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历史昭示未来——党史学习教育理论笔谈】敢于做科技创新路上的奔跑者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蒋彪]

蒋彪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纵观国际大势,大国之间的竞争,本质上是生产力之争,其核心是科技创新能力之争。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院”院士大会上勉励广大科技工作者,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努力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回眸建党百年,我们走过了从落后挨打、艰难“跟跑”、逐步“并跑”,到今天在部分科技领域实现“领跑”的艰辛历程,作为科技工作者,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奋进第二个百年新征程,唯有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敢于做科技创新路上的开拓者。

潜心基础研究,“板凳坐得十年冷”。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经过多年的厚积薄发,我国基础研究已基本实现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的转变,来到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阶段,原始创新能力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迅速缩小,相继产生了铁基超导、量子信息、中微子、纳米、空间科学、干细胞等一系列领先的研究成果。但必须清醒意识到,我们仍然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基础不牢。这就要求我们要有“坐得住冷板凳”的韧劲,潜心基础研究,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聚焦尖端技术, 勇攀高峰、敢为人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的美好理想,都不可能唾手可得,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在我国越来越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的同时,西方敌对势力也加快了对我国的围堵,使我国在科技领域的某些关键部位面临着“卡脖子”问题。未来十五年是我国突破最尖端技术的关键时期,创新是科技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考题,要持之以恒弘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落脚点,在半导体加工设备、超高精度机床、工业机器人、高端仪器制造、光学等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尽早取得突破,力争实现我国整体科技水平从跟跑向并行、领跑的战略性转变,在尖端技术领域成为领跑者。

发扬愚公移山精神, 接续科技创新。在中共七大闭幕会上,毛泽东同志把愚公移山从寓言故事上升为民族精神,以褒扬中华民族想前人所不敢想、干别人所不敢干,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伟大创造精神,和锲而不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奋斗精神。新时代,从事科技创新,更需要发扬愚公移山精神, 敢想敢干、敢于创造、大胆实践、开拓创新。湖南海利集团几代科技工作者,经过70年风雨兼程,披荆斩棘、砥砺前行,经历了国家农药工业从起步到跟跑再到并跑的全过程。建院之初,国家的农药工业还是“一穷二白”的状况,人们期盼的是“瑞雪兆丰年”,也就是“靠天吃饭”。经过几十年几代科研人员艰苦卓绝的努力工作,实现了农药产品的自给自足,粮食生产逐步摆脱了进口农药的依赖,粮食产量逐年增加。到如今,我们拥有了多个自主知识产权的农药品种,在农药研究领域逐步实现了“并跑”和“领跑”,企业也成长成为了一家上市公司。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老一辈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新一代接力传承、艰苦探索,一定创造第二个百年新的辉煌。

(作者系湖南海利高新技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相关专题:让历史昭示未来——党史学习教育理论笔谈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