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历史昭示未来——党史学习教育理论笔谈】从红色精神谱系中立心铸魂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谭建上]

谭建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从红色精神谱系中立心铸魂,做到立政德、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扬美德。

政德是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从政之基,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立政德,关键是坚定对党绝对忠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党绝对忠诚要害在‘绝对’两个字,就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这种“绝对忠诚”体现于多个维度:政治上做到绝对忠诚,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折不扣贯彻好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信仰上做到绝对忠诚,把信仰铸在心中,把忠诚融入血脉,把担当写进足迹,把信仰转化为日常习惯和自觉行动;行动上做到绝对忠诚,坚持用奉献、用实绩来表达忠诚,坚决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三高四新”战略部署,实现高质量发展。

明大德,就是要铸牢理想信念、锤炼坚强党性。强化理论修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对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以理论上的清醒促进行动上的自觉。强化党性修养,用共产党百年红色基因教育自己,把革命精神与红色基因转化为新时代奋发有为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的原动力。强化自我修炼,不断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保持“赶考”心态,切实增强“七种能力”“八项本领”,确保党中央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守公德,就是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牢记初心使命,永葆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本色,做到心中有民守公德,把“人民至上”写在纸上、放在心上、落实到行动上。站稳人民立场,真正把自己当作人民群众中的一员,深入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关心关切的“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办好民生实事,大力发扬“三牛”精神,把“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与现代化新湖南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精准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党史教育带来的新变化。

严私德,就是要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严守党纪党规,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当作不可逾越的底线、不能触碰的红线,严格依照法定权限、规则、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严格自省自律,时刻保持“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清醒、“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警醒、“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悟醒,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增强拒腐防变的免疫力。严明家教家风,学习老一辈革命家服务人民的公仆情怀、淡泊名利的崇高境界、廉洁修身的道德操守,更加注重加强家教家风建设,管好自己的生活圈、交往圈、娱乐圈,为身边人作出榜样、当好表率。

扬美德,就是要上善若水、从善如流,唤起人们内心“人之初、性本善”的道德情感。讲仁爱、重民生,大力推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者爱人”等仁爱观念,当好人民群众贴心人,及时解决群众所急所忧所思所盼。守诚信、崇正义,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把诚信、正义贯穿到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全过程和各方面。尚和合、求大同,尊重差异、协调矛盾,工作中敢于听取不同意见,以理性、辩证的态度对待差异和矛盾,既不回避掩饰,也不夸大激化,努力以沟通和协商的方式加以解决、寻求“大同”,为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凝聚最大同心、汇聚最强合力。

(作者为郴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相关专题:让历史昭示未来——党史学习教育理论笔谈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