡查圭塘河,仔细记录水文情况,看到问题立刻出手。一次巡河时,发现一处吐黑水的大型排污管道,他不假思索爬进管道,“顺藤摸瓜”找到偷排企业,敦促其整改到位。

清亮的童声、纯净的脸庞,如今护河者中还有不少“娃娃河长”的身影。当下一代人的足迹遍布河畔,圭塘河将迎来无限可能。

以共治呵护母亲河的健康永续,让共享成为圭塘河的精神坐标。这是一条河流在重焕生命力后,更深层次的思考和追寻。

“这世上如果有天堂,那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诗人博尔赫斯说。如果诗人能来到位于圭塘河畔的和+共享图书馆,或许会对图书馆的模样有了新的认知。

绿荫夹岸的一道水流蜿蜒而行,飞鸟在水面、湿地和岸边高楼间起起落落,这一切清幽隽永,与这座城市日新月异的开拓进取形成互补。在和+共享图书馆流连的人们,眼睛疲累了,只需望向窗外就能醉入另一片风景。

圭塘河羽燕湖段这处造型别致的建筑,曾吸引不少企业总部的目光,纷纷表示愿出高额租金,只为在此办公。

雨花区委区政府认为:最美的地方,应该留给群众共享。

3年前,和+共享图书馆在此悄然开馆。一个共字,既是源于湖南中烟、雨花区、长沙益友公益促进会等的共同打造,也因为这里没有一本藏书,正等待民众用心意来“填满”。

“如今馆藏的5.2万本书籍,皆来自市民的捐赠。”从琳琅满目的书架前走过,图书馆馆长吴尚眼中,有光亮在闪动。

全家捐书、老少送书,3年来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而在这里流转的每一本书籍,都有独特的标签:从捐书者开始,每位阅读者或在书页上写下一句共享感言,或在书的借阅二维码里,留下自己的阅读感悟。

共享一本书,共享的是知识的温度、思想的温度,最终汇聚成生活的温度。吴尚记得,曾有一对年轻的阅读者,在屡次借阅同一本书并对彼此感言颇有共鸣后,在图书馆帮助下有了现实的交流。这对小年轻成婚时,为图书馆送来的礼物,便是一套精心挑选的书籍。

和书本一样以几何数字增长的,还有图书馆的志愿者。从最初的5人到如今的500人,这一由河畔居民、环保人士、阅读爱好者等组成的奉献团队,将共享的火种点亮在碧水清流间。“而我,也是一名志愿者。”吴尚轻声说。

因为共享,书籍抑或江河,才能为人类提供取之不竭、甘郁醇久的成长源泉。读懂了这,你才能读懂圭塘河的民生情怀。

和+共享图书馆内,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拉津德·帕乔里博士分享的《生存在环境中》一书,摆放于显眼位置。他在书中留言:“共享理念,本身就具有强大力量,如果大家遵循这一原则,将拥有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和更安全的星球。”

地球,这颗表面70%被水覆盖的蓝色星体,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在纵横交错的世界水系里,圭塘河虽只如沧海一粟,却写就一个回应历史的答案,列出一道面向未来的考题。

长沙,这座每年将新增财力七成以上用于民生的城市,用河的蝶变印证了共产党人与百姓同呼吸、共命运的赤子情怀,更将在以持久之力守护民心的前进征程里,时刻回答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一永恒课题。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