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献血2000万毫升,他们让“熊猫血”不再一袋难求

2021-12-04 01:12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刘安安 黄梅] [编辑:夏博]
字体:【

华声在线12月3日讯(记者 刘安安 黄梅)近日,湖南省红十字至臻志愿服务队湖南省稀有血型之家,因20年如一日坚持无偿献“熊猫血”引发网友关注。2001年成立之初的湖南省稀有血型之家只有32名“熊猫血”志愿者,现在已发展成上万名成员的大家庭,累计无偿献血2000万毫升,挽救了2000余人的生命。今日,记者带大家一起走进湖南省稀有血型之家,看这群“熊猫侠”如何用热血守护生命。

“排头兵”:让湖南省稀有血型之家日渐壮大

1992年,长沙血液中心开始对长沙稀有血型者进行在册登记,由于当时信息不发达,缺乏宣传和知识普及,人们对稀有血型知之甚少。2001年10月27日,在长沙血液中心的召集下,成立了长沙稀有血型之家,当时仅有32名稀有血型者,团体起步阶段各方面发展都不完善。

长沙稀有血型之家的发展在2008年迎来转机。这一年,正在读大一的常巍参加了学校无偿献血活动。没过多久,他收到了一封特殊的来信——“您的血型为RH阴性O型血,欢迎您加入稀有血型之家”。得知自己就是传说中的“熊猫血”后,他义无反顾地加入了团队,从事志愿服务工作,这一干就是整整13年。

常巍坦言:“我们团队发展十分坎坷,起初的力量比较薄弱,当‘熊猫血’家人需要紧急救援时,血源无法及时获取,那种感觉特别无助。”他深深明白,要帮助更多人,必须让队伍进一步壮大。

2016年,常巍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辞掉工作,取出公积金当日常开销,专心发展稀有血型之家,成为这项事业的“排头兵”。“当时家人和朋友都不理解我,那一年完全没有收入,靠公积金维持生活。”常巍告诉记者。

同年,长沙稀有血型之家升级为湖南省稀有血型之家。常巍陆续组建了省内各市州14个分支机构,自费建立了“湖南省稀有血型之家”的网站。“2016年,对我们团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常巍说。网站建立后,注册人数很多,成员从3000人涨到了8000人。常巍回忆道:“那时每天都有很多人联系我,最多一天有180多人加我的微信。一想到大家庭又壮大了,真的很开心!”目前,湖南省稀有血型之家建立了20多个微信群,稀有血型服务网络几乎辐射到省内各市州,“一旦有紧急救援需要,大家都会积极献血,互帮互助。”

湖南省稀有血型之家参加世界献血日主题活动。 常巍供图

但常巍也坦言自己压力很大,”前半年我每天都干劲十足,但后期由于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有一些吃不消。”不过他并不后悔,“好在通过一年的努力,湖南省稀有血型之家步入了新的发展轨道。现在,一旦有患者需要稀有血型救援,我会接到来自家属、医院、社会爱心人士三四十个电话。这更让我感到要把湖南省稀有血型之家带好,吸收更多的家人和力量。”湖南省稀有血型之家走上正轨后,常巍又找了一份工作。他现在不仅是湖南省稀有血型之家会长,也是株洲村镇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主要负责乡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湖南省红十会组织宣传部部长黄海燕评价道:“常巍从事志愿服务13年以来,志愿服务时长超过15000小时。他牵头让湖南省稀有血型之家日益发展壮大,多年来始终让团队保持初心和纯粹,实在难能可贵。”

志愿者:让“熊猫血” 不再一袋难求

湖南省稀有血型之家日渐壮大,“熊猫血”志愿者不断增多,家住邵阳市洞口县石江镇和平村的廖振飞便是其中一员。11月30日,廖振飞像往常一样,骑着摩托车从和平村赶往石江镇,再转坐近两小时的班车,前往邵阳市中心血站,开始他第72次献血……

2004年4月10日,廖振飞在一次检查中得知自己是“熊猫血”,但农村信息闭塞,廖振飞萌生过献血的念头也没有门路。2007年5月29日,机会终于来了。冷水江锡矿山闪星锑业有限公司支部书记戴忠荣说,献血车来到单位,号召大家积极献血,廖振飞第一时间报名,第一次献血。从那以后,廖振飞便化身“熊猫侠”,频频献血。截至目前,他累计献血72次,献血量超28000毫升。他说:“一个人献血100次,不如100个人献血1次,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无偿献血中来。”

