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想引领新征程·红色足迹】湘江之滨弦歌不绝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追寻长沙红色足迹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郑旋]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郑旋

从中国共产党初心的重要萌发地,到中国共产党精神的重要锻造地,再到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策源地……长沙遍布着革命先辈的红色足迹。

千年学府,思想激荡

湘江之滨,麓山脚下,一座千年学府清幽而肃穆,历经千年而弦歌不绝。

步入岳麓书院,“朱张会讲”的历史余音犹在。书院中心讲堂前,一块“实事求是”的匾额下,曾留下毛泽东、蔡和森等革命先行者的足迹。

“毛主席当年曾住在这里,‘实事求是’就来源于这里。”头顶古树、面朝匾额,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唐珍名,指着岳麓书院半学斋宿舍一扇窗户,向记者娓娓道来。

1917年至1919年期间,毛泽东在半学斋住了一年多光景。打开宿舍窗户就能看到的“实事求是”几个字,每日浸润着毛泽东的内心。

从倡导务实和“经世致用”,岳麓书院继而把“实事求是”作为校训。这短短四字,也成为中国共产党百年不变的思想路线。

如今,岳麓书院,是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龙兵“移动思政课”的重要课堂。在这里,通过实情实景,他定期给学生讲述党的光辉历史,教学生修身崇德、明辨是非。

充分整合校内外历史文化资源,湖南大学开办“移动思政课”达20多年。2020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岳麓书院考察,了解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等情况。那天,龙兵在岳麓书院进行“移动思政课”现场教学。

“要把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总书记的嘱托,让龙兵深受启发。龙兵把“移动思政课”课堂放在更多红色圣地、文化传承地和基层现场,让学生从生动的课堂中汲取奋进的精神力量。

“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总书记的寄语一直鼓舞着我们。”李亚琴是湖南大学博士理论宣讲团成员,去年9月至今,她和40余名湖大学子在岳麓书院多次开展红色宣讲活动,身体力行传播“实事求是、敢为人先”的精神。

建党先声,初心赓续

每一个红色旅游景点,都是一个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从湘江西岸车水马龙的潇湘大道,拐进新民路一条名为周家巷的僻静小巷,新民学会旧址与新民小学相对而立。

新民学会旧址是一个简朴静谧的农舍小院。1918年,毛泽东与蔡和森等13名有志青年在小院内发起成立新民学会,蔡和森成为第一个提出“中国共产党”名称、第一个提出正式建立中国共产党的人,学会许多会员也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

这就是“建党先声”发声地,湖南最早接触马克思主义的地方。因新民学会而得名,新民小学办学70余载,每年开学季,一年级新生都会到新民学会旧址上思政第一课;逢毕业季,六年级学生也要到旧址上最后一堂思政课。

“孩子们,你们眼前这片菜地,就是毛泽东爷爷和蔡和森爷爷劳动过的地方……”今年4月13日,为迎接新民学会成立103周年,新民小学校长吴新华在旧址前坪给低年级学生上了一堂《聆听建党先声,传承红色基因》的主题思政课。当天大雨滂沱,学生们促膝而坐,听得格外认真。

对“建党先声”的由来,六年级学生余承宇了然于心。原来,为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新民小学将课外实践活动搬到新民学会旧址,每到周末或寒暑假,余承宇就会走进旧址,担任“红色小小讲解员”。

2018年以来,新民小学每年开展“红色小小讲解员”志愿服务活动,经海选、复试、考核,培训50余名学生志愿者,义务讲解260余场次,接待游客近7000人次。红色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初心故事经学生讲述代代流传。

伟人母校,英才辈出

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长沙城南,妙高峰下,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英才辈出。在这所学校,毛泽东学习、工作长达8年,实现了由青年学生、教员到职业革命家的转变,这里是毛泽东的初心形成地和毛泽东思想萌芽地。

跨越漫长的教育历程,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依旧文脉相传,弦歌不辍。作为一所历史底蕴深厚、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的高校,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充分挖掘红色资源,创新教育形式,将红色资源融入课程教学中,创造独特的育人“一师模式”。

蓝家乐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求学6年,她还记得刚进校园时,上的开学第一课。“没有坐在教室里上课,而是跟随老师在校园里四处参观,聆听毛主席等革命先辈奋发图强、救国救民的故事。”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将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徐特立等校友的革命事迹编成红色故事,写进红色教材,融入五门思政课程。同时,打造“一观二讲三寻”特色活动品牌,让学生在观红色影片、讲红色故事、寻红色足迹的过程中,完成实践式、体验式学习。

长期持久的全方位红色教育,激发了学生奋发图强、学好本领、报效祖国的家国情怀。毕业后,蓝家乐成为宁乡市南雅蓝月谷学校的语文老师,她带领学生把教室改造成一个微党史馆,创设了一门毛泽东诗词选修课。“我要把母校给予我的红色文化影响,传承给我的学生。”

2006年,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启动公费师范生定向培养;到2020年,从全省各地共招收公费师范生25388人,毕业13574人,从教12853人,从教率达94.69%;其中乡镇从教11862人,乡镇从教率达90.47%,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有发展”的好老师。

相关专题:新思想引领新征程·红色足迹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