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主题为“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2021中国(湖南)岳麓山养老服务高峰论坛在长沙举行。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田超 摄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勇 杨佳俊 梁可庭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不断满足持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是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民政民生领域的集中体现。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建立健全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养老服务体系和老年健康支撑体系,逐步提升老年人福利水平,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环境,让老年人颐养天年、安享晚年、益寿延年。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12月10日,省民政厅联合中国社会保障学会、湖南日报社举办“创新与高质量发展——2021中国(湖南)岳麓山养老服务高峰论坛”,相关领导、专家学者、行业大咖云集,贡献真知灼见,碰撞思想火花,共商新时代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良策,推动养老服务创新与高质量发展。
1 迎接大有可为的朝阳产业
信心不足,一事难成;信心充足,诸事可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认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养老服务的重要窗口期,我们要树立信心,积极作为,首先必须树立积极理念:养老服务不是消极保障老年人生活,而是应当积极支持老年人自强自立,关键是调动老年人的参与积极性;养老服务不是简单的民生工程而是有辉煌前景的朝阳产业,关键是要实现供需有效对接。着力解决消费者信心不足与投资者信心不足两大问题,通过增强消费者信心来形成有规模的购买力,进而使养老服务业得到持续发展。
正是积极把发展养老服务业当作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机遇,“十三五”期间,湖南省养老服务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蒋建华在论坛上介绍情况,让与会者印象深刻。
他说,我省先后出台了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20条”等30多个政策文件,实施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建设三年行动,完善兜底保障、设施配建、扶持补贴等政策体系,基本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年均覆盖120余万人,年发放资金近14亿元。建成1833所敬老院,拥有25.4万张特困供养对象养老床位,完成2.8万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全省养老机构2403所,城市和农村养老服务设施有3338个和1.6万个,养老服务床位达50余万张,城市和农村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78%和63%。全省养老服务呈现出“六有特色”:政府养老有兜底、基本养老有供给、服务体系有架构、安心养老有保障、专业养老有队伍、孝老敬老有氛围。
蒋建华说,下一步,省民政厅将在继续巩固拓展“有没有”“够不够”“保基本”“兜底线”基础上,朝着加强“好不好”“优不优”“人人共享”“多元供给”发力,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激活湖南养老服务要素活力,促进养老服务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
2 重塑高质量养老服务体系
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体系是基础,体系管根本,专家学者围绕如何构建高质量养老服务体系展开热烈讨论。
郑功成指出,首先要构建系统集成、高效协同的政策体系。当前,有关养老服务政策处在部门分割、城乡分割、官民分割、区划分割状态,缺乏有效配合。他建议,按照系统观、协同观重构养老服务政策体系,统一基本政策与分层分类分区域推动养老服务发展相协调。
“提高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要注意整体性治理。”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监事、南京大学教授童星建议,加强管理层级部门之间的纵向整合,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要统一法规和政策,避免管理规则过度差异。加强管理不同主体之间的横向整合,成立协同性或一体化的管理组织,组建跨部门或跨专业的管理团队,实现管理功能整合。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丁建定认为,如何合理界定“养老事业”与“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的内涵、外延、资源配置和支持性政策等,将成为“十四五”时期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常务理事、学会养老服务分会副会长邓微提出,应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及政策落实情况纳入地方政府的考核体系中,中央层面建立养老服务政策实施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将政策实施评估结果作为中央财政投入的重要依据。
3 破解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弱项
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农村60岁、65岁及以上老人的比重分别为23.81%、17.72%,比城镇分别高出7.99个百分点、6.61个百分点,破解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弱项成为嘉宾们关注焦点。
“未来很长的一个时期内,我国农村养老服务将面临着比城镇更大的压力。”邓微表示,农村地区老龄化程度高,基础设施公共产品供给相对薄弱,市场对农村养老缺乏投资兴趣。不能畏惧农村地区的现实困难,不能将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置于后期攻坚,应合理均衡配置资源,实现城乡基本养老服务均等化发展。
何文炯、申曙光、丁建定、陈云凡等专家建议,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推动面向农村老年人的医养服务创新和健康促进,建设老年友好农村社区。在依托本地优质自然资源基础上,将老年协会与村落社区、县老年大学联络起来,在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在乡村治理、公益慈善等方面发挥协同作用。
湘潭大学教授何晖分享了对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她认为,单一条件并不单独影响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质量,包括政府支持、社会参与和市场供给在内的外部资源对于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的提升有着决定性作用。应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丰富外部资源,整合内在资源,建构服务平台,保障农村互助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4 技术赋能创新养老服务方式
利用智能传感、信息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能够大力提升养老服务效率,智慧养老对于实现“老有颐养”高质量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不少专家表示,应推动智能技术在多种服务场景(养老机构、社区嵌入式机构、家庭)的应用,并逐步将智慧养老产品的使用纳入各级政府的补贴政策中。
湖南农业大学副教授刘玮认为,老年人在使用智能化科技产品时存在巨大的“数字鸿沟”,适老化APP使用行为会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产生较大的影响,应加强适老化APP宣传导向工作,加快数字化智慧养老产品投入使用,同时推动企业加大对养老领域中适老化APP设计的研发和投入,切实提高老年群体幸福感。
“健康老龄化不是指没有疾病,其关键是改善功能发挥,改变老年人对生命的态度和生活方式,满足老年群体最核心需求,帮助老年人成为价值再创造中心。”泰康健投高级副总裁刘淑琴认为,新形势下应紧密围绕健康老龄化理念,积极创新养老服务模式,探索与实践老年健康的市场化解决方案,推进养老供给侧改革。
健康养老离不开金融支持。湖南葆真堂健康养老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志勇、长沙银行医疗产业部落团队长夏琳等认为,金融机构宜开发与养老产业匹配的保险、理财、基金等新型产品,用金融连结养老供需两端。建议创新养老金融产品及服务,作为老人及家属的支付能力补充,如养老金管理、养老机构贷款、养老消费贷等金融产品。
5 多方参与 汇聚强大合力
养老服务链条长、涉及面广,是巨大的潜力市场和朝阳产业,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攻坚克难。郑功成、邓微等建议,当前,要下力气解决养老服务政策四处分割状态,按照系统观、协同观统一基本政策与分层分类分区域推动养老服务发展相协调;要注重引入社会力量,形成“三社合一”合力,积极引导融资、服务实体、信息服务等市场力量加入,编织服务供应商信息网络,满足老年人衣食住行、医疗康健、体育文化、兴趣爱好等养老需求。
作为本次活动的主办方之一,湖南日报社党组书记、社长姜协军表示,湖南日报作为省委机关报,积极参与养老服务体系相关工作,既是党报的职责义务,更是一项光荣的使命任务。我们将依托党报主流媒体集团优势,整合报、网、端、微、屏全媒体资源,聚焦湖南民政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的典型经验,高起点策划、立体式宣传、融媒体传播,着力讲好三湘大地“老龄事业”故事,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关心关注养老服务创新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