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省党代会精神——市州行】岳阳,发力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

[来源:湖南日报·华声在线] [作者:徐典波 徐亚平]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典波 徐亚平

“岳阳发力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优化“一核两副三带四区”区域经济格局,岳阳作为“两副”之一,将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担起打造湖南高质量发展增长极的历史使命。

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岳阳的优势和底气在哪里?记者走进这个湖南对外开放的“桥头堡”,看到的是示范区的作为,感受到的是开放发展先行者的担当。

创建示范区

守护好一江碧水

憨态可掬的“笑笑豚”、山水形象的城市Logo……12月24日,坐落在岳阳市君山区的“守护好一江碧水”主题展陈馆开馆。这是长江经济带首个以“守护好一江碧水”为主题的展馆,集中展示岳阳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新探索、新成效。

2018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岳阳,先后来到君山区华龙码头、城陵矶水文站考察。在长江和洞庭湖畔,习近平总书记留下“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殷殷嘱托,让“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种子在这里落地生根。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岳阳市委书记王一鸥指出,要进一步把岳阳放在全省、长江经济带和全国大格局中谋划推进,加快建设“三区一中心”,把建设岳阳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的美好愿景变成美丽实景。

一系列行动聚焦示范区创建,岳阳迈出铿锵有力的步伐。

2018年5月,岳阳市启动示范区实施方案编制工作。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湖南代表团提出“请求支持湖南岳阳创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提案,得到国家发改委积极回应。

2020年5月,省政府办公厅向国家长江办呈报“实施方案”。8月8日,长江办印发《关于支持湖南岳阳开展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的意见》,岳阳成为第5个国家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试点示范城市。

2021年4月,岳阳市召开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工作推进会,推出“十大标志性工程”,建设最美长江岸线、破解化工围江、推进生态文化传承等。

如今,岳阳突出“一江碧水、生态新城”主题主线,优化生产、生活和生态三大空间,构建现代产业、开放带动、立体交通、城乡统筹、生态发展新格局,打造湖南“一带一部”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打造增长极

建设品质城市

“十三五”以来,岳阳市紧扣高质量发展,地区生产总值从2015年2886.3亿元增加到2020年4001.55亿元,成功迈进“4000亿GDP俱乐部”。开放型经济蓬勃发展,进出口总额超400亿元,年均增长43.1%,总量跃居全省第二,连续5年上榜“中国外贸百强城市”。

推动“1+4+2”大城市圈建设,主城区面积由97平方公里拓展到134.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由54%提高到60.66%,“大城市”建设有颜值,更有气质。

当前,岳阳正借力长江经济带、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等国家战略,加快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聚集区、湖南通江达海开放引领区、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等“三区一中心”建设。

岳阳瞄准打造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聚集区,筑牢高质量跨越发展的底座支撑,力争规模工业企业达到2200家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三分之一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100家。

为了建好“大城市”,岳阳大力推进京广铁路东移、沿江环湖生态旅游廊道建设等“城市品质十大工程”;全力推进七大千亿产业集群和“12+1”优势产业链建设,持续巩固和提升全省第二经济强市地位。

当好“先行官”

促进高质量发展

近日,岳阳市出台我省首个《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岳阳片区新型产业用地(M0)试点管理办法》,将生活配套用地提升至40%,让互联网、电商、大数据等新业态蓬勃发展。

这是岳阳种好高质量发展“试验田”的又一创新之举。岳阳勇担“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的“先行官”使命,岳阳自贸片区在承担的改革试点任务中探索形成“首提首批首创”成果15项,把自贸区的含金量转化为全市发展的高质量。

当好“先行官”,不只是物理空间和经济总量的扩张,更是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城市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岳阳全力推进以城陵矶港为龙头的八大港区建设,打造铁公水空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完善和提升口岸功能,拓展对外开放通道,让长江“黄金水道”产生“黄金效益”。

为了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岳阳设立1亿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发布“人才新政45条”,设立“岳阳人才日”,以最大的诚意、最好的服务向海内外各类人才抛出“橄榄枝”。

群贤毕至,为发展注入新动力。岳阳强化与长江中游城市群、武汉都市圈、长株潭都市圈协同发展,加强与日韩、欧美、东盟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企业的对接,打造开放崛起“大商圈”和遍布全球的“朋友圈”。

携手“江湖”、连通世界,长江经济带上高质量发展的“新星”岳阳璀璨夺目。

相关专题:落实省党代会精神——市州行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