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党代会 谱写新篇章——奋进在三湘】“文化湘军”名片更亮

[来源:湖南日报·华声在线] [作者:龙文泱 邓正可]

文化改革取得新突破——

“文化湘军”名片更亮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龙文泱 邓正可

“中国V谷”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活力四射,文艺创作屡获大奖,广电湘军、出版湘军、演艺湘军享誉国际国内,丰富多彩的演出为百姓生活添彩……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我省通过一系列文化改革,使得文化事业更繁荣、文化产业链更完备,发展动力更足,“文化湘军”名片更亮。

体制改革为企业增效

省管国有文化企业是我省文化企业发展的“主力军”。多年来,我省通过文化体制改革,出台系列文化发展政策,释放文化产业发展创新活力,创造了全国瞩目的“湖南文化现象”。

湖南文化体制改革发展起步较早,20世纪80年代末,湖南省委、省政府就作出了“发展文化经济,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决策。

2018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在全国率先提出“文化创新体系”。推动广电、出版新一轮改革,整合重组现有国有文化资源,推动企业更加聚焦主业。

深化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持续完善国有文化企业监管机制,出台《省管国有文化企业年度社会效益量化考核实施办法(试行)》,在全国率先建立省管国有文化企业“一企一策”社会效益考核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将8家省管国有文化企业整合为5家。指导湖南广电集团和湖南出版集团编制年度社会责任报告,降本增效。

同时,我省全力支持文化企业发展。除政策支持外,还为文化企业提供多渠道金融解决方案。省委宣传部等4部门制定出台《湖南省区域性股权市场设立文化产业专板工作方案》,充分发挥商业银行文创支行、担保机构担保基金及文旅基金作用,积极培育文化产业龙头企业和上市后备资源。

湖南广电居2020年“亚洲品牌500强”省级广电第一,芒果超媒市值最高突破1600亿元,中南传媒、芒果超媒、电广传媒入列全国文化企业30强……我省坚持谋划在前,导向在先,持续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做大做强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确保两个效益相统一。

今年上半年,省管国有文化企业延续去年下半年以来的恢复性增长态势,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向好,实现营业收入191.69亿元,同比增长28.74%。

“文化+科技”为产业聚能

近日,浏阳河畔的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又传来好消息。继1963年的黑白电影《雷锋》被修复为彩色之后,电影《国歌》《毛泽东在1925》《刘少奇的四十四天》已完成4K修复,将重登大银幕。此外,面积13200平方米的马栏山运动公园建成开放,这个聚集了3240余家文化企业的园区,更具生命力。

2017年12月20日,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在一片“黄土”上揭牌,朝着“北有中关村,南有马栏山”的高目标前进,打造全球极具竞争力的“中国V谷”。4年来,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依托政府在政策、资金、人才方面的大力支持,坚持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受到爱奇艺、优酷、快手、银河酷娱、创梦天地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独角兽企业青睐,实现文化产业的能量“聚变”。今年1-7月,园区实现营收319.55亿元,同比增长50.14%;完成税收20.25亿元,同比增长57.46%。

探访企业,可感知技术创新带来的蓬勃生机。可将语音、文字实时转化为手语的AI手语电视播报系统,已在26个省级行政区的148家电视媒体机构安装。为摄像机去“辫子”的新科技“马栏山盒子”已成功应用于多档热播综艺,它能让视音频的采集、传输和剪辑同步进行,制作成本大幅减少。依托5G、AI、4K技术的“红色经典影像修复工程”,让老电影焕发新生机。

闲逛园区,公园、运动场、餐厅、通勤巴士等映入眼帘,13个重大产业项目拔地而起。中广天择总部(一期)创意设计总部大厦交付,芒果马栏山广场(一期)封顶,3千平方米和5千平方米的大型演播楼主体建成,租金低廉的千套人才公寓预计年底投入使用……

“十四五”期间,我省将进一步完善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的基础设施,启动5G基站管网、实验室等共性技术平台建设;加快芒果大厦、绿地V谷、马栏山信息港等重大产业项目建设运营。到2025年,园区将力争产值突破1000亿元。

文艺精品迭出,幸福指数攀升

11月12日,湖南省演艺集团与长沙市开福城投集团签约仪式在长沙举行,双方约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合作成立湖南省儿童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并以此为契机,通过省区共建,丰富百姓文化生活,全面提高百姓的文化艺术修养。今年,我省出台了《关于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的实施意见》,标志着国有文艺院团改革进入新阶段。与开福区的共建是省演艺集团落实相关要求的新探索。

国有文艺院团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中坚力量。2012年,我省完成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阶段性任务。近年来,通过持续创新体制机制,院团演出场次、演出质量、经营收入等重要指标都有明显提升。

以深化体制改革为契机,全省文艺院团和文艺工作者辛勤耕耘,植根群众,反映地域特色,创作了大量的优秀文艺作品。全面反映湖南精准扶贫历程的大型史诗歌舞剧《大地颂歌》,被誉为“一部具有新史诗体量、容量、分量的文艺扛鼎之作。”著名编剧吴傲君创作的花鼓戏《蔡坤山耕田》获得第24届曹禺剧本奖,湖南省京剧保护传承中心一级演员张璇凭借现代京剧《向警予》中向警予一角获梅花奖,湖南省杂技艺术剧院创作的滑稽节目《小夫妻》获得第11届中国杂技金菊奖,作家纪红建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乡村国是》获得第七届鲁迅文学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特别奖,摄影家谢子龙、严志刚分别获得艺术摄影类、纪实摄影类第13届中国摄影金像奖……

种类繁多的文艺精品层出不穷,并通过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获得了推广。如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等单位联合主办的“欢乐潇湘”大型群众文化活动、“雅韵三湘”高雅艺术普及活动,已成为湖南的闪亮名片;由省文旅厅主办的“送戏曲进万村、送书画进万家”文艺惠民活动,每年至少有近万场……

湖南文化事业欣欣向荣,百姓的文化生活越来越美好。

相关专题:迎接党代会,谱写新篇章——奋进在三湘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