“熊猫血”志愿者廖振飞正在献血。 图片由本人提供

廖振飞总是乐观地帮助有需要的人,但其实自己的生活很艰难。廖振飞8岁时父亲去世,聋哑母亲一手把他带大。现在,廖振飞上有年近八旬的聋哑母亲,下有未成年的儿子,平时在工地打零工,日子过得紧巴。即便生活不如意,但他始终保持善心。“有时候去献血会耽误打工赚钱,但我也坚决要去。毕竟,捐血给急需的人或许能挽回一条生命,钱可以慢慢赚嘛。”廖振飞笑着说。

除了廖振飞,多年来,志愿者唐慧无偿献血30次,累计献血10600毫升;志愿者丁玉全无偿献血30次,累计献血9300毫升;志愿者姜知音无偿献血17次,累计献血4700毫升……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无私“熊猫侠”,让珍贵的“熊猫血”不再一袋难求,而这一张张面孔背后的无私奉献,是对生命一次次伸出援手。

受捐者:“熊猫侠”让我重获新生

在湖南省稀有血型之家有个不成文的“规定”,被称之为“熊猫侠”的志愿者们,不仅会像廖振飞一样,平时主动去医院无偿献血,在关键时刻他们还会异地献血挽救生命。

2016年4月20日,在沪昆高速邵阳县路段,邵阳滑石小学老师蒋玉林发生了严重车祸,急需8000毫升“熊猫血”,但当地血液库存远远不够,蒋玉林危在旦夕。沪昆高速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联系湖南省稀有血型之家,常巍和稀有血型之家管理团队立即在各市州稀有血型之家微信群里发出呼吁,志愿者迅速响应,刘前林、张勇、周清等16位“熊猫侠”纷纷停下手头工作,当天自费从长沙、株洲、湘潭、岳阳等地赶赴邵阳,为蒋玉林献血。

“手术后,蒋玉林病情不稳定,可能需要继续输血。多名志愿者一直守在医院,直到她脱离危险才离开。”常巍说。

蒋玉林重获新生,她非常感激“熊猫侠”对她的帮助。2016年底,蒋玉林申请加入湖南省稀有血型之家,成为其中的一员。“如果不是全省各地的‘熊猫侠’跑来帮助我,我估计早就没命了。现在我加入这个大家庭,尽自己能力多做一些志愿活动,帮助其他人。”蒋玉林说,遗憾的是,车祸后她身体没有恢复好,现在只有80多斤。等到90斤,符合献血要求了,她一定第一时间去献血。

蒋玉林只是众多被“熊猫侠”救助的人之一。2016年7月,邵阳六旬老人胃穿孔急需“熊猫血”,常巍组织多名“熊猫侠”辗转4小时赶到邵阳成功献血;2016年10月,怀化一白血病患急需“熊猫血”,常巍第一时间召集10余名“熊猫侠”前去献血救命;2017年4月,株洲女子车祸后急需“熊猫血”手术,又有10余名“熊猫侠”紧急集结救人……稀有血型之家成立以来,累计无偿献血2000万毫升,挽救了2000余人的生命。

20年来,很多被湖南省稀有血型之家志愿者挽回生命的病人,在康复后选择加入这个大家庭,他们就像廖振飞微信签名中写的那样:献出一份血,传递一份爱,温暖每颗心。

32人组成的小团队如今已成为万余人的大家庭,让生命被挽救,让患者家庭完整,让人心被温暖。常巍表示,以后要带领“熊猫侠”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并永葆纯粹。

链接:

常巍介绍,稀有血型现在大多指的是Rh阴性血,同时也有MNSSU、P、KIDD、LEWIS、KELL、LUTHERAN、DUFFY、DEIGO以及一系列的稀有血型。Rh阴性血型是稀有血型中最常见的一种,占我国人口比例的千分之三,同时湖南省稀有血型之家也对孟买、亚型等血型进行登记服务,并有80位更加稀有的血型成员。当稀有血型者面对生命危险需要输血时,一般情况下只能输同血型的血液,当稀有血型者发生意外时,需要随时紧急招募献血者。常巍呼吁更多的稀有血型者能抱团自救,奉献爱心,在湖南省稀有血型之家网站(www.)注册,或致电0731-28281283,加入稀有血型之家。

责编:夏博

来源:华声在线

今日热点
焦点图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