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开放之路越走越宽

[来源:湖南日报·华声在线] [作者:王亮]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亮

“要想富,先修路”。在湖南,这句老话有新说。

近日,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市州行采访团第三站来到衡阳和株洲,记者采访时发现,产自衡阳华菱钢管有限公司的钢管通过中欧班列运出,运费每吨能节省250元;在株洲,湘粤非铁海联运与公路集港模式相比,头程物流费用能降低近60%。

通过中欧班列、湘粤非铁海联运等开放平台,衡阳和株洲的货物得以快速运往海外,开放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在衡阳走中欧班列

出口商品降低30%物流成本

12月12日,衡阳铁路口岸,一台集装箱正面起重机举起巨大的“铁掌”,将装满货物的集装箱从置放点抓取至待发的中欧班列列车上。

去年10月,衡阳首趟中欧班列鸣笛出发,衡阳当地的优质产品无需中转,在家门口即可直接发往海外。

“衡阳的企业能及时了解到每月中欧班列的计划班次,可以更准确地备货,减少不必要的开支。”衡阳铁路口岸运营企业湖南红光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剑介绍,加上政府的相关优惠政策,衡阳本土企业出口商品能降低30%物流成本。

自去年开通到今年10月,衡阳中欧(中亚)班列已开行35列,总计货值达17151.44万美元。

通过中欧班列运往国外的货物中,相当大一部分是衡钢的优质产品——无缝钢管。

记者走进衡钢180分厂,耳中立刻充斥巨大的轰鸣声,一根根烧得通红的钢管从炉中滚出,冷却后再被切割成固定的长度。

“这是今年最后一批出口钢管,共计5万吨,价值6000万美金。”衡钢销售公司总经理张立告诉记者,作为衡阳的出口大户,今年衡钢预计将完成42.5万吨的海外订单,销售额达28.8亿元。

“中欧班列的开通,对我们助力很大。以目的地俄罗斯为例,我们海运的运输周期大概要30天到60天,通过中欧班列,两个星期左右就可送达,每吨能节省约250元。”张立介绍。

打造湘粤非铁海联运

株洲至非洲时间缩短近10天

株洲,“火车拉来的城市”。如今株洲不仅在国内“承上启下”,这里的铁路还直通沿海港口,实现铁海联运。

12月14日,株洲中车物流基地,一列载有924吨大米的火车即将前往广州南沙港。在广州,这批来自岳阳的大米将换乘海轮,驶往中东。

湘粤非铁海联运今年9月15日正式开通,以株洲为主节点和始发站,将广州沿海口岸功能延伸到株洲,联通至非洲、拉美、中东等世界各地。

湘粤非平台运营公司负责人张剑说,在株洲报关,在广州南沙港验收,可以高效完成各项物流和出关流程。湘粤非通道也同时享受省、市两级财政的补助,能明显降低企业的物流费用。

实惠是实打实的。与传统江海航线相比,湘粤非通道至枢纽口岸的集港成本基本持平,至东非基本港的运输时间可缩短10天;至西非基本港的运输时间可缩短9天,同时全程运输费用可节省约3%。与公路集港模式相比,湘粤非通道可将头程物流费用降低近60%。

“湘粤非铁海联运的打通,是株洲打造内陆地区开放高地的重要举措。”株洲市商务和粮食局党组书记、局长潘才良介绍,近几年,株洲不断强化交通枢纽属性、完善各项政策、推出各类平台,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今年1至11月,株洲进出口增幅在全省排第三,招商引资的项目、质量在全省名列前茅。

相关专题: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