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张家界市永定区新桥镇“米多”农场基地,龚乔(左)与丈夫在瓜果大棚里采摘火龙果。 向韬 摄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田育才
通讯员 鲁絮
【小康指数】
龚乔,张家界市永定区人。2014年,在外打工的她带着浙江籍老公回乡创业,创办“米多”农场。几年过去,农场已从单一西瓜种植发展成集农耕体验、休闲观光、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成为张家界农旅融合的一张靓丽名片。农场年接待游客8000余人次,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岗位50多个,并带动20余户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圆梦故事】
10月17日,张家界市永定区新桥镇“米多”农场好不热闹,10多名儿童和家长正在做亲子游戏。旁边的蔬果大棚里,火龙果、草莓、桑葚、无花果等挂满枝头,小朋友游玩的同时还可大饱口福。
农场主龚乔看着客人在自己亲手打造的农场中玩得开心,十分自豪。她说,农旅融合让这里成了人们休闲旅游的好去处,推动了当地农业转型升级发展,在成就自己小康梦的同时,还带动乡亲们过上了好日子。
返乡创业,带着浙江籍丈夫来张家界种西瓜
32岁的龚乔是张家界市永定区人,中专毕业后在旅游、教育等行业工作。2013年初,她在浙江台州市打拼期间,收获了爱情,很快结了婚。
她的丈夫洪敏一家在当地以种植西瓜、甜瓜、蔬菜为业,建立了集采购、游玩于一体的水果庄园,生意红火。
想到张家界每天游人如织,“旅游+农业”市场巨大,龚乔决定返乡创业。
丈夫洪敏陪着妻子前来考察,发现在张家界景区里,一瓶矿泉水的价格10元、一盒西瓜卖上20元,购买的人络绎不绝,坚定了到张家界创业的信心。
2014年,夫妻俩带着30万元资金,在永定区新桥镇远大村承包58亩农田种植西瓜,开启创业之路。
夫妻俩分工明确,洪敏负责西瓜种植,龚乔进行市场开拓。为了保证西瓜品质,洪敏还把种瓜30多年的父亲接来张家界,手把手进行技术指导。
第一季西瓜成熟后,怀有7个月身孕的龚乔,挺着大肚子一家一家上门找商家,跑市场。新桥镇地处山区,空气好、温差大、水清澈,种出来的西瓜皮薄、肉红、甜度高,一些商家试吃之后,纷纷同意销售,很快火遍全城。
第二季西瓜成熟后,龚乔和丈夫拉着西瓜去销售时,就有人排着队等候了。除去成本,当年获利30余万元,龚乔初次创业大获成功。
第二年,龚乔把种植基地从远大村迁到新桥居委会,承包的土地也从58亩扩大到258亩,从只种西瓜扩展为种哈密瓜、甜瓜以及各种蔬菜。农忙时,她从村里雇请100多人帮着抢种抢收,一年仅工钱就要支付40多万元。村里不少人靠租地给龚乔并帮她打工,实现了脱贫。
2017年,龚乔夫妇注册成立张家界沃土农林发展有限公司、果蔬专业种植合作社,打造家庭农业品牌,取名为“米多”农场。“‘米’是因为我从小喜欢音乐,代表一种音乐符号,‘多’则意味着农业繁荣昌盛丰收的景象,所以敲定叫‘米多’。”龚乔说。
走进果园,瓜果飘香,乐声悠扬,60岁村民李拔正在火龙果大棚里细心修剪多余的枝蔓。“如今在家门口就能有好收入,过上了好日子。”劳作中,老李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新桥居委会党支部书记李云辉告诉记者,这几年,“米多”农场接纳了当地300多名村民就业,其中建档立卡户19户60人脱贫致富,户均年增收1万元到3万元不等。
农旅融合,打造诗情画意的“田园综合体”
“卖水果也卖风景,农旅一体经营!”伴随“米多”农场声名鹊起,龚乔决定打造以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和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几年下来,她前后累计投入了800多万元,扩大种植品种,完善配套设施,发展乡村旅游。
2018年,龚乔在农场引进“奶油草莓”,这种红润饱满、味道甜美的草莓一上市,便吸引游客前来采摘。龚乔告诉记者,仅10亩大棚草莓,采摘收入超过5万元。
“除了采摘水果外,还可以钓龙虾,捉鸡鸭,感受田园野趣。”负责农场日常管理负责人沈静介绍,随着采摘游火热,农场还引进火龙果、桑葚、黄桃、晚香蜜橙等水果种类,栽种月季、多肉、绣球、蔷薇、桂花等鲜花绿植,建起了农耕体验、观赏设施和场所,为游客带来更多新体验,让游客不再是“来了就摘,摘完就走”,而是真正“游”起来。
如今,每到周末,大量市民前往农场采摘、度假。去年,仅采摘一项农场游客达到了8000多人,收入40多万元,这让龚乔的创业信心更足了。
“要做出特色,才能留住人。”在龚乔心中,“米多”农场不仅是一个农业采摘园,还是一个让青少年体验传承劳动技艺的教育基地。
为此,她在田间搭建艺术农耕活动中心,把艺术家邀到田间地头进行创作。同时,打造农耕研学基地,邀请学生在农场开展共享厨房、科普寻宝、交换菜篮等趣味活动,让孩子们在体验中了解农耕文化,记住乡愁。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米多”农场暂停营业。“只有倒闭的企业,没有倒闭的产业,归根到底还要看品牌响不响。”凭借多年来的口碑,龚乔在线上推广自家种植的西瓜、黄桃、火龙果等,很快销售一空。
“打造一个品牌,带富一方乡亲。”新桥镇党委书记卢纲介绍,在“米多”农场带动下,全镇发展田园综合体6家,解决了新桥镇及周边300余名劳动力就业,年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开办农家乐8家,户均增收10来万元。
【圆梦感言】
愿当农旅融合的“拱桥”
龚乔
算起来,我回到家乡农村已有7年多,创办的“米多”农场也越来越被社会关注和多方认可。
我觉得,广阔农村,大有作为。从打工者变为创业者的7年多里,我看到了脱贫攻坚带来的巨大变化,也体会到了农旅融合的酸甜苦辣,我非常有幸能在这个新时代“种出”农业+,圆了田园梦、小康梦!
父母给我取名龚乔,大家总喜欢叫我昵称“拱桥”,我将更加珍惜这个名字的特殊含义。接下来在乡村振兴大潮中,我会继续当好农旅融合的“拱桥”,飞架于张家界的三千奇峰之间和八百秀水之上,一头向着党和国家,一头连着父老乡亲。
(田育才 鲁絮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